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男嬰剛出生就成「難兄難弟」,母親日夜照顧,父親拚命賺錢


家住河南南陽的王帆和肖姍夫妻倆,去年11月份在南陽市淅川縣的婦幼保健院裡生下了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兒子,原本這是一件很值得讓人高興的事,可一家人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因為兩個孩子早產了40多天,剛出生就被送到了新生兒監護室的暖箱裡。

對於每個剛生完孩子的母親來說,她們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自己身邊,抱著自己的孩子給他餵奶,全家人也是迫切的想看看自家的孩子胖不胖、白不白、眼睛像誰鼻子又像誰?可他們一家卻只能偶爾一次的去監護室隔著玻璃看自己的孩子,可誰知在過了半個月後,關於兄弟倆的壞消息傳來了。

醫生說,兩個孩子都患有缺氧缺血性腦病,腦神經損傷,屬於腦癱的一種,如果積極做康復治療可以治癒。當聽到這個消息後,王帆和肖姍都懵了,他們一家人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兄弟倆在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後,夫妻倆又帶著他們到當地兒童醫院進行復查,可又被診斷出了四肢肌張力高,需要住院治療。


夫妻倆趕緊給孩子辦了住院手續,可新生兒治療成本高,他們一個月就花了5萬多元。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夫妻倆感覺兩個孩子並沒有明顯好轉,萬般無奈下,他們又於2018年2月22日,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了南陽市的大醫院,診斷結果是一致的,這讓夫妻倆感到無比痛心。

懷孕生子,原本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可對於他們夫妻倆和他們的家人來說,卻是一種煎熬和無助。妻子肖姍獨自在醫院照顧兩個孩子,除了照顧他們的吃喝拉撒外,還要帶著孩子去各個科室做理療、按摩、運動、作業、蠟療等康復項目,肖姍變得很是憔悴,原本照顧自己的孩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現在對於她來說卻倍感無助,因為她還要面對醫院的催款。

父親王帆一直都想陪在孩子身邊,也能幫妻子一把,可面對孩子的醫藥費他只能不停地工作,每次到了週末,他都搶著加班賺加班費。孩子的爺爺奶奶都是農民,不僅年齡大身體也不好,爺爺有風溼關節炎,不能勞累,奶奶有高血壓、頸椎病還有輕微的腦血栓,常年服藥,平時還經常跑去醫院幫肖姍照顧孩子。現在一家人的經濟來源,就只有王帆三四千元的工資。


在今年4月份,醫院給兩個孩子複查,醫生說,孩子還需要在現有的治療上再加上針灸和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否則可能會有腦萎縮,這個病的康復是個漫長的過程,像這兄弟倆的情況,可能需要三年的時間。兄弟倆從出生到現在,不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而且還讓家裡負債累累,後期的康復費用也至少需要三十萬,醫生們都說,這兄弟倆是一對難兄難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