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基建投資負增長,專家稱下半年增速仍將承壓

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今年以來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持續下滑,5月已降至2013年以來新低,湖南、天津、山西等省份甚至出現負增長。

這一方面和去年的高基數有關;另一方面,近期以來按照三大攻堅戰的要求,政府採取了規範清理PPP項目、規範地方舉債融資行為等措施,進一步規範了基建投資資金來源。

多地基建投資出現負增長

近年來,中國基建投資增速一直維持在20%左右的高位,遠高於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但今年以來增速一路下滑,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1-5月份,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9.4%,跌破了10%,增速比1-4月份回落3個百分點。

從目前已公佈的地方數據來看,天津、山西、湖南、江蘇等部分省市基建投資增速已經負增長。天津1-5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48.6%,山西下降11.4%。

湖南省今年前五個月基建投資增速下降4.6%,降幅比1-4月擴大4.1個百分點,已連續三個月負增長。從湖南省內來看,14個地市中有8個地市基建投資負增長,佔比約六成。其中,株洲增速最低為-24.4%。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5月1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的放緩,一方面是和去年的高基數有一些關係,去年基礎設施投資一直保持了接近20%的增速;另一方面,近期以來按照三大攻堅戰的要求,政府採取了規範清理PPP項目、規範地方舉債融資行為等措施。

基建投資資金來源受制約

關於基建投資下滑的原因,湖南省統計局發文稱,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已連續三個月負增長,主要是受規範清理PPP項目和嚴控地方債務影響。PPP項目集中的交通運輸、市政公用行業投資下滑明顯。

與之對應的,財政支出收縮明顯。1-5月,湖南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12.2%,比1-4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回落2.2個和6.7個百分點。其中,對交通運輸領域支出下降14%,而去年同期為增長30.2%。

湖南省稱,針對基礎設施投資下滑問題,要全面摸清地方政府債務和PPP項目規模、結構、風險點,系統評估規範清理PPP項目和地方債務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在不觸碰紅線、守住底線的前提下探索合規融資渠道和解決辦法,避免因資金接續問題產生新的風險。

防風險是今後3年三大攻堅戰之首。長江證券宏觀分析師趙偉撰文分析,防風險背景下,強調堅決“堵後門”,對融資需求端的行為更加規範,特別是與基建投資息息相關的地方政府融資,進一步制約了基建投資資金來源。

去年5月,財政部聯合央行、發改委等部門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嚴禁地方政府利用PPP、政府出資的各類投資基金等方式違法違規變相舉債。今年4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重點強調地方政府和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降槓桿。

PPP模式是基建投資的落地方式之一,相對於政府直投等方式而言,企業的回報週期長。陳民分析,當前融資渠道不暢,企業投資意願下降,使基建投資增速整體下滑。在此背景下,PPP市場活躍度必然也有所下降。

據“PPP有例”數據顯示,5月份PPP項目成交數量192個,同比下降25.58%;成交項目投資規模1859億元,同比下降25.07%。6月份項目成交數量同比下降47.99%,成交項目投資規模同比下降69.62%。

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仍將承壓

防風險、去槓桿是一場“持久戰”。趙偉分析,在企業槓桿率依然較高、城投平臺尚有大量存量債務背景下,信用收縮尚未結束,對經濟的影響或將持續顯現;堅決“堵後門”影響下,全年基建投資可能並未見底,下半年或將持續承壓。

趙偉認為,當前,必須摒棄傳統週期框架的思維習慣,而應該用轉型的視角理解中國經濟,通過“走老路”的手段刺激經濟並不可取。

投資結構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近年來,結構轉型持續推進,從基建投資結構來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等傳統基建板塊,投資佔比持續回落,對經濟支持力度也趨於弱化,而以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為代表的新型基建佔比明顯提升。

劉愛華表示,目前中國經濟整體上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固定資產投資在過去的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空間和現實條件已經不太允許,在這個階段更重要的是,通過投資優化供給結構。

趙偉分析,結合海外經濟轉型經驗來看,與產業升級和“補短板”邏輯相關的部分新型基建領域,或實現結構性發力,這在年初以來我國的政策導向中也有明顯體現。

例如,今年1季度農業、扶貧等“補短板”財政支出分別增長38.3%和58.0%,明顯高於整體財政支出水平;PPP集中清庫階段,林業、生態環保、農業等行業項目的入庫和落地,仍然保持較快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