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的那抹鄉愁——故鄉的五月,故鄉的春夏!

他乡的那抹乡愁——故乡的五月,故乡的春夏!

又到初夏五月天,綠水青山漫紅城;各種花兒競爭豔,遊子思鄉愁更愁!

繁忙的工作也替代不了內心的那份鄉愁,在某個瞬間、某個人或者某件事都會讓思鄉的心緒隨即而來。不經意間刷朋友圈的鄉愁文字,必然會立刻觸動心底那個柔弱的角落,再習慣性地泡上一杯家鄉的清前茶,茶香撲鼻而來,那是心裡最美好的感覺,思緒一下子回到了兒時的故鄉。

他乡的那抹乡愁——故乡的五月,故乡的春夏!
他乡的那抹乡愁——故乡的五月,故乡的春夏!他乡的那抹乡愁——故乡的五月,故乡的春夏!

面對大都市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的家鄉也不例外。近幾年來,我親眼目睹了家鄉發生的可喜的變化:家鄉的山變了,從前隨意砍樹伐木的山頭,現在都被保護成鬱鬱蔥蔥的景觀山落;家鄉的路變了,從前泥濘崎嶇的林間小道,現在變成寬闊的柏油馬路了;家鄉的房子變了,從前低矮的土坯房,現在變成高大的樓房了;家鄉的田野變了,從前大片大片撂荒的田地,現在變成各種苗圃藥材基地;家鄉的人變了,從前聽天由命、靠天吃飯的父老鄉親,現在變成不但追求物質生活,而且追求精神生活的現代化美麗鄉村中的新潮農民了……家鄉就這樣滴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變得越來越好,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統統都烙印在我的腦海裡,並沒有因為身在他鄉而改變這份眷戀的情懷。

他乡的那抹乡愁——故乡的五月,故乡的春夏!
他乡的那抹乡愁——故乡的五月,故乡的春夏!他乡的那抹乡愁——故乡的五月,故乡的春夏!

幼時家境不好,特別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是春天恩賜了我們這些山裡孩子們的美食佳餚:茶桃、盧豆子、山泡、黃沙菇、洋和姜、蒸槐花、香椿雞蛋、野菜餡餃子等等,無不給我們的生活增添美味,讓我至今都無比懷念老家春天的味道、媽媽的味道。每到閒暇之際,我們會結伴兒到山上採摘一些野果和野菜,那些東西在老家很多,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自家的山頭,每家都會有那麼幾棵槐樹、桐樹、香椿等樹,那些純天然的食物都是我們兒時餐桌上的 “美食”,讓我們的童年記憶至今都是繽紛多彩。

他乡的那抹乡愁——故乡的五月,故乡的春夏!

在這個春夏交替的季節裡,我會忽然間想起家鄉的稻田,晨間午後放牛時的悠閒安逸,田間地頭野花的芬芳,林間小鳥的追逐,家鄉小河裡奔騰的水花,水裡魚兒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不時地還想追尋那不知藏在何處的鳥兒叫聲……想到此時我的眼前更會幻想:兒時母親教我插秧的情景,全村人你幫我家,我幫你家,大家一起輪流勞作,“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的農忙場景。其實有些情景都好久不存在了,就如同母親已是心中永遠的念想,不停的回憶與思念。比起成長的過往,我彷彿更喜歡兒時老家田園時光裡樸素的民風民情,因為她深藏著我對家鄉孜孜不倦的依戀。而現在,或許一張老家的照片,一個老家人的電話,一篇家鄉的文字,就能滋潤一顆身在他鄉遊子思鄉的心,異鄉的安居樂業也無法真正替代家鄉最初的那份情感。

他乡的那抹乡愁——故乡的五月,故乡的春夏!他乡的那抹乡愁——故乡的五月,故乡的春夏!

當下正值家鄉發展的黃金階段,結合家鄉獨有的紅綠資源,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祈願家鄉的“999迴歸工程”建設項目能真正全方位、多元化的落地迴歸,在留得住鄉愁的基礎上,保存好原汁原味的“青山綠水 藍天紅城”的前提下跨越式再騰飛。很值得慶幸是,我們的故鄉給予萬千奮鬥在他鄉的遊子都留有難以割捨的記憶,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天涯咫尺,一樣的方言、鄉音、鄉情永遠是鏈接故鄉的紐帶,願故鄉不老,新縣常新!

來自丨五湖四海新縣人

攝影丨大別山人

作者丨黃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