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見到蔣勛老師啦

終於見到蔣勳老師啦

文丨趙小冊 圖丨網絡

很喜歡蔣勳老師,就在半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我為什麼喜歡蔣勳?》,還在文章的結尾說:

“不管怎麼樣,在我的心裡,蔣勳老師就是一位‘從未見面’的恩師。”

可是沒想到就在幾個月之後,竟然真的有機會見到蔣勳老師,現場聽蔣勳老師講課,真的有種願望成真的感覺。

在經歷了最初知道消息的驚喜,還有漫長的等待後,終於等到了6月9號這一天。在這天也見到了很多群裡的小夥伴,還有蜻蜓的工作人員。

會場在浦東圖書館,佈置的很好看,我特別喜歡那塊戶外的廣告牌。在天地之間,立著一塊像中國水墨畫一樣淡然悠遠的“天地有大美”的牌子。

這牌子立在天地之間,彷彿不是為這次講座而設,就是為天地之間的大美而設的。

終於見到蔣勳老師啦

(↑ 戶外廣告牌)

終於見到蔣勳老師啦

(↑ 戶外廣告牌)

講座開始後,當蔣勳老師出現在臺上的時候,他衝臺下鞠躬,臺下的五六百人也都自動起立鼓掌。

所有美好的交流都是這樣的吧,都有一種善意和溫暖在空氣中流動。

那是一種美好的氣場,就像這個季節正在綻放的繡球花、凌霄花一樣,炫目、溫潤,但又有一種動人的力量在。

講座全程的音頻大家可以回聽,今天很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印象很深的幾個細節,也算是花絮吧。

其中有一個就是在開場的時候,蔣勳老師說,因為浦東圖書館的場地沒有辦法容納更多的朋友,所以蜻蜓FM跟浦東圖書館商請,另外開了一個分會場。

蔣勳老師說,按他的習慣,如果有分會場,他會先到分會場去打個招呼,因為很怕分會場的朋友以為他是視頻,不是真的人。

然後蜻蜓FM的工作人員勸阻了這件事,因為說分會場跟主會場距離很遠,怕耽誤了演講。

所以蔣勳老師在開場的時候還特別跟分會場的朋友打招呼,他說:“因為我是真的是真的,不是視頻。”

他說到這兒的時候把大家都逗樂了。

終於見到蔣勳老師啦

(↑ 現場圖片)

蔣勳老師不止考慮到分會場的朋友,還考慮到在蜻蜓FM線上收聽的朋友,還有在網上看視頻直播的朋友。

後來大家都說,其實他可以用夾在衣服上的那種小麥克風的,那樣省力一些。因為畢竟是長達兩個小時的講座,而且他也是七十一歲的人了。

可是為了現場的音質,也為了在線上收聽的朋友能有更好的體驗,他還是舉著那個蠻沉的話筒,一直講了將近兩個小時。

除了這個,關於話筒還有一次,就是在講座的前一天,在佳士得的演講中,剛開始麥克風的聲音有點大,他就請現場的工作人員把音量調低一些。

他說:“怕聲音太高,底下朋友的耳朵會不舒服。”

他真的是一個蠻溫暖、蠻替大家考慮的人。

終於見到蔣勳老師啦

(↑ 現場圖片)

後來在線下聚會的時候,蜻蜓FM的工作人員還講了一個幕後的故事。

她們說,在演講開始前、在彩排的時候,蔣勳老師就很專業地跟她們在溝通燈光啊這些東西,然後走彩排的流程。

在彩排的時候,面對著空無一人的會場,蔣勳老師還認真的對著各個方向的空空的觀眾席鞠躬。

我覺得那個畫面真的蠻動人的,那裡面既有一種專業的東西在,也有一種對劇場、對觀眾的尊重在。

另外在講座進行到一個多小時的時候,蔣勳老師開始有點咳嗽,但一直忍著。他不想因為自己而影響講座。

後來不知道是攝影師還是前面的勳衣草說:“蔣勳老師,先喝口水吧。”

他聽了對大家說:“好,對不起”,然後才喝了一口水。

我覺得這些細節裡都有一種讓人蠻感慨的東西在。一個人的質感可能就是在小小的細節當中一點一點體現出來的。

終於見到蔣勳老師啦

(↑ 現場圖片)

讓我蠻感觸的還有蔣勳老師跟他的老師陳映真先生的交往。

陳映真比蔣勳大10歲,是他們上學時候的英文老師。

然後這個老師跟其他的老師不太一樣,與正統嚴肅的老師不同,他經常彈著吉他教他們唱披頭士的歌,也經常穿著個涼鞋就跑到學校來。

他們就覺得這個老師好有趣,所以都跟他很親。

陳映真當時還寫了一本小說,非常打動蔣勳。後來畢業後他們就變成很好的朋友,經常約了在咖啡屋見面,蔣勳就把自己寫的小說跟詩給陳映真看。

後來的一段蔣勳不是很清楚,因為老師沒有跟他講過。

原來當年陳映真因為帶領一群年輕人讀馬克思的東西,結果就被臺灣當局秘密逮捕了。然後這個人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兒。

直到後來才知道他被關在綠島監獄,差點被判了死刑,還是國際特赦組織來救援,然後就判了七年。

終於見到蔣勳老師啦

(↑ 現場圖片)

七年之後,蔣勳已經從法國留學回來,在東海大學的美術系當了系主任。

當時陳映真被放出來後,還經常被當時的警備總部,也就是當局的調查單位一直騷擾。

有一天陳映真老師給蔣勳打電話說,他很難受。蔣勳問怎麼了。

陳映真說,他回到家,一進房子,所有書架上的書全部丟在地上,然後每一頁都被翻過。在那個時代他被假定為一個政治犯,然後那些人就把他的東西翻得一塌糊塗。

陳映真說,那個感覺很不舒服,讓他覺得裡面有很多骯髒的東西。

蔣勳就說:“老師你要不要來我這邊。我這邊有一個宿舍,也多一個客房,你可不可以帶師母過來。剛好要過中秋了,可以稍微避開一下,然後讓自己心情好一點。”

然後陳映真老師跟師母就坐車來了,從臺北到了臺中。

有時候陳映真會跟蔣勳說:教到你我很開心。蔣勳問為什麼,陳映真老師說,在那樣的一個政治不景氣的年代,你沒有恐懼,還可接納我。

我覺得這件事也蠻讓我感動的。能在老師最困難的時候接納他,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的躲避,這裡面也有一種很動人的東西在。

終於見到蔣勳老師啦

(↑ 現場圖片)

總覺得了解蔣勳老師越多,越覺得他身上有一種很閃光的東西在。

這也許跟他所講的美學是一致的吧。

很贊同他那句話:“活的像個人,才能看到美”……

來自:趙小冊(yinhuatong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