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第一监狱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美国、法国先后在上海设立租界,英美法三国在租界建立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1901年,在美国租界提篮桥地区的长阳路、舟山路、昆明路、保定路之间的地块建立了规模宏大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监狱”,俗称“提篮桥监狱”。

主要建筑有2栋4层的监狱楼,牢房480间,加上食堂、办公楼、医务所等,总共占地10亩。后来不断扩建,到1935年,占地面积达60.4亩,有10栋4至6层的监狱楼,约4000间牢房。由于建筑精良,规模宏大,号称“远东第一监狱”

远东第一监狱

监狱建在租界,典狱长都是英国人或美国人,在狱中工作的多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人,亦有少数白人。因为印度人头上扎着红布,被上海人称为“红头阿三”。1930年6月,因为被印度看守们敬重的一个人,没有被任命为负责人,以致引发200多名印籍工作人员罢工,英国典狱长一怒之下把所有参与罢工的人一并开除。为了填补劳动力的不足,开始大量招聘华人,使中国籍看守数量逐年增长。

租界内自设监狱,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但也为中国革命者提供了一块栖身之地,提篮桥监狱最早关押过两位名人是章太炎和邹容,两人都因在《苏报》上发表反清文章,使清政府震怒。清政府本想引渡两人,对他们进行单独审判,但因为《苏报》社在上海公共租界内,清政府只好在租界内起诉两人,结果判处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若由清廷判决,两人必定会被判处极刑。

很多中共的领袖都曾在提篮桥监狱服刑,因为中共革命者在被捕后,通常使用化名,虚报身份,所以身陷提篮桥监狱的很多重要人物都没有被判重刑,不久即获释。

1937年,日军攻占上海,租界沦为孤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接管了提篮桥监狱。

远东第一监狱

​抗战胜利后,有一批汉奸被关押在提篮桥监狱,曾任“汪伪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梁鸿志、汪伪浙江省省长傅式悦,汪伪副总警监苏成德,上海‘黄道会’头目常玉清”等人既在其中。经审判,梁鸿志等人被判处死刑,在提篮桥监狱执行。这里此前从没枪决过犯人,只好临时将监狱的一块菜园子改造成刑场。

提篮桥监狱原来用于关押外籍犯人的一栋楼房被盟军借用,不少重要的侵华日军将领都曾是这里的住客。1946年初,美国军事法庭首次在中国境内审判侵华日军,法庭判处日军第34军参谋长镝木正隆少将等5人死刑。日本汉口宪兵队司令福本龟治大佐等12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在上海被判处死刑的日本战犯,大都在提篮桥监狱中被执行枪决,如日军情报机关重要首脑芝原平三郎,崇明日本宪兵队特高课课长中野久勇等14名战犯。此外,在提篮桥监狱关押期间,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服毒自杀,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冈部直三郎突发脑溢血,死于狱中。

1947年2月,臭名昭著的日军陆军中将,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谷寿夫从提篮桥监狱转至南京后,被判处死刑,1947年4月26日,被枪毙于南京雨花台。

远东第一监狱

陈碧君

1949年5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监狱后,将其改名为“上海市人民法院监狱”。随后,汪伪政权的“第一夫人”陈碧君从苏州转移到提篮桥监狱,编号20304。因陈璧君是同盟会元老,作为一个特殊的犯人,各方面受到很多优待。到1959年去世为止,在这里住了十年。

1951年5月,提篮桥监狱划归上海市公安局,更名为“上海市监狱”。1954年10月起,提篮桥监狱向外国来宾开放参观,是新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监狱之一。1983年7月,提篮桥监狱又划归司法系统。1995年6月,更名为“上海市提篮桥监狱”。1999年12月,在提篮桥监狱内的一幢6层高的当年关押、审判、处决过日本战犯的监楼内建起了反映百年以来上海监狱和现状的“上海监狱陈列馆”。2013年,提篮桥监狱的早期建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远东第一监狱

欢迎在评论区评论,图片来自网络,请关注与分享,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