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药剂科——王爽

茵陈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三月天,草木萌生。因四时之中,春属木,春三月,万物生长发育,肝也属木,喜条达,与木的特性也相类似。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因此,用中医的话来讲,四季中春季正是养“木”气,柔“肝”气的最佳时节。

“此虽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 根是旧的,心却年轻,逢春便发。

民间有俗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晋南一带,三月三,食野蔬,野菜入食是自古的传统。更有民谣“三月三,白蒿翻,吃了白蒿活千年”。

民间有俗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这还有一段传说,据说华佗老先生有次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过了一些天,他发现病人竟然好了。一问,人家说是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茵陈蒿,便去采,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都没用。华佗又去问人家吃的是几月的茵陈,说是三月的。华佗恍然大悟,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可能就是三月的蒿子有用。为了摸清药性,他连试三年,终于弄清,并编歌诀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陈蒿当柴烧。”

茵陈

【药性】:苦、辛、微寒

【归经】:脾、胃、肝胆经

【功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主治】:1、黄疸;2、湿疮瘙痒

茵陈的家常做法

1、拨烂子(山西民间的家常美味)

三月采的嫩苗(绵茵陈)

挑拣去腐叶、陈根,清水冲洗干净

控净水,伴上面粉,上锅蒸15分钟

蒸熟后,放凉,吃的时候用鸡蛋、肉、炒着吃。美味无穷

健脾胃、润肠通便;小儿积食时可适当食用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2、泡茶饮

三月采的嫩苗(绵茵陈)挑拣去腐叶、陈根,晾干。

用时取适量泡茶饮。

治婴儿黄疸不退;口腔溃疡;高脂血症。

蒲公英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苗”,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兼用。

【药性】苦、甘、寒,入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退黄、通淋止痛。

【主治】

1、痈肿疔毒、善治乳痈。

2、热淋涩痛、湿热黄疸

3、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蒲公英的家常做法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食用蒲公英,最好选择在初春的四五月间,在开花之前采下,那时清火、消炎、抗癌的功效最佳。

生吃 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

凉拌 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钟,沥水,再用冷开水冲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据自己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菜。

做馅 将蒲公英嫩茎叶洗净水焯后,稍攥、剁碎,加作料调成馅(也可加肉)包饺子或包子。

煮汤熬粥 为了减少蒲公英苦味,食用时可将其洗净后在开水或盐水中煮5~8分钟,然后泡在水中数小时,将苦味浸出冲洗干净,再煮汤或熬粥。

食用禁忌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阴寒证患者忌服

过敏者忌服

用量不宜过大,过大易致缓泻。(应季而食)

已患疾病者应当及时就医,切不可拖延

马齿苋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马齿苋又名“马齿菜、马苋菜、长寿菜”,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全草入药,药食兼用。

【药性】酸、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主治】

1、热毒血痢

2、热毒疮疡。

3、崩漏,便血

4、湿热淋证、带下

马齿苋的食用方法

马齿苋被常称为“救命菜”、“长寿菜”,家常食用方法也非常多:

凉拌

马齿苋炒鸡蛋

马齿苋鸡蛋煎饼

做馅

团子、花卷

煮粥

食用禁忌

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

马齿苋不宜与甲鱼同食

孕妇忌用(具有兴奋子宫,收缩子宫作用)

过敏者忌服

败酱草(苦菜)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败酱草又名“苣(qǔ)荬(mǎi)菜、苦菜、苦荬菜、苣菜”等等,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苣荬菜及其同属额未抽花茎的干燥全草,野生。食药兼用。华北、西北等北方地区及京津两市作为败酱草入药。

【药性】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主治】

2、产后瘀阻腹痛。

3、肝热目赤肿痛。

4、赤白痢疾。

苦菜的食用方法

1、生吃(凉拌)

2、水焯后凉拌

3、做馅

4、苦菜炒鸡蛋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紫苏叶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叶,紫苏全植物均可入药,叶称为“紫苏叶”、茎称为“紫苏梗”,种子“紫苏子”具有止咳平喘功效。紫苏叶气味清香,常作为餐桌上的美食。

【药性】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

1、风寒表证。本品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较为适宜。

2、脾胃气滞证

3、气滞胎动不安证。

4、食鱼蟹引起的腹痛吐泻。

紫苏叶的食用方法

生吃,多用于日本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

南方食用较多,多与肉类同时烹饪。

凉拌

清炒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药食同源,您知道吗?这些野菜都是养生佳品!

食用禁忌

1、忌与鲫鱼、蟹等同吃(容易中毒)

2、一次不能过量食用(紫苏叶含草酸)

3、不宜长时间煎煮(含挥发油)

4、糖尿病患者慎食(具有升血糖作用)

结语

野菜虽美味,但不宜食用过量。

应季而食,适量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