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中火線上市,假貨問題纏身的拼多多有前途嗎?

6月30日凌晨,拼多多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計劃通過IPO募資最多10億美元。這與媒體披露其赴美上市計劃過去不到48小時。

拼多多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崛起,但是這家公司自創立以來就飽受爭議。最近短短几個月,拼多多負面新聞一條接一條。

今年6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對拼多多進行調查發現,拼多多上存在涉黃、涉暴力且涉違法的商品。然後,6月13日,多名平臺商戶又圍攻拼多多總部,甚至發生肢體衝突。關於拼多多假貨、偽劣商品的信息更多層出不窮。

拼多多在一片負面信息中,加緊融資上市,儘管拼多多2018年第一季度就虧損2個多億(2017年一年的營收才17億),但是它的估值依然高達300億美元。

為何拼多多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它真的值那麼多錢嗎?

爭議中火線上市,假貨問題纏身的拼多多有前途嗎?

一、拼多多的原罪

拼多多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大量用戶,依靠的是低價誘惑。

從邏輯上,批發價會比零售價更低。拼多多利用這個認識搞拼購,給出一個很有誘惑力的價格,然後引導用戶在社交平臺去傳播分享拼單,從而獲的用戶。

低價引誘,引導分享是拼多多的業務模式。但是這個模式是存在問題的。

從拼多多給出的低價分享看,價真貨實的極少。而且真正價真貨實的產品,拼多多也沒有低價。譬如OPPO R15手機,2000多元的手機,在拼多多上單獨買和拼單隻差了12元。

拼多多的低價,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名為拼單便宜,實際上抽獎。譬如0.01元抽取小米平衡車,這個完全就是個無監督的抽獎。這類拼單,產品大多還是正規產品。

而真正量大是一些價格不透明,不知名品牌的商品。這類商品的名義拼單價格往往比拼單價格高一倍。而這些產品的真正價值無人知曉,產品品質也難有保障。

圍攻拼多多的商家,只是拼多多處罰商家的一小部分,而處罰的商家又是有問題商家的一部分,拼多多平臺有問題的商家到底有多少?恐怕拼多多自己都不知道。

2018年1月,長沙新聞網報道稱,袁女士通過拼多多購買的某款銷量22萬件的爆款家紡用品存在質量問題。這款售假不到50元的羊毛被內芯包含多種黑色雜質。

2018年2月,《法制晚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了中消協發佈了2017年“雙11”網絡購物調查體驗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拼多多平臺上抽檢的雅詩蘭黛ANR眼霜、資生堂洗顏專科洗面奶、阿迪達斯椰子鞋、coach貝殼包等四款產品涉嫌仿冒。

5月,南方都市報揭露拼多多售價9.9元的兒童紙尿褲,從包裝到名稱看起來都神似“幫寶適”(Pampers),但它的實際名稱為“Paonmepors”;而“米家新品U盤”,實際上是品牌為“米家新品”出品的U盤。

爭議中火線上市,假貨問題纏身的拼多多有前途嗎?

這類新聞層不不窮。事實上,電商已經消除了層層渠道的成本。在電商時代不可能再有50%的拼購差價。

拼多多的低價誘惑,實際上信息不對稱的智商稅,你真的能省錢50%,那麼廠家和商家賺什麼?你用超低價買到的東西,只能是假冒偽劣產品。

虛假低價,假冒偽劣商品眾多,利用信息不對稱誤導消費者是拼多多的原罪。

二、商業模式難以為繼

拼多多創立初期,有一部分自營,後來就是平臺為主了。拼多多的主要營收,也來自於平臺的廣告費。但是這個廣告費不是白賺的,拼多多要燒錢運營、推廣,所以拼多多2018年一季度單季度就虧2個億。

消費者並不傻,拼多多用低價買到的所謂“便宜”東西,真正用起來品質如何,消費者是知情的。

社交推廣商品並不是新東西,微商發展已經很多年了,當產品不真正給力的時候,消費者吃虧上當就一次。

在中國,傳銷聲名狼藉,保險各種諺語不斷(一人幹保險,……),微商只用了短短几年,就成了朋友圈的首席屏蔽對象,這都是口碑的力量。

拼多多起來,是號稱是能夠低價提供商品,省錢省得多。而當消費者真正用起來,發現正規商品或者省錢寥寥(OPPO手機只省12塊錢),或者被耍猴(0.01元抽獎),而更多的產品品質不佳,描述不符,甚至有假貨、虛假髮貨。消費者怎麼能多次購買呢?

拼購第一次上當,之後就成為休眠用戶,這種情況在微商發展初期出現過。拼多多很有可能重蹈覆轍。

商家註冊賣完一圈貨,不能繼續保持營業額,自然也就不會花廣告費了。而這種情況出現,拼多多的營收就無法維持,商業模式就難以為繼。

有文章說拼多多獲客成本低,所以有競爭力,這個完全沒有道理。

0.01元抽獎團購的用戶算成拼多多的獲客,獲客成本當然低,只買了一次就休眠的用戶與每年多次購買的用戶完全是兩碼事。

三、無門檻,估值虛高

拼多多發展的比較晚,雖然商家眾多,但是拼多多並沒有對貨源和供應鏈的掌控力,無法做到真實低價。噱頭和泡沫過去,拼多多會迴歸真實價值。

拼多多能真正給消費者的是類似於OPPO R15這種2000多元手機,12元的批發優惠。

而京東也好、阿里也好,要做這種拼購批發生意輕而易舉。

阿里本身有淘寶、有阿里巴巴,有旺旺,有釘釘,阿里巴巴本身就是批發性質,只要阿里想做,用旺旺和釘釘分享組織拼購,直接用阿里巴巴的貨源就能實現真實低價,給消費者實惠。

京東雖然沒有阿里巴巴,但是京東有騰訊的支持。拼多多通過騰訊平臺做拼購,京東也可以拼購。

如果嚴打假冒偽劣涉黃涉賭產品,拼多多相比傳統電商平臺沒有任何優勢。如果不嚴打假冒偽劣,那麼拼多多就會很快充斥負面口碑,失去消費者信任。

拼購沒有門檻,拼多多就難以盈利,虧損就可能會持續很久很久。

如果拼多多模式健康,能夠持續發展,那麼拼多多大可不必著急,等到規模再大一點,財務狀況好一點上市不遲。實際上,拼多多在目前資本市場不好的時候依然著急上市,恐怕是對未來沒有信心。

同時,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並非高枕無憂,一家正常經營的公司在美國都會遇到各種集體訴訟,而拼多多現在的小辮子太多了。

美國律師隨便在國內把報紙一搜,就能在美國對拼多多發起訴訟,要求天價賠償。

所以,拼多多300億的估值明顯是虛高,拼多多的業務模式難以持久,在美國IPO的前景不甚樂觀。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拼多多當引以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