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得癌先管好嘴

癌症為什麼會轉移?想不得癌先管好嘴,10種食物要少吃

想不得癌先管好嘴

癌症為什麼會轉移

“轉移”對癌症患者來說可是一個很可怕的詞,很多患者從醫生那裡聽到這個詞,就好像捱了當頭一棒,有些人甚至心如死灰。

為什麼會出現轉移?目前觀點是,相對於良性腫瘤,癌細胞生長能力更強,即使生長條件較差,幾個癌細胞也可以逐漸長成一個巨大的腫瘤。另外,惡性腫瘤細胞可以分泌大量因子,也就是小蛋白質,刺激周圍血管生長,給其提供營養,同時刺激周圍環境更趨向於幫助腫瘤生長。因此當癌細胞順著血管、淋巴管等人體的管路系統漂流到其他臟器中,或者直接從原位腫瘤上脫落或粘連到附近的臟器後,很容易在該臟器中生長,形成轉移病灶。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惡性腫瘤細胞的基因可以隨著環境變化而改變,在新的部位能更好地改變自身而適應周圍環境。而良性腫瘤生長較慢,對周圍條件要求較高,基因非常穩定、不易改變,不容易在其他部位生長,也就不易出現轉移。

【詳細】

胃癌:從改掉不良習慣開始

比如:為了趕時間,吃飯狼吞虎嚥;吃得過飽,經常加重胃腸負擔;生活無規律,吃飯經常是“飢一頓、飽一頓”,甚至經常連早餐都不吃,有時還暴飲暴食;燻肉、油炸、烘烤、燒焦食物和使用多次的高溫食用油中都含有大量致癌物質;不吸菸,少喝酒。

在飲食方式上倡導分餐制,在吃飯的時候多加一雙公筷,為了家人的健康也保護了自己,這能避免交叉感染幽門螺桿菌。

【詳細】

肝癌:黃麴黴毒素是致病元兇

當花生米有“哈喇”味時一定扔掉,因為一旦被黃麴黴毒素汙染就非常難被清除。大米也建議隨買隨吃,不要長時間、大批量儲存。這些糧食放在儲藏室或廚房,一旦受潮就非常容易發黴,所以建議大家要密封保存。

【詳細】

食管癌:不要吃燙食急食

人體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蓋著一層柔軟的黏膜,正常情況下,口腔和食道的溫度多維持在體溫,也就是37℃左右,在接觸到75℃左右的食物時,嬌嫩的黏膜就會被輕度灼傷。

長期飲用過熱的飲料後,可能會經常燙傷口腔和食道黏膜,會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應,從而增加了食道癌變的風險。

【詳細】

這10種食物日常要少吃 吃出癌症沒有後悔藥

建議:少吃為妙。很多人把蔥油餅當主食,這容易導致油脂攝入超標,偶爾吃一次沒事,但只能是一小片。購買蔥油餅要選擇油少的,吃的時候多搭配蔬菜,少吃肉類,多喝水。

建議:儘量少吃在外購買的醬牛肉,買的話一定要精心挑選。好的醬牛肉切開後,呈現灰褐色、深褐色或醬褐色,用手特別容易撕開,肉質煮爛後容易散開。不好的醬牛肉顏色發紅,彈性很大,肉質煮得很爛卻不散。不止醬牛肉,其他熟食也要少吃。

香腸。軍事醫學科學院食品與營養系博士芮莉莉已有十多年沒吃過香腸了。她指出,超市裡一捆一捆賣的香腸、路邊攤的烤腸都有亞硝酸鹽、色素、油脂含量高的缺陷。100克香腸中可能含有20~30克油脂,烤腸中的油脂含量甚至超過50%。

建議:能不吃就不吃,兩週最多吃一次。吃的話,可搭配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西紅柿、黃瓜等,也可用香腸炒青椒、芹菜。購買時要選擇顏色不鮮豔的,蒜腸、玉米腸、雞肉腸相對好些。

【詳細】

數據肥胖會增加18種癌症風險

肥胖男性更易患結直腸癌肥胖女性更易罹患腦癌

據悉,此項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癌、食管腺癌等18種腫瘤的發病率,會隨著人的變胖而升高:當BMI值每增加5個單位,這18種腫瘤的風險就會相應提高2%到48%。當他的BMI值提高5個單位時,意味著他的體重變成了85.31公斤。這也意味著他罹患食管腺癌風險提高45%、腎癌風險提高20%、肝癌風險提高18%……

研究人員還發現,肥胖和癌症之間的關係,男性與女性並不相同,肥胖男性患上結直腸癌的風險更大,而肥胖女性更易罹患腦癌和腎癌。

肥胖與癌症相關通過激素和飲食

肥胖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是因為肥胖增加了心臟負擔、血液粘稠、血管堵塞、胰島素分泌紊亂等問題。那麼肥胖為何會增加患上腫瘤的風險呢?“我們認為是肥胖導致人體內激素水平出現問題,進而造成腫瘤的發生。”浙江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長王福俤解釋說,“比如BMI增加導致風險增加最多的子宮內膜癌,醫學上認為它與雌激素水平有關係,而肥胖則容易導致女性雌激素分泌紊亂。”

在這18種惡性腫瘤中,與激素相關的還有膽囊癌、甲狀腺癌、絕經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等。另外,食管腺癌、腎癌、肝癌、胃癌則和飲食習慣、食物品種有著密切關係,而飲食不當同樣會帶來肥胖問題。

“不過肥胖與癌症之間作用的生理及病理生理機制非常複雜,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肥胖與癌症發生發展甚至預後相互關係的分子和細胞機制也是未來醫學與生命科學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王福俤說,“接下來我們還要做的研究,是肥胖人群減肥後,這些腫瘤風險會不會相應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