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年輕時曾是街頭混混,後來如何突然發跡?因親叔叔慧眼識珠

第一位,是袁世凱的嗣父袁保慶。

袁世凱年輕時曾是街頭混混,後來如何突然發跡?因親叔叔慧眼識珠

袁世凱的生父是袁保中,袁保慶是袁保中的親弟弟。袁保慶無子,於是將袁世凱過繼了做兒子。正是這件事,改變了袁世凱的一生。袁保中是個土財主,一輩子呆在河南項城老家;而袁保慶是朝廷官員,隨著官職的變動,換過很多地方。如果袁世凱沒有過繼給袁保慶,那麼他最大的可能是像他的親生父親袁保中一樣,呆在項城老家——至少在少年時代,是不會離開項城大的。

可是跟著嗣父袁保慶,袁世凱小小年紀就在濟南、南京等大城市生活過,見到了在項城見不到的世面。這個時候的袁世凱,不愛讀書,喜歡騎馬,尤其喜歡馴服烈馬。他經常騎著高頭大馬四處遊蕩,欣賞美景,結交朋友。袁世凱雖然不愛讀書,可是對於兵書卻情有獨鍾。在這個時期,他買來很多兵書,精心研讀。這為日後的“知兵”夯實了堅固的基礎。

袁世凱年輕時曾是街頭混混,後來如何突然發跡?因親叔叔慧眼識珠

可惜,袁保慶短命,死於袁世凱15歲那年。他死後,袁世凱只好跟著嗣母回到了項城老家。這時候,恰好袁世凱的堂叔袁保恆回家探親,發現袁世凱是個人才,於是又把他帶到了北京,並聘請名師教他讀書。

袁保恆,是少年袁世凱要感謝的第二位叔叔。

袁世凱年輕時曾是街頭混混,後來如何突然發跡?因親叔叔慧眼識珠

袁保恆發現,袁世凱依然不愛讀書,但是,讓他辦事時,卻能辦得很圓滿。因此,他認定袁世凱即便不善讀書,也是個中上之材。袁世凱雖然不愛讀書,可他的詩寫得不錯,尤其是詩裡面掩藏著大氣象。比如,袁世凱少年時曾經寫過這麼兩句詩:大澤龍方蟄,中原鹿正肥。據說,這兩句詩讓袁保恆倒吸一口冷氣,認定此子定然不是凡俗之輩,因此極力歷練他。

袁世凱年輕時曾是街頭混混,後來如何突然發跡?因親叔叔慧眼識珠

可以說,在北京的歷練,對於袁世凱後來處事的八面玲瓏,也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可惜,袁保恆也是短命鬼,在袁世凱19歲那年就病死了,袁世凱只好再次回到項城老家。從此,袁世凱無人管教,開始了自由自在的放浪生涯。這期間,他碰壁無數,直到22歲那年投奔吳長慶,才算走上了正途。吳長慶是袁世凱嗣父袁保慶的結拜兄弟。從這個意義上說,袁世凱能夠被吳長慶收留,依然要感謝袁保慶的庇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