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經濟問題專家成玉麟:日企促進中日經貿交流從學習中文開始

對於企業來說,人才最重要;對於拓展海外市場的企業來說,瞭解當地市場的人才最重要;而要了解一個地方,首先應該從懂得當地的語言入手。

中日经济问题专家成玉麟:日企促进中日经贸交流从学习中文开始

成玉麟

成玉麟說,日本跨國企業,比如製造業、流通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商社、銀行證券保險等,很多企業在中國都有幾十年的投資、通商貿易、零售批發、貨客運輸等業務。儘管日本企業也很重視現地化,僱傭中國當地人才,但是開展這些業務還是需要大量由企業自身培養的中文人才。所以,一些大的跨國企業都有相關的人才培養計劃。

根據日本媒體的報道,今年4月13日,日本大型商社伊藤忠商事在東京舉辦紀念活動,宣佈該公司會講中文的員工數量超過1000人,比例佔到綜合職社員的三分之一。伊藤忠商事會長岡藤正廣在紀念活動上稱,“1000名員工會講中文,這在日本企業中是很少見的”。

伊藤忠商事從2015年開始推行一項名為“中文人才1000人育成項目”的人才培養計劃,實施這一計劃的背景是當年1月,伊藤忠商事與中國中信集團展開業務合作,向中信集團注資6000億日元。為了配合這一業務合作,伊藤忠商事決意強化中文人才培養措施,計劃到2018年3月將公司會講中文的員工數量從361人增加至1000人。

同為日本大型商社的丸紅也有類似的“全球化人才培養計劃”。丸紅官網的資料顯示,其“全球化人才”培養採取“兩手抓”方針,一方面積積極對總部員工進行“全球化”培育,另一方面加強對海外當地員工的培養和任用。而對總部員工的培養,首先就是語言培訓,大幅增加總部員工前往海外研修的機會,研修形式有“外語研修”、“專業知識研修”、“實務研修”等形式。讓員工在掌握外語的同時,積累海外生活工作經驗、提供異文化應對能力等。同時,丸紅還將中國、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作為“全球化人才”培養的重點區域。

成玉麟說,因為業務需要,一些日本企業設有專門的人事制度,將員工派往中國進行1至2年的語言研修,通過實際業務操作來學習中文。也有企業在將員工派往中國前,由企業進行經濟補貼的形式,讓員工在日本參加社會上的中文培訓班,在日本進行中文學習。很多在日本的留學生都有在中文培訓班教授中文的經歷,其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就是這類形式的。

最近幾年,日本服務業對華投資增多,如提供電子商務以及其他互聯網技術服務的中等規模企業對華業務增多,同時中國赴日遊客量增大,這些都使得日本企業對中文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日本民眾,包括大學生、高中學生,關心中國社會發展或自身要到中國求學求職的人中,有通過在日本的孔子學院學習中文的,也有直接到中國學習的,另外還有一些通過中國政府獎學金到中國留學的日本學生。

據成玉麟介紹,日本企業培養中文人才直接目的是為了讓員工更好地理解中國市場,增強對客戶語言思維、好惡的感知能力,使交流更順利,增大合約成交率。同時也可以縮小與海外當地員工的語言或感情差距,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通常企業期待派遣到中國學習的員工都能通過中國政府公認的漢語能力鑑定測試HSK,考試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類水平。通過了不同級別的考試後還想繼續深造的,可以進入到中國大學聽課。對於企業來說,能達到與當地人同等會話水平,那是最理想的狀態,但因難度較高,實際上一般都期望學員能達到商業會話水平。而對於初學者來說,能達到日常對話水平也是不錯的。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企業一般還會安排員工學習中國文化、社會、經濟等相關的知識。關於當地法律,因有較高的專業性,企業一般都通過法務擔當人員對學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宣講。

會講中文的員工,語言能力是否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發揮呢?成玉麟稱,有些中文人才從事了與中國有直接關係的工作,但也有一些中文人才的工作對中文的要求並不高。前者一般能最大發揮自身語言能力,通常與海外當地員工配合開展對外業務的意欲和能力會增強,而後者則會讓學習效果半途而廢。但後者中也有一些人還是會努力通過各種渠道,繼續學習。

掌握對方國家的語言,對於促進兩國交流非常重要。成玉麟結合自己的觀察說,學習過中文和沒有學習過中文的日本企業員工,對於中國的關心程度,以及與客人的親近度是又很大差別的,與中國客戶業務溝通協商的能力和深入度也有較大差距。上升至中日關係,學習過中國的日本人日常生活中普遍更關注中國發生的事情,也願意與中國客戶、當地員工以及一般民眾交往,可以說是中日交流和相互理解信任的紐帶,也是重要推動力量。

成玉麟說,希望大家善待學習中文的日本人,多與他們交流,培養他們對中國的友善感情和思維,進而通過他們以及他們周圍的人,傳遞對華友好感情和善意看法。他說,“這類善意的感情,以及對中國的理解,通常會伴隨他們一生,並影響他們周圍的人”。

成玉麟簡介:

中日經濟問題專家,在日本跨國企業工作30多年,現兼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非駐院研究員、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併為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中國日報等媒體等撰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