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低調的人是內心堅定的人

謙虛低調的人是內心堅定的人

如果說每一次的溝通都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那麼這樣的溝通一定會是讓人受累的。因為這樣的溝通無時無刻不在讓一個人證明給另一個人看,自己是對的。心理學的領域,把這樣的溝通稱為充滿“權利鬥爭”的溝通。很慶幸的是,一些人總是在溝通中被改變,而有些人能夠在溝通中始終堅持內心的節奏,一步一步的將自己要完成的事情完成。不管過程多麼迂迴,不管遇到的人事多麼複雜,都能夠抵達終點。這令人嚮往的本領要說秘訣,是這樣的人認準了方向就不輕易改變。他們的內心很堅定。

可在眾多的心理諮詢案例中,心理諮詢師發現,世人並非理想中的那麼堅定。他們會不斷地改變自己去迎合社會的需求,似乎,他們需要通過社會的認同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也正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自我意識不高,以至於通過與他人的“權利鬥爭”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通常的表現形式是攻擊。

舉例來說,琦玉是公司裡的職員,因為工作上的需要,她行走於公司的各個部門,各部門主管對琦玉也都會有印象。琦玉的工作表現出色,被產品部的領導米雪看見了,米雪是個很漂亮的女士。她覺得,如果任由琦玉這樣發展下去,自己在公司裡的地位會不保。她內心焦灼的狀態讓她向琦玉發出攻擊。有一次,米雪和琦玉的工作有交集,米雪問琦玉,“你以什麼身份來和我談這部分的工作”。對著米雪的問題,琦玉沉默了。

通過米雪和琦玉的溝通,米雪的攻擊只是為了讓琦玉有挫敗感,告訴琦玉,她是領導。然而琦玉的沉默也恰恰表明了她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她的沉默變成了這樣或是那樣的回答,就說明琦玉在反擊米雪。而反擊的最終目的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身份。

心理諮詢師認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尤其要牢記的一點,或者說需要時常提醒自己的是,我們是沒有身份的人。當你瞭解自己從開始到現在只是一個人, 而不是任何人事物的附屬品時,你真的會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會發現權利鬥爭根本不存在於自己的的溝通範圍。

我們要做內心堅定的人,先要學會謙虛,低調。


謙虛低調的人是內心堅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