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需要哪些保障?如何配置保险?

为了谋生计,照顾一家老小,农村的年轻人通常需要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守在家中。农村生活条件简陋,老人们平时更多地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做做简单的农活,然后盼着子女早日回家。

对农村老人来说,缺乏子女的陪伴,给自己一份保障很重要。例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由政府组织实施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投保新农合后,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户籍老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农村老人需要哪些保障?如何配置保险?

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村老人还可以用商业保险进行补充。

1、意外保障

农村老人收入有限,而且劳作时发生意外风险的几率大,因此农村老人购买商业保险建议优先完善意外保障。农村老人劳作时一旦发生意外,可能会产生医疗开销,为农村老人购买意外险时要关注是否包含意外医疗和住院津贴,最好选择低免赔额、高赔付的产品。对于有骨质疏松症状的老人来说,还可以选购专门针对意外骨折的保险。总得来说,综合型意外保障对老人来说效果最佳。

2、健康保障

据官方资料显示,农村老人受环境卫生等因素影响,罹患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健康问题值得重视。虽然目前多数农村老人都有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但保障范围有限、额度较低。因此完善意外保障后,可以选择一份适合的健康险。考虑到老人年纪大,购买商业健康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要避免保费“倒挂”现象,争取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更多保障。

农村老人需要哪些保障?如何配置保险?

3、养老保障

子女进城务工,生活压力繁重,农村老人单纯依靠子女养老似乎也有些困难。建议农村老人在现有意外和健康保障完善后,购买份适合的养老保险以及早储备未来养老资金。农村老人在购买养老保险时,要考虑到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物价等因素,在社会基础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设置20万元左右的保额为宜。养老保险金的领取年龄可与保险公司约定,一般限定在50岁、55岁、60岁、65岁等几个年龄段,领取年限最好保证至少领取20年或到80周岁。

关爱农村老人的方式有很多,为农村老人构建一份全面的保障规划可以说非常实用,投保时针对老人面临的的意外风险、健康风险,以及当下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选择合适的商业保险,既能为老人打造屏蔽风险的保障,也能缓解子女的部分生活压力。

要注意的是,商业保险对于投保年龄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老人年龄过大,很可能会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投保时要看老人年龄是否在承保范围内,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尽早投保,这样就无需担忧年龄问题,还能让老人尽早受到保障。

农村老人需要哪些保障?如何配置保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