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我们请来保险机构与企业现场对接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

老工业基地振兴

……

提起这些,小伙伴们肯定都不陌生,但你们是否知道,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也在背后助力哦~

服务实体经济,我们请来保险机构与企业现场对接

赶紧跟着发改君来到会场,看保险资金和实体经济如何牵手~

背 景

连续三年开展融资对接

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聚焦首都的高质量发展,除了需要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钱袋子”。自2016年起,市发改委与金融机构建立了“1+N” 融资对接合作机制,即通过1场高层对接会+N场专题对接会的方式搭建平台,实现精准对接,推动本市重大战略落地、重点任务推进和重点工程实施。

昨天的这场“发挥保险资金优势 支持首都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就是 “N场专题对接会”的其中之一。

释 疑

业内专家现场解读相关政策

服务实体经济,我们请来保险机构与企业现场对接

对接会上,来自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的专家罗以弘首先给大家介绍了保险资金的优势以及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情况。

三个优势

作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具有三方面的独特优势。一是保险资金以长期投资为主,是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中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秉承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稳健投资的投资理念,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稳定力量;二是保险资金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资本投资,增加企业资本金,一定程度缓解实体经济负债 率高、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三是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等属性,使其与交通、能源、棚改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天然契合。

三种方式

目前保险资金为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断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年来,保险资金主要通过转化贷款、金融工具和项目融资这三种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我们请来保险机构与企业现场对接

案例介绍

除了讲解使用渠道,专家也介绍了一些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案例,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险资金在这些方面一直积极发挥着作用。

针对实体经济,保险资金还积极支持国家战略新兴制造业、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及医疗健康产业建设,助力养老社区建设,参与城市综合开发。

投向数据

截至2017年12月底,保险资金以债权投资计划形式投向北京重点建设项目1582亿元,主要在交通、能源、市政行业、棚户区改造等领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保险资金除传统投资领域,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养老、城市综合开发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领域,也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有能力支持北京地区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具有重大带动和引领作用的高质量项目。

现 场

部门、企业与保险机构面对面交流

服务实体经济,我们请来保险机构与企业现场对接

听完政策和案例,参会单位与保险机构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北 京市住建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关于目前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的计划,北京市文资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目前正在推进中的文化创意项目,为合作开拓思 路;北京市城管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在推进水、电、燃气等公共建设项目上,要与保险机构加强沟通;北京市旅游委的相关负责人建议,可以依托行业协会等 机构建立相应的项目库,细化合作……各部门积极发言,现场建言献策,讨论相当热烈。

推 进

加强联动,深化 “1+N”沟通机制

针对交流会上小伙伴们的建议和意见,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保监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联动,深化沟通机制,让保险资金能够更好地为首都实体经济发展助力。

服务实体经济,我们请来保险机构与企业现场对接

北京保监局党委委员陆玉华表示,这次交流会组织保险机构和资金需求方进行现场对接,帮助大家解决了很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下一步,建议完善沟通机制,丰富沟通形式,深化沟通内容,充分利用专业性平台,让相关部门、行业能够更好利用保险资金,服务首都的经济建设。

服务实体经济,我们请来保险机构与企业现场对接

北京市发改委副巡视员崔小浩表示,保险资管协会的专家通过翔实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们推进重点领域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拓宽了融资思路,也创新了工作 手段。下一步,将与市金融局、北京保监局一起,把“1+N”的融资对接合作机制向纵深推进,建立制度化沟通机制,开展重点领域专项对接,强化精准服务、有 效服务,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