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探索地下世界,卻爲何只向下挖了12公里就被迫停止?

如果說到科學探索,可能許多人想到的是宇宙探索、亦或是海洋探索,很少會有人想到的是“地下探索”,曾經有人這麼說:人類到達過頭頂幾十萬裡的高空,卻連十幾裡的地下都不敢去,事實真的是這樣麼?

他們探索地下世界,卻為何只向下挖了12公里就被迫停止?

眾人皆知,我們的地球是一個球體,由地幔、地核還有地心構成,據說僅僅地殼的平均厚度就可以達到17千米,不過地殼是十分不均勻的,海拔高的地方地殼的厚度可能相對較高、而海拔較低的地方地殼也相對較低。而地殼的主要構成也都是一些花崗岩、或玄武岩等等,想要向下挖是十分的不容易的,那科學家真的就沒有向地下挖過,探索過地下麼?

他們探索地下世界,卻為何只向下挖了12公里就被迫停止?

其實科學家真的探索過,1970年,蘇聯科學家在科拉半島進行過一次鑽井實驗,他們為了探索地下的構造,用非常巨大的裝置向地下挖(如今留下了一個類似鑽孔的地方,被稱為科拉超鑽井,也稱“地獄之門”),他們原本計劃是鑽到地下15公里,但僅僅鑽到了12公里就被迫停止了,科學家到底遇見了什麼要停止一個如此巨大的一個工程呢?

他們探索地下世界,卻為何只向下挖了12公里就被迫停止?

行星地球化是設想人為地改變宇宙中其他天體表面的環境,使其氣候、溫度、生態類似地球環境的行星工程。這個最早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情節,如今已經推進到了現實研究。

他們探索地下世界,卻為何只向下挖了12公里就被迫停止?

行星地球化是科幻作家天馬行空想象出來的,最早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捷克·威廉安姆遜的一組短篇小說中。20世紀60年代,著名行星物理學家卡爾·薩根把它用於科學著作,所謂行星地球化,就是把惡劣的行星環境改造成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行星環境改造的過程就是行星地球化的過程。

科學家認為,像火星和金星這樣的地球型行星,是最適合進行地球化改造的行星。

他們探索地下世界,卻為何只向下挖了12公里就被迫停止?

從火星開始

為什麼首選火星?這是因為火星是地球的“孿生兄弟”,它們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地球上一天是23小時56分,火星是24小時37分,兩者有幾乎相同的晝夜:地球的軌道面與赤道面的夾角是23度27’,火星是25度11’,它們有幾乎相同的季節變化;地球的兩極地區終年覆蓋著皚皚白雪,火星的兩極地區存在著潔白的極冠,極冠中有凍結的二氧化碳。這些相似性表明,火星與地球最相像,是最好的改造候選“樣品”。因此科學家決定,“改造行星”從火星入手。

他們探索地下世界,卻為何只向下挖了12公里就被迫停止?

曾經美國航空航天局為此召開了國際討論會。會上對“火星地球化”的宏偉目標做了這樣的描述:“在火星上尋找生命檢驗了科學家幾十年難以捕捉的夢想。科學家相信,他們有能力實現這個夢,這就是把紅色火星變成有潺潺的流水、綠色的田野、涼爽的和風、到處行走著生物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