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五大價值凸顯不一樣的成都天府綠道

目前,成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天府綠道建設。從去年9月動工到現在,已建成1327公里。“一軸兩山三環七帶”規劃總長近1.7萬公里的天府綠道正逐漸呈現,成為城市靚麗的風景和遊客市民體驗成都、休閒娛樂的首選之地。

蓉平:五大价值凸显不一样的成都天府绿道

天府綠道規劃建設過程,是不斷髮掘、提升、呈現綠道價值的過程。綠道對城市的價值一直是一項重大課題。是僅僅把綠道當做盆景一樣的城市點綴,還是在再造景觀的同時,為城市打造綠色發展的聚寶盆?其中的區別,就在於找沒找到“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的轉換方式;是僅僅把綠道看作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還是努力將其打造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多重價值系統,折射出對城市工作“一尊重五統籌”是否有一個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除了普遍意義上的生態價值,對綠道蘊含的文化、經濟、連接、品牌價值深入挖掘,將凸顯一個不一樣的天府綠道。

生態價值:綠道是成都生態宜居的綠色動脈。

所謂看山不是山。綠道設計師們看來,綠道不僅是表面上的景觀道、慢行道,還有更為豐富的生態價值。天府綠道將建成大量、連續成片的森林、河道、水系、公園、湖泊、溼地等生態資源,形成一個成系統的生態空間,發揮固土保水、淨化空氣、緩解熱島效應,為生物提供棲息地及遷徙廊道等等作用。

分佈成都1.4萬平方公里市域的綠道,猶如綿延互通的“血管”,將城市的河流、公園、社區、文化中心等串聯起來,形成一張生命力蓬勃的城市綠色大網絡。以錦城綠道為例,完全建成後可增加全市人均綠地面積10平方米,並形成133平方公里生態公園、20平方公里生態水系、24平方公里城市森林。

在成都的生態藍圖上,天府綠道與龍門山脈雪山、岷江水系、川西林盤、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及各類城市公園等山水田園林生態資源交相輝映,這恰恰體現了成都綠道建設的一個重要特色:在成都大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突出生態價值背景下,綠道建設成為推進生態本底保護和修復,連接貫通各類生態資源,帶動整個城市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抓手。

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對天府新區規劃建設、錦江水治理,以及對近年來成都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錦江水治理,正是與錦江綠道建設一體推進。一年治汙,兩年築景,三年成勢,隨著錦江綠道一期建成78公里,一個藍綠交織、清新明亮的生態綠環正在形成。而在天府新區,一個囊括了187公里區域級綠道、210公里城區級綠道、803公里社區級綠道的三級綠道體系,猶如一條條綠色的翡翠項鍊,正將全域公園連點成線、串線成片。如今,綠道線上的興隆湖一帶,優越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量珍稀鳥類,其中不乏黑天鵝、青頭潛鴨等珍稀品種。

綠道,正在成為成都最優質的生態資源,厚植成都的綠色本底,成為成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城市實踐。

文化價值:綠道是成都生活美學之道。

成都平原,氣候溫和,冬無酷暑,夏無嚴寒,植被豐茂,自古以來成都人就喜歡戶外踏青、親近自然。從“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到“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再到“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諸多古詩都流露出成都風光秀麗、遊人如織、熱愛郊遊、喜歡舒適的文化特點。綠道應運而生,為成都高品質休閒生活方式提供了絕佳的應用場景,有效傳承體現成都城市氣質的生活美學。

沿四環路的錦城綠道,鑲嵌道明竹藝村、建川博物館、劉氏莊園、安仁古鎮、元通古鎮、白鹿音樂小鎮、天府芙蓉園等諸多歷史及現代人文景觀。而在郫都區,在崇州,川西林盤與綠道的互為掩映則是另一大特色。林盤,是成都平原一種獨有的、悠久的鄉村居住形態,這一成都農耕文明的遺存,沒有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消亡,而是被納入綠色發展,與綠道一起,成為成都綠色的鮮明符號。2018年,成都啟動了100個川西林盤的保護修復,到2022年將全面完成1000個川西林盤整治。眼下,成都市郫都區正準備啟動包含鄉村林盤保護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申報。

不僅僅是再現和還原。

天府綠道,正在植入更多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文化元素:天府綠道國際馬拉松賽、天府綠道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天府綠道國際徒步大賽以及天府綠道國際定向越野賽,“百家博物館綠道行”活動,“顏值成都?天府綠道攝影大賽”,以及美術、圖書、非遺、演藝等公共文化活動空間和非國有博物館、大師工作室等眾多文化項目的設立,使天府綠道既懷舊又新潮,既歷史又現代。

蓉平:五大价值凸显不一样的成都天府绿道

參加天府綠道自行車車迷健身節的騎手們(圖據人民網)

不僅保留自然本底,更讓人文流淌。天府綠道,就是一條天府文化的人文畫廊,厚植城市自然人文環境。尤其是其“可進入、可參與”的鮮明特點,讓成都人時時可以慢下腳步、親近自然,讓成都人在寄情青山綠水、田園林盤中,人情更濃郁,人文更勃發。“潤物無聲”的綠道,在融入成都人的生活方式中,滋養著人們的精神氣質,成為成都“生活美學”的一個重要支點。

經濟價值:綠道是一條沒有廠房的“綠色經濟帶”。

美國東海岸在建約4800公里的綠道系統,預計每年可帶來約166億美元的旅遊收入;德國魯爾區的綠道計劃,則讓工業區搖身一變成為特色旅遊勝地。對綠道經濟價值的挖掘是綠道獲得造血功能,保持持續生命力的關鍵。天府綠道在突出公益性質的前提下,努力形成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的模式。一是堅持以市場化眼光審視天府綠道經濟價值,以商業化邏輯推進綠道的規劃設計、投資建設、產業孵化、管理運營;二是依託綠道創造生活消費場景,深入挖掘其在景色觀賞、功能區隔、商業增值、文化創意等方面的價值,發展綠道經濟。

基於綠道提供的經濟空間,大力發展體育賽事、音樂、遊樂、民宿、健身、康養、會議等特色產業,並帶動周邊區域文創、科創、文旅、金融等特色高端現代產業服務,成為成都綠色經濟的新增長點。

此外,令人振奮的是,綠道在鄉村振興中也展現出強大動能。綠道猶如一條紐帶,正在推進成都農業與休閒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身等的深度融合,發展出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打造新場景,培育新業態的廣大成都鄉村,守住了生態美,賺上了生態錢,實現了有根的鄉愁,有文化的鄉土味,返璞歸真的國際化……立體呈現的一幅鄉村振興風貌,成為“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體現。

連接價值:綠道成為重塑成都產業經濟地理的重要牽引。

天府綠道的連接價值,體現在兩個維度。

首先,就交通體系而言,天府綠道不是一根直直的線,而是按照國際標準,建設“環狀+放射”的主幹綠道和支線綠道體系,主幹、支線又與城市慢行系統和周邊社區綠道互聯互通,逐步實現成都全域的全線無障礙貫通,形成全域的大慢行系統,構建起“軌道+公交+慢行”的綠色交通體系。

一馬平川的川西壩子,天生就是自行車的王國。騎著單車迎風而行,感受自然,感受城市的千姿百態,這本就是成都獨具的生活之美。隨著綠道的四通八達,越來越多的成都市民正在選擇“以騎代車”。而目前成都共享單車超過100萬輛的共享單車保有量為騎行提供了便利。緩解擁堵,這是人們寄予綠道的美好預期。目前看來,這一美好預期正在成都成為現實。根據摩拜單車發佈的騎行元年大數據顯示,成都的騎行指數在新一線城市中排名首位。另據成都市推進低碳城市建設現場會介紹,成都的騎行減排量已經居全球12個大城市的第3位,年減排二氧化碳約6.8萬噸。

其次,綠道建設正在實現對城市空間的重新整合彙集。 2017年,成都作出了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優化城市空間的戰略安排,提出了“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十字策略。而天府綠道的空間佈局,也強調了著重統籌生態、生活和生產三個方面。

在絕大多數城市,都難以突破“城市是城市的環境,郊區是郊區的環境”這一窠臼,但綠道如同軌道一樣,天然具有一種改變現有格局、人流走向、商業配置的潛在“法則”意義。天府綠道,一方面把鄉村好的生態要素通過綠道串聯到城市裡面,另一方面又把城市的功能通過綠道引入郊外田園。這樣的“串聯”,不僅提升了城市發展品質,也打破“圈層”障壁,促進人口和產業流動,催生新的要素聚集,帶動了整個城市融合發展。

品牌價值:綠道成為具有“唯一性”的成都城市名片。

在國外,提到成都,熊貓是大家共同的語言。不久的未來,綠道將成為成都與世界對話的又一張國際名片,而且具有“唯一性”。

這個“唯一性”如何理解?首先,規劃中達到近1.7萬公里的天府綠道,長度在世界範圍的城市綠道中首屈一指。其次,從某種角度而言,綠道可謂對都江堰的致敬之作。2000多年前,一座都江堰潤澤千里,開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成都模式;2000多年後,一條天府綠道,承載了生態保障、慢行交通、休閒遊覽、城鄉統籌、文化創意、體育運動、農業景觀、應急避難八大功能,接續城市永續發展的成都模式。一在陸地,一在水面,都是師法自然的神來之作,都是成都之所以享名“天府”雄厚本底。

去年12月18日,央視新聞聯播《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專欄播放了時長3分鐘、名為“四川成都:給休閒之都來點動感”的專題報道,其中,綠道是重要元素;今年6月21日,人民日報推出《告訴你一個不一樣的公園成都 》,其中,綠道同樣是重要元素。種種跡象指向一點:綠道已經成為成都的一張城市名片,極大提升了成都的城市品牌價值。

人們之所以關注成都綠道建設,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綠道在中國大規模建設時間並不長,2010年才在珠三角啟動建設。2016年,住建部出臺《綠道規劃設計導則》中,指出了我國綠道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主要形式表現為聯結城鄉的慢行遊憩通道,其在生態環保、社會與文化、旅遊與經濟等方面的綜合功能還有待完善提升;二是空間分佈還有待拓展,與群眾生活聯繫緊密的社區級綠道建設還有待加強;三是一些綠道與居民日常生活聯繫不夠緊密,可達性及配套服務設施還有待改進。成都天府綠道規劃建設,正試圖破解上述問題,其不斷挖掘、呈現生態、文化、經濟、連接、品牌五重價值,將使天府綠道成為助推城市創新發展的生態引擎和新的城市標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