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壽山石中的「馬系雕刻」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寶馬駿奇出未央,

飾金羈,踏春草,游上林。

豐腴肥盛,骨相崢嶸。

翻似天池裡,騰波龍種生。

文/徐袖海

1

馬形的“立”與“臥”

國人對馬的感情深厚,把馬看做忠誠、勤勉之代表,成語常以“馬到功成”,“龍馬精神”等作為吉語。歷朝歷代,都有名畫描繪駿馬。元趙孟頫作《雙駿圖》《浴馬圖》、任仁發作《貢馬圖》,明時仇英作《藩馬圖》,清代西洋畫師中,王致誠作《十駿馬圖》,郎世寧作《四駿圖》《郊原牧馬卷》,均是將馬作為繪製的主題。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元 趙孟頫《雙駿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明代 仇英《藩馬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傳統印鈕及相關雕刻中,以馬為題的作品雖然出現較早,卻始終並非一種強勢的主流命題。譬如漢代至東西晉時期的印鈕,龜鈕、瓦鈕居多,駱駝鈕都比較常見,唯馬鈕之數目則遠遜前三者;後世的民俗雕刻中,與麒麟、獅子相關的作品,也比馬形態題材為多。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東晉 ·十六國 銅馬鈕“親趙侯印”

北京故宮博物院

然而不可否認,傳統的藝術創作中,無論是文人繪畫還是器物雕刻,馬之形象仍算常見,雖然更多是和騎手、牧馬人等一起出現,非獨立存在,但依舊“曝光率”十足。

壽山石雕刻延續此風,也有不少與馬相關的有趣作品。

由於壽山石是一種軟性寶石,柔而易攻,故此不易鏤刻過度,以免磕碰之後有所殘損。因此繪畫裡常見的奔馬、立馬,在壽山石雕裡屬少數派,遠不如獸鈕為多;尤其是進入現代之後,立馬的雕刻多是以硬度較大的石種為材質。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徐悲鴻《騁馬圖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有名的“奔馬”,多是雕刻總廠用於出口的“外貿訂單”,這種“外貿馬”的造型寫實,形態頗類徐悲鴻所繪之奔馬。雖然有傳統的意味,卻更多還是西化的造型。

其材質,多半是堅硬的石種,最常見的即以老嶺石雕刻,以免開裂、折斷,這一批奔馬,大多雕刻不甚精美,配有底座,早年是不少福州人作興擺在家中陳設的物件。如今時代更迭,大部分人對這種奔馬已經只剩下稀薄的回憶了。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陳錫銘 《八駿圖》其一

載於《壽山夜話》

六十年代有些大型的旗降石組雕中,亦有出現立馬形象,但非單一主題,而是和人物一起以有故事性的造型一同出現。並且其雕刻風格也明顯受到木雕的影響,依然並非壽山石傳統雕刻工藝所遺留下的風格。

近年來,亦有“馬奔戰鼓”這一類的雕刻,如某年東南夜場,就曾出現以戰馬奔跑在一面大鼓上的創新形制。這種戰馬鈕在壽山石雕中並非孤例,但踏鼓確屬少見。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雷劍鏢 | 豬油白高山石 馬鈕橢圓章

福建東南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此形“踏鼓”的形象,大約是移用故宮所藏的竹刻鼓式盒之概念,與戰馬鈕相結合而成,可以說是借古成新的典範。但這類立馬在雕刻時還是儘量將四蹄刻的短而粗壯,以避免損壞,也未成主流。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芙蓉石《馬鈕方章》

福建東南2011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竹雕鼓式人物盒

北京故宮博物院

常見的壽山石雕刻中“馬”之形象,多是臥馬。故宮博物院中,即有一件淡紅色的清代中早期風格的壽山石馬鈕章料,從馬的眼、耳位置,以及其整體的用刀風格來看,帶有清晰的清中期以前的工藝特徵,且馬身肥盛,豐腴,線條極有分寸,沒有臃腫之感;馬頭回望,咬住後足,內側蹄子微向外翻,未打馬掌,高度寫實的細節極大豐富。不但充滿了華貴、富麗氣息,也帶有濃厚的生趣。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壽山石馬鈕章料

北京故宮博物院

後代壽山石雕刻中,這類“銜足馬”鈕雕,石友們一定都不陌生,因為不論是如孫潔鳴、姚仲達等中生代,還是年輕雕刻師,不少人都刻過這一體臥馬,選料也都甚優,可以說是不負此題。

但“銜足馬”對於馬腿上揚的角度、肌肉牽引時造成的塊面變化,均有較高的要求,如不小心,容易弄巧成拙;故而一般刻馬,常見的做法還是將後腿平置於印臺,而非“銜足”。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孫潔鳴作荔枝洞石馬鈕方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將軍洞芙蓉石臥馬鈕圓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晚清、民國時期,馬鈕雕刻的風氣一度變化,馬的軀體塑造開始變得相對較弱,在印鈕中流行一雙前腿平行屈起,作站立狀,而後腿與臀部則照舊以臥姿在印臺上的款式,是以馬起、臥的過渡動作表現生動之意。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壽石工刻 芙蓉石馬鈕朱文閒章

福建東南2016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軀體刻畫漸弱,是晚清、民國時代馬鈕的一種普遍情況,這大約是受到社會風氣影響,在故宮所藏的晚清文房器物中,也能感受到馬的形象產生了類似的變化,時代使然,亦屬正常。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晚清(同治~光緒) 黃釉仿竹雕筆筒

北京故宮博物院

這一時期的羊鈕,也常有這類的姿態。有些馬鈕身軀不夠豐潤,為保持“身肥腿細”的傳統,有時會將前足雕刻極細,強調膝、蹄之間的折頓,以強化力量性。

同時,也有一些印鈕中,馬的身後會靠一“江崖”(或雲山石、石壁),此舉大約是為防止磕損,同時也為保持畫面的平衡,當然,壽山石一貫重視材質,或者也與創作者的惜才之心有關。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舊工 高山石馬鈕方章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當然,馬鈕中也有與眾不同者。如筆者曾在雕刻家江曉先生處,見一紅高山臥馬鈕,即非常見形制,而是以漢代茂陵前的神道石馬為大型參考。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江曉藏 楊玉璇刻 高山石馬鈕扁章

眾所周知,茂陵石馬的雕刻勝在圓整緊密,塊面起伏位置清晰,此鈕亦是如此,可見眼、頰、腿、腹處均有清晰的塊面結構。但鬃毛、尾毛的裝飾手法,則是使用明清時代的工藝風格,眼目陰刻的形態亦屬明清風氣。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對比茂陵石馬,可以發現兩者的聯繫

足見壽山石雕刻之風的養分來自方方面面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西漢 茂陵石馬

咸陽茂陵博物館

這種風格的交融匯聚,與其他同時代以馬為題的雕刻作品區別頗大,雖非僅見,也屬稀少,可見壽山石雕刻,在演進過程中難免受到各類造型風氣之影響。

2

玉雕帶來的深遠影響

壽山石中馬把件的創作上,大大有別於鈕雕,大多不做“銜足”“抬腿”一類肢體與軀幹有較大分離的造型,馬身元素全部貼體附生,多以內斂、渾厚的造型示人,以便握玩。如芙蓉、汶洋這類較溫潤者,雕臥馬把件者,多參考玉雕形態。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汶洋石馬到成功把玩件

福建東南2013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玉雕中的臥馬,隨著年代區別,各有姿態:漢代玉臥馬,體魄強健,表情豐富生動;唐代玉臥馬,體態多健壯、肥碩,但神態安靜,章法嚴謹。宋、元時期玉料不豐,臥馬雖形制未有大變,但有些工藝難免粗疏。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漢代 玉雙馬擺件

臺北故宮博物院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唐代 玉臥馬

北京故宮博物院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宋~元時代 玉臥馬

臺北故宮博物院

清乾隆中期以後,由於平定了新疆,得到相當豐沛的玉石來源。當時新疆一年春秋兩次,向清廷進貢玉料。因此清代玉雕技法與表現形式,可說相當成熟。

清代臥馬的形態大體相類,對於當今的壽山石雕的影響不可謂不小,大部分如今坊間所雕臥馬把件,祖本多從清代玉臥馬來,但時間既久,陳陳相因,難免不循祖本,形態也已漸變,高下分際頗大。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善伯洞石《馬把玩件》

福建東南2012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有些印鈕在造型上,往往亦參考玉雕馬之造型結構。如去年東南上拍的郭祥忍刻雙馬鈕章,其雙馬的體態、開相,以及造型結構,即能看到玉雕中雙馬件的影子。從這一點上來看,壽山石雕刻和玉雕之關聯之緊密,確實到了難以分割的地步。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郭祥忍 高山太極洞石 雙馬鈕方章

福建東南2017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不過,在明清時期壽山石雕刻的傳統工藝裡,雖然有受到玉雕語言的影響,但古代壽山石雕刻的高手們,早已經有獨立的雕刻語言,並不受限於玉雕領域。

如蘇州博物館中的“田黃臥馬”件,雖然亦屬類玉臥馬形態的作品,但其線條之細膩,塊面之清爽,神態之溫馴,再至於軀體肌肉的刻畫精準看來,都遠勝於明清時期可見的玉臥馬,石雕的柔和曲線,也明顯比玉器因砣制而過於板硬的線條要更有張力。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清 田黃臥馬(寬5.5cm)

蘇州博物館

蘇博此田黃臥馬的款式,堪稱經典:團身回首,頭眼向上,鬃毛、尾毛隨體附收,優美已極;雕刻匠人對於肌肉處使用的擠壓式刀法,也是明清時期壽山石雕刻中的經典手法。無論從技巧、趣味而言,除題材一致外,仍屬壽山石獨立的語言範疇。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典型的清代壽山石雕刻語言

與玉雕線條相比更加柔和細膩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清 乾隆 青玉臥馬

北京故宮博物院

退一步說,就馬形題材的雕刻來看,相比硬度偏大的玉石,溫潤而易奏刀的壽山石顯然更易展現出雕刻者的工藝水準,其雕刻藝術的尖端成果也更適合被細緻的品味與把玩。

3

與“馬”有關的種種題材

晚清民國的舊工印鈕中,常見長有翅膀踏浪而行的馬鈕題材。這一體印鈕,今坊間稱為“飛馬”鈕,實是一種誤解。這種踏浪翼馬,一般前、後腿處有飛火紋,蹄子踏入浪中,作海中奔騰狀,乃是古代傳統的“海馬”形象之變體。

所謂海馬,並非現代人所熟知的海馬,而是一種祥瑞。元明瓷器中都有此類飾紋,據說原型為古籍中所記載的“澤馬”,是一種祥瑞之兆,但古籍中所載的“海馬”並無翅膀,當是後期流變而成。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明 成化年鬥彩海馬蓋罐

臺北故宮博物院

明清時代流行的“海獸圖”中,往往就有這種海馬的形象,今天如果大家前往北京石雕博物館中參觀,尚能在館藏清代的石碑底座上見到這類海獸圖。

除此之外,蘇州博物館現藏一剔紅海馬漆盒,亦是以之作為命題的例子,這一作品中的海馬,就沒有雙翼,依然遵循古籍中的描述進行創作。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清 剔紅海馬圓盒

蘇州博物館

海馬又有“龍馬”之稱,清代宮廷就常有“龍馬負書”的玉雕件,完全為馬形。今日壽山石業界中之龍馬,則大為不同,形象多類麒麟,只是身無鱗片而已。

這類流變,頗有望文生義之嫌,但在工藝造型方面,這種民間創造屬於常見之事,故筆者認為也不必去深究,瞭解概念之後,日常交流時就此隨俗,亦無不可。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清 墨玉龍馬負書擺件

北京故宮博物院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周寶庭 都成坑石 龍馬負圖擺件

福建東南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龍馬在壽山石雕中最為標準的器型,當以南京博物院內的兩件龔氏舊藏為例:兩鈕所刻海馬均四蹄踏浪、腿附火紋,但一者有翼,一者無翼,相比之下甚為有趣。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南京博物院藏兩件壽山石海馬鈕

馬腿帶火紋,踏浪而行

當然,壽山石刻中,亦偶見真正的飛馬之題,如前兩年筆者曾在東南秋拍見過一踏雲翼馬鈕。這類鈕並非古制,但亦有淵源:飛馬的概念來自西域,漢代即有,當時稱為天馬,也就是後世熟悉的大宛良駒。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漢 玉天馬

北京故宮博物院

漢代昇仙思想流行,認為仙人乘天馬可以升九霄,因此漢磚畫、玉雕中,都有天馬存在。唐代與西域交通更為頻繁,故此乾陵(武則天與李治墓)神道也有雄壯的翼馬石雕。這種題材,雖然流傳已久,但仍屬於西方到中國的“舶來品”。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乾陵前的石雕翼馬

今人對翼馬,有時解釋為飛黃騰達(飛黃最初為一良駒之名),則為一種時下趣味對古典文化的全新釋讀,與古人的原意無關。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芙蓉石飛馬鈕橢圓朱文閒章

福建東南2015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如“馬上封侯”,“輩輩封侯”之類,均屬取口彩、諧音的形制,在玉雕、竹雕、壽山石雕中都屬常見。“馬上封侯”為一馬、一猴,而“輩輩封侯”則是二馬載猴之情狀。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清代 竹刻馬上封侯把件

臺北故宮博物院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清 輩輩封侯玉把件

北京故宮博物院

壽山石雕刻中,筆者所見“輩輩封侯”或“馬上封侯”的馬鈕多是小鈕。某次聚會,蒙江曉先生示一所藏小鈕,即此題也。雖然此鈕極小,但馬呈臥姿,背有靈猴抓住馬耳,馬、猴神氣活現,玩賞之下,也感趣味盎然。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江曉藏《馬上封侯》扁章一枚

體量極小,但形制生動靈趣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傳統壽山石印章浮雕上以“馬”做主角者,以筆者所見,似乎唯有以趙孟頫《洗馬圖》為源流的《洗馬圖》《飲馬圖》或《滾馬圖》之類的題材。這一類作品,多在竹刻筆筒上出現,故宮所藏甚多。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元 趙孟頫繪 《浴馬圖》卷

絹本設色 縱28.5cm 橫154cm

故宮博物院館藏

去年在外國拍行中,亦曾經出現過以《洗馬圖》為題材的芙蓉石印章,拍出千萬級天價的例子。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清乾隆 御用芙蓉洞石四駿圖“乾隆御筆”璽

2017年佳士得香港

當然,《洗馬圖》這一題材亦有圓雕作品,今藏蘇州博物館中“清代墨玉洗馬圖擺件”即是其一。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清 墨玉雕《洗馬圖》擺件

蘇州博物館

故宮現存的青玉山子中,亦有《洗馬圖》為題的藏品存世。明代泥塑,多有“馳馬入海”、“海中牽馬”的例子,則應該並非與此題材同類。

小议寿山石中的“马系雕刻”

明 彩塑牽馬像

故宮博物院

今日薦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

壽山石文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