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導讀:

最近一個做教育朋友和我聊了他公司的情況:

他們公司,除了幾個人事財務,幾乎全是課程顧問,但是公司的一半以上的銷售業績都是一個姓溪的客戶經理的。老總自然對溪經理非常器重,重點培養,讓他負責整個公司的團隊和渠道,公司業績也蒸蒸日上!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然而今年三月底的時候,溪卻莫名其妙跳槽去了同行的一家教育機構,連聲招呼都沒打,公司瞬間失去了一名頂尖的銷售人才,另讓老總更加氣憤的是,小李還帶走了銷售團隊和公司一大批資源,使公司遭受重創,老總幾番聯繫他,請他回來,都以各種理由拒絕迴歸。。。

一番打聽後得知,原來是競爭對手給出了更好的薪資福利,溪便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離開。老總氣的直說“白眼狼”,自己那麼器重他,給的待遇也不差,他掙的也不少,竟然就因為對手給的高一點點就選擇離開。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其實,在中小企業中,這樣的案例不計其數,作為老闆你意識到你在培養出優秀員工後,你的好苗子正在被圍追堵截嗎?


為什麼能挖走你的優秀員工?

70%是候選人對當前的環境不滿意,30%是因為外面的機會好。

發現了嗎?前者是決定性因素。

如果對方只是出一倍的價錢,公司的感召和人情還可以發揮作用。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但是,如果是五倍的價錢呢!

當利益達到300%就可以讓人鋌而走險,更何況五倍的價錢!不管是不是龍潭虎穴,都值得去闖一闖了。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當前市價都已經是現在員工收入的五倍了,你還一直說對員工好,這怎麼看都缺乏說服力。

反思:如果拋開感情、忠誠不談,企業如果沒有好的激勵機制,好的薪酬模式,怎麼可能留住核心人才呢?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問題在於公司自身薪酬制度

現在大多數企業給業務員的工資還是:底薪+提成!只能說簡單而粗暴,毫無激情可言

雖然之前這個模式是比較符合我們國情的。但是社會在發展,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年輕人的思維觀念也在改變。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底薪+提成這個模式還是存在許多侷限性。

首先,帶你瞭解下我們業務部傳統的薪酬提成方案:業績提成是分檔級,提成比例由低而高,具體見下表: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這種業務員提成機制,看似很有激勵性,但實執行的效果並不好。

主要問題表現在:

  1. 有的業務員因為長期達不到高業績指標,提成點數很低,內心存有諸多不滿,會萌生離職念頭。
  2. 有的銷售員為了達到更高業務級別,不是在業績上做文章,而是鑽空子、搞關係。
  3. 有的業務員為了獲得當月的高提成,和其他業務員合拼業績,以達到表面上的高業績。

總結:主要是在設計分配機制上,不要讓員工有漏洞可鑽,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要避免對企業文化的衝擊,失去公平分配的基礎。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那我們如何設計薪酬方案,才能留住和激勵優秀的業務員?下面給大家分享解決方案:

一、KSF增值加薪法——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銷售人員)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3)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積分式管理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購買此書後,可獲得幾份特別禮物: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KSF和合夥人學習視頻;

3、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二、積分式——
精神激勵,獎勵積分、及時認可,即時激勵。

積分式是薪酬績效激勵的延伸和補充,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讓員工不僅明確工作的方向,還會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再為錢斤斤計較。舉個例子:當員工遲到了,不扣錢,扣分。做了好人好事,不獎錢,獎券。

現在的90後員工越來越多,很多時候他們最在乎的不一定是錢,而是你對他的認可。

馬雲說過:我們給結果獎勵,給努力掌聲。

所以,員工努力的過程,即時沒有結果,也應該有積分。肯定員工付出一切,這是凝聚人心的機會。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積分的核心價值:

  1. 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2. 用分值量化員工的變現,清晰記錄與展現員工的貢獻
  3. 不直接獎錢,卻比錢更有意義,比傳統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
  4. 將欣賞、快樂、激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三、合夥人模式

凡是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他們的追求將會更高,留住他們的最好方式,就是成為企業當年的內部合夥人,一起分享企業增量利潤。

在合夥人這一方面,我的建議是,首先先做3-5年的合夥人模式,然後再做股權激勵,合夥人同樣要員工掏錢入夥,但並不擁有公司的股份,並且合夥人不是分享所有的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增量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主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即可,員工有錢放在銀行只有極低的利息,如果放在公司有20%以上的回報率,員工肯定希望把錢放在公司獲取更高好的回報。

合夥人可分為兩種方式:

1.公司合夥人制:合夥人一起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2.項目合夥人制:僅針對核心業務或項目做合夥人分配,員工可以成為多個項目的合夥人;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總結

最後用馬雲在績效管理方面的一些土話結束本文,代表著在績效管理中最難把握的那種味道和感覺

第一,為不懈努力鼓掌,但為結果付薪。

第二,沒有過程的結果是垃圾,沒有結果的過程是放屁。

徹底改變“底薪+提成”,換成這三個模式,讓你的員工狀態爆棚!

對於以上,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分享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