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狀況的改變,從記帳開始

之前看到一位朋友的文章寫了記賬到底有沒有用,網上也是眾說紛紜,我自己是98年初中畢業離開父母后就開始了記賬生涯,從最初紙質的筆記本記賬到後來的電腦excel表格記賬再到現在的app記賬;從一開始學生時代的簡單收支賬到二人世界的戀愛賬再到現在一家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投資理財組合,下面我就本人的切身體會來談談記賬在我們投資理財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胸懷全局

記好這本賬,它讓你對個人或家庭的總收入有個清晰的概念,進多少出多少存多少,望望賬本,你就會感覺家庭的經濟大權是不好掌握的,必須得花點功夫才行。記流水賬會促使你每天拿起筆算一算今天用過的錢 想一想明天的錢怎麼花。

改善消費習慣

通過記賬,你可以瞭解每天在衣食住行娛樂等方面支出情形,如果發現有部分錢不知道花到哪兒,你可以翻一翻賬本,一切都會一目瞭然。除了每日將當天的花費逐一併且詳實的記錄下來,最好每週或是每月進行整理分析,再與上週或上月做比較。必要的項目改善消費習慣,久而久之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錢來理財規劃。

達到強迫儲蓄的效果

一般人常認為自己沒有錢可以存下來,那是因為他的用錢觀念是:收入-支出=儲蓄。支出部分除了固定必要支出外,往往也包括更多的想要的支出,此時不妨來個逆向思考,把這個公式改成:收入-固定支出-儲蓄=其他支出。對,先把固定支出例如房貸、車貸、或者是你的房租啊,以及想要存下來的錢先在

記帳時就扣下來, 剩下的部分才用作個人其它的支出項目。這樣做才不會讓每個錢沒有計劃下花光。

節制“想要”的消費慾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沒有記賬之前常常動不動就坐出租車而不會意識到乘公交車比較省錢;出去吃個午餐,卻可能被路邊攤的小飾品吸引而駐足不前,不覺多花了許多錢。只要口袋銀行卡里還有錢,或是信用卡還可以刷,多半都會進行消費。這些都是一些無意識中養成的消費習慣。一段時間的賬本記錄下來,發現身邊有這麼高的“拿鐵因子”,就要儘量去少發生或避免此類項目支出。長此以往,我們的財富也會見到突飛猛漲的。

每個月每年都要定期進行比較和分析,例如支出有什麼變化,導致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可以分析總收入和總開支的變化,也可以分析各個類別的變化。幾年下來,用賬本回望過往,能清晰地看見自己如何從一個只會買路邊攤、便宜貨、愛吃雜七雜八的東西的懵懂小姑娘到現在更注重質量與體驗、獨攬一家子經濟開支的“熟媽”。

很多人在沒有養成記賬習慣之前,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記著記著就堅持不下去了,對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

一、原諒自己,這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忘記沒有關係,想起來的時候一定要補及;

二、記得在固定的時間記賬。例如臨睡前;

三、把記賬本放在容易接觸到的地方。例如枕頭底下、衣櫃抽屜等。一個習慣的養成據說需要21次重複,重複多了就習慣成自然了

夥伴們,開始記賬吧! 你財務狀況的改變一定會從這一刻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