《今日儋州》綜述:扶貧路上黨旗紅

據《今日儋州》消息七月的儋州,正值盛夏。

今年以來,我市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基本遵循,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把抓基層黨建與促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在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辛勤的汗水譜寫了一曲曲傾力脫貧攻堅的動人之歌,鮮紅的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緊牽“牛鼻子” 打造“主心骨”

脫貧攻堅是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2017年,我市脫貧成效考核工作在全省排名靠後。面對這被動局面,怎樣才能啃下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目光聚焦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關鍵時刻,市委將扶貧攻堅作為全市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擺在首要位置,用主要精力抓。扶貧路上,黨員幹部和貧困戶有了主心骨。

變化首先從市領導層開始。我市嚴格落實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制定出臺了《儋州市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方案》、《抓農村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方案,明確市委牽頭抓總、市級班子分頭協調、鄉鎮黨委政府主體推動、農村“兩委”具體實施、市直部門密切配合的扶貧工作機制。市委書記作為市脫貧攻堅工作第一責任人、總指揮;各鎮黨委書記全面負責推進全鎮貧困村和貧困人口脫貧工作;村黨支部書記具體落實好上級的扶貧政策措施。通過層層壓實責任,傳導壓力,形成了市、鎮、村三級書記抓扶貧促攻堅的局面。

把扶貧責任扛在肩上、落到實處,需要黨員幹部特別是幫扶幹部先學一步,學深一層,深刻學習領會中央和省、市相關精神。為了讓幫扶幹部更好地瞭解脫貧攻堅政策,我市實施《儋州市2018年脫貧攻堅培訓計劃》,開展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學習,強化脫貧攻堅專題培訓、組織外出考察取經等活動,把學習教育作為激發脫貧攻堅的動力源泉。通過各種集中培訓、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等方式,不斷增強黨員幹部特別是廣大基層幹部脫貧攻堅的能力本領,黨員幹部紛紛表示,要把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工作思路,轉化為推進精準扶貧的辦法舉措,讓扶貧工作成為檢驗自身能力和學習教育成效的主陣地。

配強基層組織 築牢“前線陣地”

“把脫貧攻堅工作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這是中央對各地扶貧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

為了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我市制定了《儋州市回引農村優秀外出人才到村任職實施方案》,選優配強村級組織帶頭人,動員創業成功人士回鄉參加競選,依法選出了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愛農村、愛農民、能力強的黨員作為黨組織帶頭人。目前,當選的村黨支部書記中,致富帶頭人有148名,佔53.6%。通過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行動等多種方式,積極回引外出創業致富能人、大中專畢業生中的優秀分子回村任職,並實施“農村基層黨組織領頭雁培育工程”,確保每個村至少有2名後備幹部,進一步夯實了農村基層黨組織,著力把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領導核心,築牢脫貧攻堅“前線陣地”。

扶貧工作越到基層,問題越發具體。上級黨組織精準施策需要各村委精準落實。據瞭解,我市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大力培育大成黃皮、海頭地瓜、光村沙蟲等特色產業。同時結合實際情況,依法依規將農田改造、小型水利、村莊巷道修建、採沙採石等項目收益,優先傾斜扶持所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木棠鎮薛宅村利用市政府支持的150萬元集體經濟資金,成立全市首個村級公司,發展三角梅、綠殼蛋雞、金錢龜等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就是其中之一。

黨員“扛旗”領跑 群眾緊跟致富

在脫貧攻堅戰中,資金投向基層、政策向基層傾斜。但是錢怎麼花、政策如何落地,卻沒有現成的模式,考驗著基層黨員幹部的智慧。

“選優配強村級組織帶頭人、精準選派扶貧一線力量”這是我市堅持在強隊伍、聚合力上下功夫,把精銳力量挺在脫貧攻堅戰場的最前沿。今年我市共抽調704幹部組成駐村扶貧工作隊駐村扶貧,其中黨員超過50%。他們紮根一線,衝鋒在前,以實際行動踐行“做合格黨員,脫貧攻堅我帶頭”的承諾,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睡,不脫貧不收兵,扶貧路上黨旗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