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大名磯,哪一個徒有其名?

一般來說,長江三大名磯是指燕子磯、採石磯和城陵磯。磯的本義是指突出江邊的岩石或小石山。既然號稱三大,定然在地理條件上有其獨特之處。

長江三大名磯,哪一個徒有其名?

燕子磯

燕子磯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觀音門外,作為長江三大名磯之首,有“萬里長江第一磯”之稱。燕子磯海拔36米,石峰突兀江上,三面臨空,勢如燕子展翅欲飛而得名。“燕磯夕照”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燕子磯附近有弘濟寺、觀音閣等建築。巖山有12洞,為江水衝擊而成,大多是懸崖絕壁,其中以三臺洞最為深廣曲深。燕子磯總扼大江,地勢險要,磯下驚濤拍石,洶湧澎湃,是重要的長江渡口和軍事重地。

據說1300年前,官場失意的李白順江而下,被燕子磯的山色吸引後登臨磯頂,以石為樽,江水為酒,把酒問天,結果吞江醉石,為燕子磯留下了一個“酒樽石”。

長江三大名磯,哪一個徒有其名?

朱元璋題詩燕子磯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南下集慶時,就是從這裡登陸。觀音閣旁懸壁上,原有鐵索穿石而掛,即為當年軍師劉伯溫系舟之處。觀音閣旁的平臺,即為明太祖皇后馬娘娘的梳妝檯遺址。又有傳說明朝建立不久,躊躇滿志的朱元璋來到燕子磯,興之所至,詩情勃發,口占一絕雲:

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作杆又如何?

天邊彎月是鉤掛,稱我江山有幾多。

詩雖俚俗,卻風格豪邁,盡顯王者之氣。

在燕子磯山上臨崖處,有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手書:“想一想,死不得”的石碑一塊,背面還有幾行春風化雨、暖人心脾的勸誡語。這是陶行知先生當年在燕子磯鄉曉莊村辦學期間,聽說經常有失意人來此磯頭跳崖,十分婉惜,於是便帶著學生在此豎了勸誡碑,此後確實感化勸導了許多失意輕生者,真是功德無量。

1937年12月間,侵華倭寇在此地江灘集體屠殺五萬名以上的中國人,是南京大屠殺的主要屠殺場地之一,在今天的燕子磯公園內立有燕子磯江灘遇難同胞紀念碑。國之恥辱,永志莫忘!

長江三大名磯,哪一個徒有其名?

採石磯

採石磯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5公里處的長江東岸。採石磯的得名據說是因三國東吳時,此處曾產五彩石,又因其形如蝸牛,且有“金牛出渚”的傳說,故又名牛渚磯。採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這裡飲酒賦詩,相傳最後因酒醉後欲江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其神秘色彩。

著名的宋金采石之戰就發生在這裡。公元1161年(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率60萬人馬分四路南侵,他自己率領數十萬於同年11月抵達採石磯對面江岸,跟宋軍隔江對峙。江南宋軍因“易將”而無人負責,正在此地犒師的參謀軍事虞允文蒿目時艱,毅然主動負起守衛重任,指揮軍民於此成功擊敗準備渡江南進的金軍。

採石磯是有名的旅遊風景區,現在有有翠螺山、太白樓、三元祠等景點。

城陵磯位於湖南省岳陽市東北15公里長江與洞庭湖交會處的右岸,距市區7.5千米,隔江與湖北省監利縣相望。《水經注》記載:“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根據多種歷史文獻的記載來看,以前應當有一磯頭,濱臨江岸,南北介於東風、芭蕉兩湖之間,面朝荊江,成為三面臨水的島磯,是此處丫字形水道南側的洞庭湖口節點。但此一磯頭因是土質,經不起長年累月的江水沖刷,現已蕩然無存。現在的城陵磯,已經只是一個地名了。此處的城陵磯港是湖南重要的集裝箱集散地,深水泊位得天獨厚,機械化作業程度湖南一流。

如果你遊覽了燕子磯、採石磯,想湊個整的,對比下三大名磯的風光異同,那可就要失望了。

單就風景而言,位於江西九江彭澤縣城下游約一里處長江南岸的澎浪磯,與燕子磯和採石磯尚有得一拼。澎浪磯(彭郎磯)以怪石屹立江中,頂風遏浪,驚濤澎湃而得名。與“長江絕島”小孤山(小姑山)隔江相望。宋代民間將“澎浪”訛作“彭郎”,將“孤”訛作“姑”,於是便有彭郎為小姑婿的傳說,雲“ 彭郎者,小姑婿也”,後世遂以此相傳。宋代大文豪蘇軾名詩《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絕猿鳥去,惟有喬木攙天長。

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

沙平風軟望不到,孤山久與船低昂。

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

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就是以此傳說而創作的。

可惜,由於歷史原因,長江三大名磯由來已久,城陵磯已佔得先機,縱然是徒有其名,也還得繼續“名”下去,彭郎再好,也是暫時擠不進去的,不過彭郎也不必心中不平,有小姑相伴,美人如斯,名也乎,利也乎,可以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