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的一句「官罵」,想不到背後還藏著一大段意義非凡的歷史!

在天津老話裡,有一句損人的名言叫做“蹲西所的料”,相聲段子裡偶爾出現“這孩子小西關了”這種梗,也只有天津觀眾能會心一笑,那麼“西所”和“小西關”到底說的是什麼呢?

天津人的一句“官罵”,想不到背後還藏著一大段意義非凡的歷史!

天津人的一句“官罵”,想不到背後還藏著一大段意義非凡的歷史!

至於另一種叫法西所,說得是小西關監獄的前身,遊民習藝所!

從天津遊民習藝所再往前推,這裡曾是天津教軍場。清朝道光年間,天津教軍場還是政府銷燬鴉片的地方,而且比林則徐的虎門銷煙還要早。

天津人的一句“官罵”,想不到背後還藏著一大段意義非凡的歷史!

後來清政府在與八國聯軍的戰爭中失敗,簽下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中條約規定,天津城二十里之內不能駐紮軍隊,在此範圍內的天津教軍場從此就廢棄了。後來袁世凱來到天津,將教軍場改成了遊民習藝所。

天津人的一句“官罵”,想不到背後還藏著一大段意義非凡的歷史!

遊民習藝所是關押犯人的地方,只是那時候犯人不再被流放,改為收容習藝,跟現在獄中學技術一樣,以便犯人們改造出獄後能有一技餬口。習藝所可以說是袁世凱在天津實驗新政的重要方式,當時我國還並沒有進行司法和獄政改革。

天津人的一句“官罵”,想不到背後還藏著一大段意義非凡的歷史!

這種對犯人進行手藝培訓的習藝改造效仿的是日本的獄政,習藝所竣工後,天津府縣監獄率先調了數百名犯人到習藝所。當時習藝所內開設紡織、木工、服裝等作業工廠,後來隨著不斷擴張,習藝所經歷了幾次擴建,可以收容遊民500多人。

習藝制度取代流放制度,是我國獄政改革的一大進步,標誌著我國監獄近代化的開始,因此早我國改革史上具有非凡的意義。

天津人的一句“官罵”,想不到背後還藏著一大段意義非凡的歷史!

後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天津習藝所被改為天津監獄。此後先後改為直隸第一監獄,河北天津監獄,河北省第三監獄,新中國成立後,正式改名為天津市監獄。

天津人的一句“官罵”,想不到背後還藏著一大段意義非凡的歷史!

直到2003年習藝所剛好建立一百週年,天津市監獄進行了搬遷,隨後老習藝所的建築遺蹟全部在拆遷的過程中消失殆盡。

如今天津紅橋區,習藝所南街和教軍場大街等地名還保留著,只是見證過歷史滄桑的習藝所只能留在天津老一輩人的記憶裡了。

天津人的一句“官罵”,想不到背後還藏著一大段意義非凡的歷史!

恭喜你成功看到最後啦!

百澤全域旅遊,專業天津地接

優惠的景區門票、演出門票

關注我們!隨機送粉絲福利哦~

咱們明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