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独角兽”上市记:有的股价涨了1132倍,有的上市后即破发

上半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才天下猎聘(06100.HK,也即“猎聘网”)在港交所上市,成为6月在港上市的第13只新股。此外,包括美团点评、艺龙、找钢网、华兴资本、海底捞等在内的逾200家公司正在上市路上,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6月30日,成立不到3年的拼多多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所委员会(SEC)提交招股说明书,拟首次公开募股募集最多10亿美元资金。

越来越多的网红“独角兽”正在日夜兼程赴海外上市,然而从港股上半年上市新股表现来看,整体却不尽如人意。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登陆港交所的101只新股里,有26只个股上市首日破发,71只个股最新收盘价相对发行价已破发,其中下跌幅度超过40%的有16只个股。

而一度被市场称为港股新经济代表的“五剑客”——雷蛇、易鑫集团、平安好医生、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有4只出现破发。

而此前憧憬“千亿美元”估值的小米也遭到了“冷遇”,据悉,其最新的发行价仅为17港元,位于定价区间的下限,以此计算的市值约为540亿美元,较此前预期大幅缩水。

“小米IPO估值缩水,表明按流量而不是利润来估值的方式正在被市场质疑,其背后所讲的中国故事——市场大、增速快的逻辑在2018年明显已不被资本市场认可。这些网红独角兽匆匆奔赴海外市场,无非是在警示一个现实,烧钱烧流量,讲故事的投资逻辑快到头了。”香港某券商分析师表示。

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思考,为何上市8年至今未盈利的特斯拉却表现惊人,8年前该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时,其股价仅为每股17美元,目前公司股价已较发行价上涨1911.76%,还有亏损了20年的公司亚马逊,为何估值却达到了8248亿美元,远超阿里巴巴?

网红“独角兽”匆匆赴海外上市,是“水到渠成”还是“形势所逼”

新经济企业中,小米、美团点评、映客、宝宝树、同程艺龙、找钢网等网红“独角兽”正排队登陆港股市场。当然,下半年排队登陆港股市场的公司远不止这些,比较有名的还包括海底捞、佳兆业物业、华兴资本等,Wind数据显示,超过200家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为512亿港元,随着众多新经济“独角兽”扎堆于下半年上市,安永预计,港股全年的IPO募资额将达2000亿港元,有望重返全球IPO前三之列。毕马威更是预测,全年港股IPO募资总额将超过250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的1290亿港元接近翻番。

但是上半年港股上市的101只新股表现来看,整体不尽如人意。

上市首日破发的个股名单:

海外“独角兽”上市记:有的股价涨了1132倍,有的上市后即破发

一大波独角兽日夜兼程赴海外上市,大家都希望在泡沫时代结束之前能够赶上末班车。”“所以在泡沫破灭之前,尽快上市融资,一是给投资人交代,二是给自己和团队一个交代,看看这些独角兽企业背后引入的风投,有的甚至签署了对赌协议,比如小米,压力可想而知。”香港某券商分析师向时报君表示。

特斯拉、亚马逊,反价值投资背后靠什么支撑?

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为何上市8年至今未盈利的特斯拉却回报惊人,还有亏损了20年的公司亚马逊,为何估值却达到了8248亿美元,远超阿里巴巴?

海外“独角兽”上市记:有的股价涨了1132倍,有的上市后即破发

特斯拉财务表现截图:

海外“独角兽”上市记:有的股价涨了1132倍,有的上市后即破发

可以看到,虽然公司净利润常年亏损,但其在研发费用投入上逐年上升,截至2017年度,研发费用达到90亿元。虽然目前亏的“一塌糊涂”,但投资者依然相信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一旦量产,将颠覆整个汽车业的现有格局。

还有一家专注烧钱20年的亚马逊直到2015年才跟年度亏损说再见,2018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销售为510亿美元,运营收入达到19亿美元,同比增长92%,净利润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主要指标均超过市场预期。

海外“独角兽”上市记:有的股价涨了1132倍,有的上市后即破发

截至目前,亚马逊总市值达到8248亿美元,成为美国总市值排名第二大的上市公司,最新股价为1699.8美元/股。

虽然亚马逊近几年才开始盈利,但其股价却一直保持强劲的上涨态势,自上市以来,股价已涨了113220%,翻了1132倍。

海外“独角兽”上市记:有的股价涨了1132倍,有的上市后即破发

反价值投资的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支撑?

垄断即利润。亚马逊多年以来一直不主动盈利,而是将赚到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业务扩张上,从而拉大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它在每个细分业务中都有绝对的优势,可以毫无顾忌的加大研发和创新的投入,纵观目前美股市值靠前的上市公司,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阿里巴巴都在各自领域有着垄断性优势,包括腾讯,同样将社交为核心的垄断资源延伸到各个领域。

互联网时代的确诞生了赢家通吃型的公司,但当下很多互联网公司,赢了流量,输了盈利。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表示,做投资的始终最关心的就是盈利,即使不是眼下的盈利,但也要能看到清晰的盈利前景。现在有很多看上去很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估值很高,他不是几年不盈利,而是看不到盈利前景,像滴滴已经融资几十亿美元,盈利前景依然看不到,如果企业在自己的领域不具备垄断性优势,不盈利的话,这个投资的逻辑还讲得通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