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胆结石吗?

您了解胆结石吗?

胆石可以小如泥沙细粒,或大如鸟蛋,可以呈园形,表面可为光滑或粗糙呈桑椹,也可以多面锥体,可为单枚,也可多达数百枚。医学上胆石分三类即

1、胆固醇结石,多见于欧美和中东地区,国内相对较少。

此种结石质硬,园形,表面呈桑椹,质轻,投地可以反弹跳起,用力敲击才破碎,内面有光泽结晶体可见。其都来自胆囊。

用超声波检查体检时,常发现的胆囊息肉中95%的息肉实际上是此种胆固醇结晶沉积于胆囊壁所致,故为假息肉而不是真息肉。

真息肉应该是胆囊壁上生长的赘生物,质软。假息肉是胆固醇结石的一种形式,它脱落在胆囊中可形成胆石,也可以自然经胆管排出,由于其细小相对容易排出,但排出时也可以发生疼痛。

2、胆色素结石,国内相当多见,东南亚各国皆多见。

胆色素结石呈棕色或黑色,手捻或钳夹即可粉碎,有时呈细小微粒状即泥沙状结石,此种结石多数仍来自胆囊,胆管中的胆色素结石多半也是从胆囊中排出的细小色素结石,再逗留在胆管中发展为较大结石。

3、原发性胆管结石。

此类结石也是胆色素钙结石,它并不来自胆囊,而是在胆管本身中形成,此种结石往往数目很多,肝内和肝外胆管都可以存在,有的主要发生在肝内胆管,而且胆囊切除手术后仍有发生,故认为是原发于胆管的结石。

您了解胆结石吗?

发生胆石的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形成结石的因素有的已经明白。分述如下:

1、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胆固醇量多,且与其他成分比例失调,因而不能完全溶解而有微结石析出,形成胆固醇结石。尤其在胆囊中胆汁浓缩4倍以上,这是形成的条件。肝分泌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高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高是不相关的,因此口服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药物不会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下降,也不能阻止胆石发生。

2、胆囊排空不完全。进食后胆囊就会收缩排出胆汁至小肠帮助消化。如果胆囊收缩不好或收缩无力,如在妊娠时或长期禁食后,就使胆囊收缩无力,容易发生胆石。

3、其它因素:

Ⅱ.超体重肥胖者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中胆盐相对下降,且胆囊收缩排空不完全,这些因素皆使胆石形成危险性增加。女性20~40岁时体重超重则比正常体重妇女患胆石症多6倍。

Ⅲ.饮食中高脂肪和高热量加非体力劳动坐案工作者,则发生胆石危险性增加;相反低脂、低热量饮食和体能锻炼可减少胆石的发生。

Ⅳ.年龄增加则胆石发生率相对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