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爱你》:看得见的父爱,听得见的摇篮曲

陪孩子读书,拥孩子入睡,给孩子成长所需的精神力量,是每一个爸爸应该拥有的魔力。

爸爸的爱应该是什么样的

《爸爸,我爱你》:看得见的父爱,听得见的摇篮曲

据我所知,关于“我爸爸”的图画书多由妈妈们购买。她们怀揣着各种美好的愿望,把这些书交到爸爸们的手中,就像我当年心怀叵测地买了一本《我讨厌妈妈》一样——谁知这本书反倒增强了儿子对妈妈的喜爱和依恋。不同的是,《爸爸,我爱你》完全给爸爸们提供正能量,因为书中给爸爸们明里暗里提了好多要求。

比如,可以在体格上要求爸爸们:爸爸要很强壮,因为“我好喜欢这样”;爸爸最好个子高,“因为我实在还小”,需要他帮忙;爸爸要有宽宽的肩膀厚厚的背,“我就变成他毛茸茸的小背包”。

比如,要在能力上要求爸爸们:爸爸在工作,我要能来凑热闹;爸爸要会唱歌,我张口来应和;爸爸要能和孩子一起蹦蹦又跳跳。

当然,爸爸也要会告诉孩子一些行为规范:有时候,有些话不要说;有时候,要遵守规则不能偷偷瞧;玩玩闹闹也要适可而止,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

最后,在孩子想睡觉的时候,爸爸要拥有揽过孩子让他熟睡的魔力胳膊,还能一边哼唱着摇篮曲……

这些看起来并不是高标准,也不是严要求,却正是当下很多爸爸做不到的。当爸爸的爱离孩子很远,孩子也就少机会跟爸爸说:爸爸,我爱你!

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

《爸爸,我爱你》:看得见的父爱,听得见的摇篮曲

我研究过很多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家庭教育的方法各种各样,我觉得最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六岁前孩子的自我发展靠的就是模仿。这时,孩子的大脑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空白处很多,吸收外物的能力很强。他们无法对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进行完全有效的辨析,会照单全收,刻进身、心、灵中——看到好的举动就模仿好的举动,反之就吸收坏的。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回想起来,我们多是跟随父母的脚步成长起来的,在很多方面是父母为人处世的“拓本”。这并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但这是最真实的教育。因此,作为父母的我们最好做到: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合乎道德规范,不要做我们不希望他们模仿的行为。我们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尚未稳固的身心成长空间充满真善美。

爱自己,就是爱孩子

《爸爸,我爱你》:看得见的父爱,听得见的摇篮曲

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我们得先做好自己,给孩子提供模仿的最佳范本。我们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孩子是在向父母学习,孩子的教养不够,显然是父母自己教养不够的表现。

父母榜样作用的正面结果体现在稳固的亲子关系上。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是无条件的爱和关怀,信任父母的思考、决定和表达,接受父母传递的一切信息,并进行适当过滤、分析、吸收和固化,形成自己的行为标准。

为此,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可供模仿的行文规范——与孩子相处的每一段时光,都能让孩子感受或触摸到。父母的一切言行,孩子都会模仿,而且非常放心地模仿,从不担心后果。

在一次讲座后,有位爸爸当即就表了决心:我周一到周五工作都忙,很少回家吃饭。早上出门,孩子没醒;晚上回家,孩子已经睡着。我一定要一周拿出一天时间来陪孩子。这里面就有一个误区: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不在那刻意的陪伴,而在于平日。

你周一到周五如何“放弃”家庭,忙于工作,抽不出那本能抽出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其实就是在教育孩子将来如何对待他们的家庭、对待他们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备自我否定的强大勇气,你目前的样子基本上就是孩子将来的状态。我们要知道,爱孩子本身就是给孩子留出陪伴的时间。

我在和孩子们共读《爸爸,我爱你》这本书的时候,被其中暖暖的爱意所打动。我能体会得到孩子们的心也会随着形象有趣的画面、简短风趣的语言欢快起来。我也希望将来我的孩子们能这样对待他们的孩子。

有人会说,我也知道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样,可是我生来就喜欢玩,不愿意读书;我是一个运动狂人,坐不住,这可如何是好?

了解自己的特点,然后去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方式养育孩子,这既是爱自己,也是爱孩子。

陪孩子读书,拥孩子入睡

《爸爸,我爱你》:看得见的父爱,听得见的摇篮曲

《爸爸,我爱你》在最后提醒爸爸们,要学会唱摇篮曲,因为男性浑厚的嗓音更加有助于孩子的睡眠。而且,我们会发现这本书以蓝色、暗绿色、灰色及黄棕色为主色调,这样的色彩搭配可以自然而然地消除孩子对睡前环境的紧张感,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放松,从而达到助眠的效果。

看来,这不仅是一本“爸爸的爱是什么样的”的教科书,也是一本爸爸专用的宝宝睡前故事书。陪孩子读书,拥孩子入睡,给孩子成长所需的精神力量,是每一个爸爸应该拥有的魔力。(本文是李一慢为《爸爸,我爱你》所作导读)

参加“《特别狠心特别爱》抢先读活动” 就有机会获得天鹅阅读网提供的精美图书一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