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妙計防盜墓賊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而且自然災害不斷,因此,當時的政府捉襟見肘,生存困難。因此,當時最牛的曹操,就帶頭開始盜墓,因為古代中國都有厚葬的傳統,尤其是皇帝、以及達官貴人,死後有大量的金銀珠寶陪葬,曹操挖出來後直接就可以使用,作為糧餉。因此,在當時,形成了第一次盜墓高潮,無論官府,民間,盜墓比比皆是。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當時的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死後的慘狀,被盜墓,因此,有很多應對的辦法出來。如曹操的72疑冢法,在墓葬周圍設置72個障眼法,讓盜墓賊找不到,據說至今無人能破。那麼曹操的死對頭諸葛亮死後的墓地到底埋在什麼地方去了呢?

諸葛亮妙計防盜墓賊

作為諸葛亮,當時最聰明的人,不可能不知道當時的盜墓風潮,而且,諸葛亮也切切實實有擔憂:首先是,自己死後,估計蜀漢也撐不了多長時間,很怕後世的司馬懿或者曹魏政權重操舊業,盜自己的墓,把自己挖出來羞辱。而且,畢竟自己當了這麼多年的丞相,權傾一時,而且自己這麼有名氣,難免後世的盜墓賊也盯上自己,那豈不是死也不安寧。因此,諸葛亮估計還沒死的時候,就開始佈局死後自己到底埋在哪裡了。

諸葛亮妙計防盜墓賊

因此,在意識到自己要死的時候,諸葛亮給後主劉禪寫信,說自己要死了,希望主公按照自己的方法料理後事。第一個安排,薄葬,能多薄就多薄,要求不要陪葬品,不立墓碑,不在墳頭種樹做標記等等;第二個安排,將自己的衣冠埋在定軍山,並昭告天下,讓世人都知道自己埋在定軍山,作為疑冢;第三個安排,堪稱絕妙,讓四個壯士用新造的的比較結實的繩子抬上自己的棺材,說向成都南邊走,也不要人跟著,什麼時候繩子斷了,就埋在那個地方。你想想,新繩子,那一時半會能斷麼?因此,這四位壯士,走了幾天幾夜,絲毫看不出來這繩子有斷的可能,總不能走到天涯海角吧。因此,隨便找個地方就把諸葛亮埋了。就回去覆命了,劉禪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最後4位壯士都被當場斬殺,但是,卻沒來得及問埋葬地點,因此,直到現在,諸葛亮埋在哪這個簡單的問題卻沒人能夠知道。

諸葛亮妙計防盜墓賊

還有一種說法是諸葛亮就死後葬於定軍山何處,說了這樣的話:將屍體殮裝入棺,士兵抬著棺材,從褒斜道隨蜀軍一起南撤,繩索哪裡斷,棺材就埋在哪兒。 依囑,士兵抬著諸葛亮的棺材走了好長時間,出了褒斜棧道。稍事休息後,繼續抬著棺材往前走。怪了,當走到定軍山時,抬棺材的繩索一下子斷了,棺材落到了地址。士兵把棺材放好,想到附近尋找鏟鍬,打算在此開挖墓穴。剛一走開,身後傳來了轟隆一聲巨響,急回頭看時,只見定軍山的山頭垮塌下來,正好把諸葛亮的棺材埋在下面--"天葬"諸葛亮。當然我覺得這種說法是有點不靠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