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用完的核廢料最後都去哪了?會威脅人類安全嗎?


核電站用完的核廢料最後都去哪了?會威脅人類安全嗎?

核廢料的主要成分是鈾238和釷232,包括反應中未燃燒和產生的裂變元素、鈈239和DNA、AM、AM等。人體接觸這些放射性元素比正常輻射劑量多。電離輻射會破壞人體細胞的雙螺旋結構,破壞基底的基部。如果輻射劑量很小,細胞本身就有修復機制,但如果輻射量很大,它會直接導致蛋白質變性、染色體畸變,甚至使解旋酶和PCR所需的DNA複製,那麼正常的體細胞就不復存在。而細胞只會老化,不能成為新的皮膚。它會產生不可逆的潰瘍,所以接受高劑量輻射的人需要截肢,這是相當可怕的。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全球處理核廢料的幾種方法。

核電站用完的核廢料最後都去哪了?會威脅人類安全嗎?

化學反應不能減少核廢料的輻射循環,因此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理主要是地質埋藏。為了減少放射性核廢料的擴散,中國主要分佈在西北的一些地區,乾旱、人口稀少、降雨量較少,如甘肅北山核廢料處置庫。核廢料首先與玻璃材料混合,然後裝入可屏蔽輻射的圓柱形金屬桶中,變成長期穩定且不可降解的固體,從而金屬桶不會由於熱的降解而引起核洩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