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压力测试:高盛令人失望了吗?

概要:

  • 高盛2018年的DFAST(多德弗兰克法案压力测试)结果令人失望。
  • 高盛银行的SLR(补充杠杆率)为3.1%,略高于最低要求3.0%。
  • 相比2017年的DFAST,高盛的CET1(普通股本一级资本率)和总风险资本比率下跌幅度最大。
  • 预计高盛将在2018年(下一轮CCAR,即综合资本分析审查监管体系周期)降低支出比率来缓解目前的困境。
银行压力测试:高盛令人失望了吗?

在2018年的DFAST(多德弗兰克法案压力测试)中,虽然大多数的美国银行都获得了成功,但高盛(GS.US)银行的表现却十分勉强,令投资者失望。该银行在极端不利情形的假设下,补充杠杆率仅为3.1%,略高于3%的监管最低要求。

银行压力测试:高盛令人失望了吗?

此外,高盛在极端不利情形下的CET1比率最低将下跌至5.6%,于美国六大银行中排名末位,在银行组数据中异常明显。

银行压力测试:高盛令人失望了吗?

高盛的DFAST数据看起来并不理想。高盛作为投资银行,在波动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将面临重大风险。此外,与美国银行(BAC.US)和富国银行(WFC.US)形成鲜明对比,高盛非常依赖大额融资。换句话说,与全能银行相比,高盛的商业模式更为激进。本文作者分析师认为,高盛应该关注资本的内生增长,建立更大的风险缓冲。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MS.US)就拥有更加稳固的资本状况。(编者注:全能银行不仅经营银行业务,还经营证券、保险、金融衍生业务以及其他新兴金融业务,通常被认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

银行压力测试:高盛令人失望了吗?

最重要的是,2018年的DFAST结果清楚地表明了高盛对市场的消极发展非常敏感。相比于2017年,2018年的DFAST假设情形更加艰难。根据美联储的数据,2018年的情况假设对资产(如股票,房屋和商业性地产等)的价格进行了更深入的修正。而2018年高盛的预计CET1比率在六大银行中同比下降幅度最大。

银行压力测试:高盛令人失望了吗?

该银行的预计总风险资本比率也有类似的表现。

银行压力测试:高盛令人失望了吗?

估值:股票 vs 固定收益

2018年的DFAST再次证明了高盛业务模式的波动性,对资产价格高度敏感。而有趣的是,股权和固定收益投资者对高盛股票的看法存在分歧。作者根据相关数据分析,高盛的CDS(信用违约互换,一种国外市场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在美国前六大银行中的交易利差最高。换句话说,对固定收益投资者而言,由于高盛的收入波动性较大,资本状况较差,其面临的风险也较高。

银行压力测试:高盛令人失望了吗?

高盛的股价正逐渐靠近该行业的回归直线,意味着其表现在同业中处平均水平。作者确信,由于高于平均水平的CDS价差,高盛的股权成本应该较高。

银行压力测试:高盛令人失望了吗?

结论

2018年的DFAST凸显了高盛特许经营权的脆弱性。因此,在新一轮的CCAR(综合资本分析审查监管体系周期)周期中,预计该银行的总支出率将从一年前的100%左右降低至70%。

高盛现在拥有还不错的特许经营权,作者目前并不看好其股票。与同业竞争者相比,高盛的每股收益增长较弱,资本回报可能较低。而且,与传统的观点相反,基于P/TB-RoTE的模型分析,高盛的股价并不便宜。

银行压力测试:高盛令人失望了吗?

银行压力测试:高盛令人失望了吗?

(本文由富途资讯编译团队出品,编译/屈博雅,校对/沈思羽)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