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膽結石嗎?

您瞭解膽結石嗎?

膽石可以小如泥沙細粒,或大如鳥蛋,可以呈園形,表面可為光滑或粗糙呈桑椹,也可以多面錐體,可為單枚,也可多達數百枚。醫學上膽石分三類即

1、膽固醇結石,多見於歐美和中東地區,國內相對較少。

此種結石質硬,園形,表面呈桑椹,質輕,投地可以反彈跳起,用力敲擊才破碎,內面有光澤結晶體可見。其都來自膽囊。

用超聲波檢查體檢時,常發現的膽囊息肉中95%的息肉實際上是此種膽固醇結晶沉積於膽囊壁所致,故為假息肉而不是真息肉。

真息肉應該是膽囊壁上生長的贅生物,質軟。假息肉是膽固醇結石的一種形式,它脫落在膽囊中可形成膽石,也可以自然經膽管排出,由於其細小相對容易排出,但排出時也可以發生疼痛。

2、膽色素結石,國內相當多見,東南亞各國皆多見。

膽色素結石呈棕色或黑色,手捻或鉗夾即可粉碎,有時呈細小微粒狀即泥沙狀結石,此種結石多數仍來自膽囊,膽管中的膽色素結石多半也是從膽囊中排出的細小色素結石,再逗留在膽管中發展為較大結石。

3、原發性膽管結石。

此類結石也是膽色素鈣結石,它並不來自膽囊,而是在膽管本身中形成,此種結石往往數目很多,肝內和肝外膽管都可以存在,有的主要發生在肝內膽管,而且膽囊切除手術後仍有發生,故認為是原發於膽管的結石。

您瞭解膽結石嗎?

發生膽石的原因尚不完全明確,但形成結石的因素有的已經明白。分述如下:

1、肝臟分泌的膽汁中含膽固醇量多,且與其他成分比例失調,因而不能完全溶解而有微結石析出,形成膽固醇結石。尤其在膽囊中膽汁濃縮4倍以上,這是形成的條件。肝分泌膽汁中膽固醇含量高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高是不相關的,因此口服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藥物不會使膽汁中膽固醇含量下降,也不能阻止膽石發生。

2、膽囊排空不完全。進食後膽囊就會收縮排出膽汁至小腸幫助消化。如果膽囊收縮不好或收縮無力,如在妊娠時或長期禁食後,就使膽囊收縮無力,容易發生膽石。

3、其它因素:

Ⅱ.超體重肥胖者膽汁中膽固醇含量增加,膽汁中膽鹽相對下降,且膽囊收縮排空不完全,這些因素皆使膽石形成危險性增加。女性20~40歲時體重超重則比正常體重婦女患膽石症多6倍。

Ⅲ.飲食中高脂肪和高熱量加非體力勞動坐案工作者,則發生膽石危險性增加;相反低脂、低熱量飲食和體能鍛鍊可減少膽石的發生。

Ⅳ.年齡增加則膽石發生率相對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