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三大攻势”打好夏季脱贫攻坚战


伴随炎炎夏日的热烈气息,富源县加大统筹力度,聚焦5万贫困人口脱贫、108个贫困村退出、5个贫困乡镇出列的目标任务,集中兵力打好夏季脱贫攻坚战。

集中一切力量攻坚

该县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双组长”责任制要求,明确了7名县级领导具体负责脱贫攻坚工作,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重点工作都有一名县级领导主抓。

同时,实行脱贫摘帽承包责任制,38名县级领导全部承包到乡镇,创新出台了《富源县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落实60条规定》,全面压实县级领导、县直单位和乡镇领导干部、帮扶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责任,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放、资源下沉。

按照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标准,建立脱贫摘帽数据库,每个乡镇对标对表制定脱贫出列资金、项目明细台账《一本通》,做到县有项目库、乡镇有路线图、村有施工图、户有路径图,并根据《一本通》台账对各项工作、各个项目实行动态管理,达标一项销号一项,未达标的明确措施、时限和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调动一切资源破难题

该县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脱贫的前提,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要求,开展了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回头看”,锁定新纳入疑似漏评人口230户810人,剔除疑似错评人口291户1308人。

在所有行政村通油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标对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贫困村146件安全饮水、470公里进村道路、56个脱贫攻坚通电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预计10月底全面竣工。

围绕5492人搬迁任务,加班加点,扎实推进13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目前所有安置点已全部搬迁入住。以4类对象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目前,省市下达富源的14336户危房改造指标正在有序实施,10月底前可全面竣工入住。

近三年累计投入11.3亿元用于教育保障,新建1所初中、1所高中和1所职业技术学校,新建小学14所、幼儿园14所,完成校舍改薄项目218个,排除D级校舍17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同时,严格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控辍保学等教育扶贫政策,减免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阶段学生学杂费515万元,发放大专以上贫困学生教育补助资金350万元、社会救助资金430万元,确保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新建标准化卫生院7个、标准化卫生室109个,全县标准化卫生院、卫生室达标率为100%,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全面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病有所医,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全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3166名+贫困对象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再通过大病救助、临时救济、社会救助等措施,做到应保尽保。


想尽一切办法抓产业

该县坚持短平快项目与长效项目相结合,因村因户施策,以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

在引进今飞500万件汽车轮毂、500万件摩托车轮毂、万里扬300万台汽车变速器零部件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大长江摩托、西子航空板材等项目,实现水电铝材一体化、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园,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更多岗位。

目前,工业园区提供就业岗位9985个,带动贫困人口2600人月均增收3000元以上。其中,今飞集团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解决112个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组建了8个劳务派遣公司,通过县内企业安排一批、外出务工就业一批、公益性岗位解决一批的方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充分就业,全县累计转移输出贫困劳动力41313人。今年以来,县内开发公益性岗位1331个,县外对接各类企业27家、岗位9759个,目前已有2145人就业,人均月收入2500—6000元。

大力推广扶贫车间模式,通过与发达地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织群众进行来料加工、来单加工,把贫困户的“家”变成“扶贫生产车间”,让贫困户在家就业,目前已建立16个“扶贫生产车间”,帮助2000余名贫困户通过技术培训走上工作岗位,每人每月可增收1700—4000元,实现挣钱管家两不误。

引进广东温氏食品集团,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建设生猪扶贫养殖小区,把贫困户纳入滚动发展的产业链环节中,每个养殖小区投资280万元,由温氏集团垫资80万元,县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万元,40户贫困户贷款筹集180万元,在这一模式中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村集体按收益比例提成,既解决了贫困户增收难题,又壮大了集体经济。


目前,已启动78个养殖小区建设,预计6月底全面完工,建成后将带动3000余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每个养殖小区可为集体经济增收3万余元。

按照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联动、大户带小户的思路,全县共扶持龙头企业82户,组建专业合作社738家,流转土地4万亩,带动784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

在12个乡镇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引进云南善馨集团种植软籽石榴,由公司提供技术、保底收购,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实现企业农户双赢。

目前,完成软籽石榴种植5260亩,可带动4522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至3000元。大河镇通过土地流转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黄桃”种植4160亩,可带动252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500元。

在刚刚结束的第5届南博会上,富源县集中签约招商合作项目3项,协议拟投资额达37.8亿元。这些即将落户的项目,将为富源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也能为决胜脱贫攻坚增添新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