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有機蔬菜的人究竟是多了還是少了?

看到一篇文章,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分析中國蔬菜的產量:

我國蔬菜面積為3.35億畝左右,產量達7.69億噸,一年產能可以滿足150億人的吃菜需求,相當於全球人口的兩倍,產能嚴重過剩。有機蔬菜的比例是0.3%。

突然很想分析一下“吃有機蔬菜的人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

(近年來,儘管生態農業的發展不景氣,但名詞卻層出不窮,下文的“有機蔬菜”泛指採用有機標準、生態農耕、自然農法等技術和標準生產的、不使用化肥、農藥、抗生素、激素的蔬菜。)

1

前幾天,與合作農場的老闆聊天,我就問了這個問題,有機市場這兩年到底大了還是小了,老闆脫口而出,“當然是大了”,“那你的銷售怎麼越來越差了?”老闆有點遲疑,是啊,我的銷售怎麼越來越差了?他陷入了沉思。

後來在一個資深農友的朋友圈評論區又聊到這個問題,他也認為,有機的市場大了,甚至認為是已經形成了趨勢。

吃有機蔬菜的人究竟是多了還是少了?

可是作為一個兩年裡一直與各種類型農場打交道的人,我自己的感受是這個市場萎縮了,而且幅度不小。當然我並沒有什麼整體的數據,也沒有渠道能找到官方的數據。

我的感受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有機農場的數量沒有增加,甚至是在減少,我的朋友裡已經至少三個放棄了農場,帶著滿身的傷痕轉行了;

二是大部分的有機農場銷售不暢,會員在減少,在努力控制生產規模。我認識的農場主裡面,除了兩三個一開始就定位家庭用戶的仍能保持規模並略有擴張外,其他的都有不同程度的減產。

一個延慶有機葡萄園老闆,說他那個50畝的葡萄園,12年之前,從不考慮銷售的事情,一到葡萄熟了的時候,這個機關那個國企分分鐘訂光,八項規定之後,到14年有30%沒賣掉,15年50%沒賣掉,不過他預見到了,拿去釀酒了,前幾天見面聊到17年的情況,一張嘴就是“你能不能幫我賣點葡萄酒啊,今年70%都拿來釀酒了”,我無語,其實他的品種並不是很適合釀酒,估計還沒葡萄好賣呢,好處是可以儲存的時間長。

第三個感受是,找我談家庭菜園運營的農場越來越多了,我15年起心動念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找這些高大上的農場聊,都是愛搭不理的,16年委婉地拒絕,近段時間,找上門來的就有十幾家,一水兒的高端休閒有機農場,除了北京的,還有上海的、鄭州、深圳的、昆明的,簡直讓我受寵若驚。

為什麼呢,並不是他們多麼看好家庭菜園這個模式,而是農場自己不想種了,做不下去了,做家庭菜園至少不虧啊,還能帶來穩定客流。

現在回頭看12年之前高端水果、蔬菜市場蓬勃、紅火,其實不是一個正常的市場,八項規定一出,公款、禮品消費的大潮退去,發現高端農場都在裸泳

只有那些從一開始就定位在家庭用戶的農場還將就,由於17年在紛紛取締菜市場,宅配市場甚至還擴大了一些,(我認識的有3家,為避免廣告嫌疑,就不說農場名字了)。

但是家庭市場的些微擴大無法彌補失去公款消費的巨大缺口,這是顯而易見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農場普遍減產,甚至有關門。

明明有機產品的源頭在減產,但是,在大家的感覺裡,為什麼有機市場還擴大了呢?我又與一個做七年有機渠道(專賣店)的朋友聊了一下這個問題。

吃有機蔬菜的人究竟是多了還是少了?

是的,有機的主戰場轉向家庭用戶,所賣的有機產品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有機產品了,各種媽媽群、電商、社群都在銷售“性價比高”的有機蔬菜水果、來自各地的特色農產品(其實越是集中的產地,越不可能不用化肥農藥),而這部分產品的銷量很大,把這個市場渲染得紅紅火火,弄得有機農場的老闆都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好,並不是市場不好。

但願不會劣幣驅逐良幣。

2

為什麼選擇有機蔬菜的人越來越少?

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公款消費沒了,要掏自己腰包了。

福利、送禮,白吃誰不吃呢?但是要自己掏錢買25元一斤的蔬菜,任誰都得在心裡掂量一下吧,畢竟買棵白菜就得八九十塊啊。

這個白菜到底哪兒好呢?更好吃?沒用化肥農藥,可是我怎麼知道真沒用?還有蟲子眼;而且專家說了,適量農殘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相信每個消費者在超市裡,面對兩個櫃檯,這個櫃檯的白菜80塊一棵,旁邊的櫃檯還不到8塊,心裡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吧。

那麼有機蔬菜的家庭用戶市場是擴大還是縮小了呢?

分析一下消費購買蔬菜的主要影響因素,也許看出一些端倪。

用戶買菜首先考慮的是好吃

既然是食物,滿足口腹之慾是首要的,有沒有營養一時半會感受不到,有沒有農殘更感受不到,但好不好吃是立杆見影的。

我們常教育孩子不要挑食,挑食本質上就是選擇好吃的,其實挑食哪裡是孩子的問題,80後的媽媽和05後的寶寶,經常能看到媽媽比寶寶還挑,媽媽還振振有詞:我這麼大了難道還不能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對寶寶就是:不要挑食,會營養不均衡,為你好等等。

吃有機蔬菜的人究竟是多了還是少了?

好吃,過去是、現在是並將永遠是用戶選擇食物的第一標準。

社群、微商能賣好草莓、橙子、西紅柿、大棗等等,吸引人的主要是好吃,“小時候的味道”,引起用戶下單衝動,快要留出來口水,而不是想到了不用化肥農藥。

從這一點上來講,有機蔬菜是有優勢的,大部分的有機蔬菜要比化肥農藥菜味道濃郁、地道,該香的香,該甜的甜,就算是酸的苦的也是那麼有回味。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有時候有機的葉子菜特別是露地自然生長的葉子菜比較韌,吃慣了普通蔬菜會覺得老、口感不好。

但總體來說,有機蔬菜是更好吃的, 這個因素不會造成用戶不選擇有機蔬菜。

其次,認不認為蔬菜安全問題嚴重

我一直認為大家都對農藥、抗生素、激素提心吊膽,但現在發現其實不是。

在一定程度上這確實是個無法證明的問題。

沒錯,癌症、白血病等莫名其妙的重大疾病是比以前多多了,兒童性早熟也幾乎成為普遍現象,可是有什麼證據表明這和人們吃的蔬菜、肉蛋、糧食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呢,又不是吃了就得的,而專家們又站在科學角度證明這些東西對身體無害,農殘無害、激素無害、反季節正常等等。(看下圖這個專家)

吃有機蔬菜的人究竟是多了還是少了?

而農場這個陣營,往往拿不出這樣細緻入微的分析,只會口感舌燥地說農殘有害不健康,就像中醫,西醫說你們不科學,中醫也沒法證明自己科學。

而通常如果認同這個問題,就會開始有意識地尋找健康食品、有機蔬菜。

然後是信任的問題

能不能找到值得信任的農場。

你的菜說是沒用化肥農藥激素,我怎麼知道呢,在一個信用制度不那麼良好的社會,這個是很難證明的,不像在歐美,開個店你說賣的是有機蔬菜,用戶會相信,而在中國就不一定了,甚至做了有機認證,也會說“那不就是用錢買的嗎”。我一度認為信任是中國有機市場最核心的問題。

這個原因絕對咔嚓掉了一大批用戶。

而且,由於農業生產標準化程度低,同一個農場的菜,這周送的跟下週送的,口感就可能不一樣。而任何一個小的問題都會導致用戶信任的喪失,大多數有機農場的用戶每年都換,沉澱不下老用戶,就是這個原因。

有機農業在中國的發展,怎麼算也有十幾年了,大多數農場每年都在拉新來維持會員數,類似狗熊掰棒子。

習慣的力量

好了,你同意有機蔬菜好吃,也認為普通蔬菜問題嚴重,並且找到了放心的農場,那是不是就沒問題了呢?我最開始覺得到這兒已經沒啥問題了,其實不是。

相信很多人下過決心:我一定要早起,但能持之以恆的少之又少。習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它讓你很難做出改變。

相信對蔬菜安全有疑慮的群體還是相當大的,但臨到買菜那一刻,還是習慣性地選擇普通蔬菜。

“哎呀,好多蟲眼,扒開一層竟然還看到蟲子,吃這樣的菜,我會做噩夢的”,“看我在超市買的黃瓜多水靈,頂花帶刺,花都沒幹呢”,“看我在菜市場買的西紅柿多好,又大又圓又紅,像列隊的標兵,再看你從農場買的,大的大小的小,還有裂紋”,“全國人民都在吃的蔬菜,也沒事啊”……

有個地主跟我講,她在我們這兒種的菜,拿回家,只有她自己下廚的時候才做,她婆婆平時動都不會去動。

很多有機農場的老闆喜歡這樣算賬:

一個家庭假定4口人,一天吃2斤蔬菜,一年730斤,一年18000多,做我們的會員,可享受7折,只要12000多元,一年的蔬菜,一家的健康,不值嗎?在北京,有房有車的家庭,誰還掏不起這一萬多塊錢啊?

是啊,健康無價,一萬多塊,北京有房的人誰還消費不起呢?我曾經也是這麼認為的,如果解決了信任的問題,價格應該不是障礙。

分析了目標市場,分析了消費者行為,分析了消費者結構和收入,分析了……

然而,被無情的事實打臉了,農場的有機產品不好賣,快要關門,而媽媽群裡那些“性價比高”的似是而非的有機產品風生水起。

把這幾個因素簡單排列一下,就形成了一個有機蔬菜消費階梯模型:

吃有機蔬菜的人究竟是多了還是少了?

從這個模型可以看出,用戶要輕鬆地消費有機蔬菜,從第二層開始,就基本都是障礙了,特別信任和價格的問題。

在有公款消費的時候,首先價格不是問題,習慣也不是問題,不吃白不吃。

而當價格不是問題的時候,能夠支撐成本,農場也沒必要做手腳,那麼產品的品質也會比較高、符合標準。

而當這個市場轉入純粹的消費者市場的時候,用戶不願意付出這麼高的價格,農場又降低不了成本,很多農場就開始降低生產標準。

而用戶一旦發現,就再也不會信任這個農場,原先的有機蔬菜用戶也失去了,農場日子更加難過,於是惡性循環,導致家庭用戶的市場擴大起來也非常難。

而用戶找到有機蔬菜的幾率更低,信任再降低,市場進一步萎縮下去。

3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現在是在一個真正的市場上,面對的是真正的用戶,是死是活憑本事。

以前的公款消費,就像激素一樣,催熟了有機蔬菜市場,像一個不健康的肥胖兒,而現在的市場雖然瘦了,但卻是健康的。

這是真正的力量,就像前文說到那三個農場,從一直定位在家庭用戶,銷量反而擴大了。

這是真正的希望!

吃有機蔬菜的人究竟是多了還是少了?

做有機農業的人都知道石嫣,有機農業的旗幟性人物。

前段時間的CSA大會,有一個環節是“CSA農場生存論壇”,結束的時候,每位嘉賓說一句話。

石嫣說:“明年大家還來參加這個大會吧!”

也許她本是一句調侃的話,可是聽上去總感覺透著一絲悲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