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處世哲學

“低調”的處世哲學

有道是: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低調做人不僅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哲學。一個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顯、位有多高、錢有多豐,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都應該保持做人的低調。

低調做人,俯下身子處世,參透人生的清醒,閱盡滄桑的悟見,更有包容與豁達的成熟。低調的人,呈現的是一種王者的風範、聖者的氣度。

為人高調,會使自己遭受非議和攻擊;低頭做人,便不會輕易碰壁。低調,可以在險境中保全自身。

聒噪的蟬一到夏天就叫個不停,讓人覺得很煩;而報曉的公雞隻在清晨叫上幾聲,人們卻稱讚公雞勤快。

高調的人在事情還沒有做的時候就喜歡信誓旦旦,說自己無所不能,這個我熟悉,那個我精通,肯定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到了最後事情沒有做成,往往受到奚落。而低調的人一開始就辦事低調,如果事情沒有做成,也不會有人說他什麼,因為在開始的時候他並沒有許諾什麼。如果事情做成了,大家就更覺得這個人可信沉穩。而高調的人即使事情做成了,大家也覺得這個人有那麼多關係,做成這件事情是應該的,不會給他太多的褒揚和認同。

“低調”的處世哲學

歷史上那些被殺的權臣、忠臣,為人可以說不是太高調,但是由於他們的赫赫戰功,使他們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會十分引人注目,因此不自覺地成了高調的人,甚至有的人都只知道這個人,而忘記了君王。讓大家只尊崇這個人,而忘記尊崇君王,君王自然要殺了這個人。

所以,為人不要刻意高調,否則容易招來禍患。一旦在別人的很大關注下成了十分高調的人,那麼就要學會及時地退出公眾的視線,而且此時不要發表什麼評論,因為已經十分高調了,再發評論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盛極必衰。

很多人認為自己並不高調,不會招來禍患,但是高調不高調並不是個人的主觀表現,而是他人對你的印象。如果一個人十分低調,結果所有的人都關注了這一點,紛紛議論說這個人真是低調,那麼這個人就變得高調起來,同樣會招來禍患。總之,做人要低調,如果發現自己變得十分高調,不論是怎麼變成的,都要及時地功成身退。

人要學會避免高調,不僅為了得到更多朋友,也為了保全自己。低調做人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能夠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而且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權力爭奪之中。低調的人還給別人沉穩可信的印象,一些好的機會自然會朝他湧過來。

“低調”的處世哲學

高調過頭,則難為世容。俗話說:樹大招風。過於高調的人,難免會讓一些人看不順眼,這就等於無形中給自己樹立了敵人,會無端生出許多麻煩。

姜太公立下大功,周王把齊國封給了他。齊國有一個叫華士的人,為人十分清高,不向天子稱臣,也不與諸侯交往。太公命人去召他為國效力,連去了三次,華士都拒絕了,太公便叫人殺了他。周王問姜太公:“華士是齊國的傑出人物,你怎麼能殺了他呢?”太公說:“這個人不向天子稱臣,不與諸侯交往,難道我還能希望他向我稱臣,並且和我友好交往嗎?肯定是不可能的,這種人是可以放棄的人,也是自我放縱的人。如果不殺這種人,反而縱容他,那麼全國的民眾都會仿效他,誰還會知道君王是誰呢?”

少正卯和孔子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孔子的門人三盈三虛,都是受少正卯的蠱惑。孔子當了大司寇以後,便立即誅殺了少正卯。子貢對孔子說:“少正卯是魯國十分有名的人物,先生卻殺了他,先生不覺得有些不妥嗎?”孔子說:“沒有什麼不妥的,人有五惡,只要佔其一,君子就要誅殺之,而少正卯卻是五惡兼而有之,是小人中的小人,所以不得不殺。”

華士和少正卯之所以被殺,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人高調,喜歡孤芳自賞,自命清高。姜太公和孔子殺了這兩個人並沒有掩蓋他們自己的光輝,反而使得他們的形象更加高大,被後人稱讚為做事有魄力。而華士和少正卯兩個人卻逐漸被人遺忘,幾乎沒有人同情他們。

做人不要高調。如果為人高調,又和別人私人關係較好,或許別人會在一段時間內縱容你,但心中已不愉快了,你遲早會招來禍患。如果為人高調,又喜歡標新立異,自詡不和別人“同流合汙”,那麼肯定也不能和別人相處長久,而且過得不愉快。

“低調”的處世哲學

為人高調很難找到朋友。雖然大多數人喜歡和比自己聰明優秀的人交朋友,但是人們不喜歡和顯得比自己聰明優秀的人交朋友,二者並不矛盾。比自己聰明優秀是自己由衷欽佩的,而顯得比自己聰明優秀其實是並不心悅誠服的。正如一位哲人說,如果你想多一些朋友,就表現得比別人笨一些;如果你想多一些敵人,你儘可能地表現得比別人聰明些。為人高調的人是表現得比別人聰明的人,是很難交到很多朋友的。

【感悟】糊塗學說到底是一種道家人生,道家智慧,當你置身於這個充滿慾望,充滿爭鬥,充滿衝突的商品世界之中,看一看道家的書,學一學糊塗學,也許會使你恍然頓悟,格外清爽。它會給你一種大智慧,大人生,使人完全用另一種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獲得一種從所未有的達觀和從容。

人是不能太聰明的,太聰明就會反被聰明誤;人是不能太執著的,太執著就會陷於功利而忘記了本身的生命。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以出世的態度去過入世的生活,以無為的心態去待有為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