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乡邑周河,存西河水,沿水散村落,村以水名,亦名西河。西河水曲,大湾附水而歇,曰西河湾。

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早,推城镇化。乡党鱼贯入城,累家世之资,购得百方斗室。然城人满为患,路堵为常。乡村落魄,人财外流,田地荒芜。庆丰重拾乡村秀美,重振乡村,看山望水,留住乡愁。西河湾背倚狮子山,面临西河水,曲水有桥,河畔有树,树龄过百,其境净幽,雅士慧眼识得,赠八字——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画里乡村,梦里老家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有焕公祠,始建乾隆,历世三百余载,几遭劫数,更兼风雨,飘摇欲坠。重金以修,风范再现。堂壁砖雕,凿空城计谋、桂英挂帅、辕门斩子戏事,细腻逼真。堂前古枫一株,与祠朝夕相伴,高龄而不老,腹腐成空,然夏时枝繁叶茂。祠供张氏先祖,张氏望族,清道光张瀛、咸丰张潮官至五品,民国言绣戎入黄埔,后任息县令。今青年才俊,寒灯苦读,竞相鱼跃农门之外。

画里乡村,梦里老家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高祖初,以粮为纲,粮所遍乡野,择西河优地而成。甲子时光易逝,库房闲置,重修改建,成粮油博物馆,集古法榨油器具、农桑纺织工具、农事生产用具于内,巧手操持,往昔农事复现。又有库房辟一为二,成餐厅,前置舞台。再设茶馆,简约成华。枫杨交织,浓萌成帐,躺河畔竹椅,观青山之翠,赏小桥流水。净心之所,杂事不扰,复夫何求?

画里乡村,梦里老家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秋收,共享农人丰收之喜悦,夜宿帐篷旅馆,山风荡涤肺腑,天被地床,重寻人性之初,慷人生之慨,享纯净之粹。雨季,库鱼体硕肥美,逆流而上,渔人执陋具而获丰。垂钓闲人,苦守一日,不计得失,怡然自得。

画里乡村,梦里老家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有文艺小哥,携笔墨,涂抹于宣纸白布,汪洋恣肆,毕,成西河小景,制册传坊间,画里乡村,真意尽显。红装绿女,于桥头嬉水,妩媚弄姿,摄友巧夺于镜,成佳片,屡见报端。驴友,二三伴,单车负包,小憩两日,以笔头镜头写意,成网文,上传网络。众慕名而来,闲日车水马龙,游人不绝。西河潜力无限,外借术智,内调赋税,汇集民意,乃成胜景。红城旧村落存十余,西河后来居上,入选神州景观村落榜单。

再三年,梦里西河跃变画里乡村。

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文丨首府旧址管委会 章贵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