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攢錢理財,你還在用“記賬”天天折磨自己?錯錯錯

悟空問答社區有個提問:有必要每天記賬嗎?誠然,很多觀點認為,學會理財的第一步,是練習天天記賬。不過,事實上,恐怕提觀點的人,自個兒能堅持天天記賬的,少數。

還有一類提問:想理財,求推薦哪種貨幣基金收益高。其實吧,想攢錢的話,最好不要挑選貨幣基金這麼“人性化”的產品。

為了攢錢理財,你還在用“記賬”天天折磨自己?錯錯錯

老實講,記賬軟件再精良,堅持下來的也是少數

天天糾結記賬,壞處是啥?

對於無收入來源者、學生黨,記賬似乎是有必要的。記賬這種事情,三至五個月足夠了,足夠一個人清楚瞭解自己的開支狀況(其實支付寶賬單比你更清楚)。還記得我自己的學生時代,沒有信用卡,某唄也沒有誕生,每個月拿家裡生活費,寢室裡的所有的人對於記賬這件事,都有著高度的自律。

好的一面是,大家都懂得了量入為出:

1.合理規劃消費、避免財務赤字:有限的生活費+現金消費,對自己的開銷大小有非常直觀的感受,一旦超支,無處可借,那麼就會陷入赤字狀態。2.強制儲蓄:沒有像如今這般門檻低的理財渠道(餘額寶),基本無財可理,但月生活費只有數百+記賬的人,到學期末能多攢一兩千。3.鍛鍊“延遲滿足”的意志,那個時候流行諾基亞,但好的款式買不起就買不起,腳踏實地。

壞的一面也是有的:

它重點提醒你一個信息:我好窮……

在收入封頂+金額少的情況下,天天記賬,患得患失,貧窮限制想象力,當時為了一些很小的公共開支,都能引發諸多爭論與不快,現在回頭想想格局極小。記賬只能省小錢,並沒有幫誰攢出一筆大錢來,而且容易讓人為了一己之利,變得自私(想象一下新聞裡那些戀愛分手立即拉清單算賬的男女)。

為什麼我們藏不住錢?無感支付的普及+理財產品期限太“活”

為了攢錢理財,你還在用“記賬”天天折磨自己?錯錯錯

有些技術原本是好事兒,但過於順應人性。比如隨存隨取的寶寶類產品,屬於我們的特色,國外沒有。

如今我們習慣“信用消費”之後,天天記賬怕是要嚇得兩眼發黑,因為錢,實在是太容易花掉了……超前消費、移動動支付、無感支付替代直觀的現金支付,大眾對於花錢的金額大小的感知也越來越弱。

二則,貨幣基金類理財產品的普及,打破了以往存款、理財“定期”、“封閉期”的規則,時間存長存短一個樣,利息收益損失不大,強制儲蓄越來越難。過去,強制定期儲蓄,起碼一年,動輒三五年,父母老一輩也這麼攢下來。20年前,如果我們想花一萬塊錢買東西,那得去銀行排長隊取款。如今,那就是手機打開“滴”一聲。20年前,錢存進銀行,3年5年,“定”了就不能取,如今是現在想花,下一秒就取。

方便過頭,那就是最後攢不下錢來,都被提前拿出來花掉了。

不天天記賬不買貨基,靠這些辦法更能攢錢

其實,如果本身開銷就已經較為節儉,再記賬扎自己的心,似乎沒必要了。不妨暫且不管花出去的錢用到了哪裡,我們不如自我要求,每個月必須存下多少錢。

為了攢錢理財,你還在用“記賬”天天折磨自己?錯錯錯

第一步:每月看一次賬單,匡算自己的每月生活平均成本,一般3-5個月夠了,比如月薪8000元,實際每月生活消費為5000元,那麼其實就有3000元可進行“強制儲蓄”。

第二步:將自己的授信額度逐步降額,很多銀行的信用卡接受信用卡自主調額,比如你每個月其實就花5000元(而其中也有可以再削減的項目,如吃喝),而信用卡授信遠遠超過這個金額,那麼考慮逐步降額,通過客服調整到5000元以下,逐步降低自己的開支。

第三步:強制儲蓄,不要購買隨進隨出的貨幣基金,因為你一手癢,就會想去動它,每個月強制劃入定期儲蓄、定期理財中,沒錯,就是要逼自己把錢放到“無法隨時支取”的狀態,進行基金定投、或購買期限為45天-90天的理財,到期後復投。

第四步: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每年自己的存款餘額內必須有一定比例的金額遞增。如不達標,要養成吃不香睡不好的心態,要有爭取在年底完成這個kpi的決心。

最後,就是想辦法開源了,不誇張地講:身邊日子越過越好的人,大錢都不靠記賬省出來,而是掙出來的。這其中包括提升個人能力,提升收入薪資,開闢多收入渠道手段等等。無論如何,記賬完覺得“我好窮,明天我要更省一點”,未免還是喪了些,不如“我要想辦法賺更多的錢”來得積極。


醒韭客同志,一個不太喜歡說老生常談觀點、而且有點剛的女同志。如果不介意,也可以關注一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