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想过“用笔”关?这三件事情一定要心中有数!

经典重发,欢迎分享

书法想过“用笔”关?这三件事情一定要心中有数!

黄简讲述法

第四十八集|用笔总结

初级课程小结

|筆記|

一级课程讲用笔,今天作一个回顾和总结。所谓用笔,顾名思义,就是怎样用毛笔。要过“用笔”这一关,我想有三样东西你心中要有数:这就是认识笔墨、认识人手和认识线条。

1.认识笔墨

先讲讲认识笔墨。任何事情,凡是要用到工具的,当然首先就是研究工具怎样用。用笔技法,毛笔最重要,但用笔是由墨来表现的,所以称之为笔墨功夫

1.1结构:一技毛笔两个锋

毛笔的设计思想是这样的:如果要尖锐一点,就要把笔形做得瘦瘦的,自然就尖利了,而且选用有弹性的硬毫做,就容易回复挺拔。如果毛笔要写粗线条,笔形当然是肥厚为佳。毫毛要选用软一点的,容易卧倒铺开。但是软毛铺开以后,要回复原状就不大容易了。假如这两种好处我都要,怎么办?那也很简单,把这两枝笔结合起来,瘦硬的为笔心,肥软的为被,竖立时用尖锋,侧过来用副毫,这就两种好处都有了。

简言之:

书法用笔,由笔心和被内外两层所组成;

笔心要小而硬,这样保证有尖锋;

被用软毫,厚实而整齐,侧锋用于粗线条。

1.2制作:韦诞笔和散卓笔

历史上制笔有两大系统,晋唐多用韦诞笔,韦诞笔最大的特点就是笔心小,接近于中轴,而外面加了三层,这就是护心、笔柱和被。笔心通常是兔毫,其他几层以青羊毛为主。所以韦诞笔又称为“三副二毫笔”。很显然,这种笔做工精细,设计合理,但笔形不大,从晋朝到初唐,只是写尺牍、寸楷。

晚唐开始有散卓笔,到宋代就很流行。散卓笔把所有内核的层次合并为一个大笔心。制作工艺上可说是韦诞笔的简化,写大字也没有问题,洗笔干了以后它是散开的,你看不到一个固定的笔心。笔头是一个圆锥形,我们运笔就是挥运中轴。韦诞笔的笔心可以看作近似中轴。而散卓笔的中轴,要靠你自己心中想象了。所以说散卓笔的中轴是虚的。正因为毛笔这种结构,决定了我们后面要讲用笔方法。

简言之:

当你买来一枝毛笔,你了解它的结构吗?

它的出锋长度、硬度和厚薄是你需要的吗?

毛笔有病,你知道病源在哪里吗?

这种经验是要慢慢摸索和积累的。我们都有买错笔的惨痛教训,这是花钱又花精力的事情。但是,也是无奈的,要化时间去研究。

1.3墨的成份和制法

接下来,是讲墨,先介绍墨的成份和制作,这是第11课,墨有松烟、有油烟、烧制炭黑后加入胶,这两样是墨的主要成分。

1.4控制墨汁的浓淡

然后12课讲怎样调节墨汁的浓淡。我讲了两个方法:

一是买来的墨汁太薄怎样办,那关键是把墨汁中的水分拿掉一部分,譬如在碗里晾几天,或者磨一下。如果墨汁太浓粘笔头,那可以加点新墨汁,而不要加水。

二是下笔之前,先要在调墨纸上试过。在影片中我示范毛笔先湿水,然后点墨。然后再要试墨,这三个步骤不可少。有些人一点墨立即上纸写,你怎么知道你点的墨刚刚正好呢?我看有些同学的作业,一望而知没有调墨。初生牛犊不怕虎,胆子太大。希望各位重新看看12课。

1.3墨法

最后13课,讲书法中的墨法。墨法不是准备墨汁,而是在纸上使用墨,要注意墨法是表现笔法的,为笔法服务的。这个关系不能颠倒。在书法中,笔法是第一位的,墨色恰好表现出你的用笔,这就是好墨法。反之,就是坏墨法。一般说来,书法用润墨、干墨。见到沙笔就要重新点墨。这是因为我们不希望尖锋开叉。燥锋和枯笔都是尖锋开叉情况下的墨色。这是你要做收笔动作就很困难,往往只好重新点墨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对笔墨了解越深,使用起来越得心应手。经常使用、比较,慢慢就会培养出手感。一下纸就知道对不对。毛笔讲了三课,第8课至第10课。墨也讲了三课,第11课到第13课。各位可以复习一下。

2.认识人手

毛笔只是一个工具,是要人手来操作的,想要学好书法,了解人手的功能至为重要,而怎样操作,手怎样动,这也要心中很明确:这就是手指主执、手腕主运。

2.1执笔:手指

执笔是手指的工作,方法很多。我所推荐的是张旭所言、韩方明记录的方法。当时称之为“执管”法。它实际上分为两组,食指和拇指为内外一组。中指和无名指为第二组,小指贴在无名指后。所以是“五指共执法”。

执管法依照韩方明所记:第一执管,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双指苞管”就是双钩,笔管外面有两个手指包住笔管。下面这一句当时我没有解释,其要“实指虚掌,鉤擫讦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这句话14课中我说将来解释,现在略为讲解一下:“讦”这里等于“揭”,“鉤擫讦送”这些字在后来的拨灯法中都有出现。张旭笔法来之于舅父陆彥远,陆家后代陆希声传拨灯法。所以我猜想这句话和拨灯法有某种联系。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实指虚掌,便于做拨灯那样的动作”。

2.2运笔:三手腕

刚才前面讲过,笔管竖直用尖锋,笔管倾斜用侧锋,这是从毛笔本身的设计思想发展出来的。那怎么可以使笔管一会儿倾斜,一会儿又垂直呢?很简单,只要手腕摇动就可以了。所以,摇腕是用笔基本动作。很明显的一点是:你用转手指是不可能让笔管起倒的。所以手指和手腕产生了分工:手指只要抓住笔管,手腕负责起倒。这不是很合理吗?

手腕动作它就是左中右三个位置,中就是垂直,左右就是倾斜。同时,要强调指出:手腕的中是正锋,也就是我常说的五号位,正锋位置是八面锋的中心,任何时候只要回到五号位,就取得向八面出锋的好处。而笔管一倾斜,手腕或左或右,就只有一面锋了。

这样一来,书法线条也就分出了尖锋线和侧锋线。尖锋线手腕在中,侧锋线手腕或在左、或在右,尖锋线是圆点所组成,比较细;侧锋线是烫斗形点所组成。根据侧的角度和粗细不同,从一分笔到三分笔。那么,后来的“九用”,九种用锋动作,就是根据这一基本认识发展出来的。

如趯锋就是用尖锋,挫笔就是用侧锋。明白了这两条基本线,我们就可以讲“九用”了。

简言之:用锋动作,是根据毛笔的设计,和人手的生理结构发展起来的技法。这就是用锋的科学根据,所以,违反这两点的方法都是错的。用锋动作,是在手腕左右摇动中实现的,而正锋是中心位置。你说书法技巧难不难?讲到底,只有一个动作,摇腕。但要摇得好,摇得恰到好处,也真不大容易。

2.3用锋

我讲用锋,就是张旭的“九用”。我在31课“九用”小结中,论述了“九用”的全面性,简单点说,如果你掌握了“九用”,就可以了。

书法想过“用笔”关?这三件事情一定要心中有数!

《玉堂禁经》讲“九用”,有一个固定格式,先是提出名称,然后定义,然后举例。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不是随口说说的,而是再三推敲、精心组织的一个系统。在中国书法史上,讲笔法的不乏其人,但没有一个有这样精简而深入的。

张旭教学系统有四个内容,这就是五执笔、九用、“永”字八法和五势。他不仅讲用笔,还配备了练习。这就是“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名气很大,但它是配合“九用”的,如果你不懂“九用”,这“永”字是写不好的。譬如中间的竖笔,那下脚就是顿笔。然后写下一笔趯,那就必须踆锋。而左右一撇一捺,收尾要用按锋和揭笔。这都是和“九用”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第二部分,我从手指执管开始,讲到三手腕用法,分出尖锋线和侧锋线。然后讲九用,最后写出完整的“永”字。实际上这就是摇腕的结果。

3.认识线条

运笔的结果是得到一根线条,线条用于文字就是点画,艺术线条变化很多,文字点画本来没有几种,但用艺术线条来表现文字点画,点画马上就丰富多彩了,或者说,书法中文字点画是靠艺术线条来表现的。

3.1四根线条:四大点画

书法使用多少种线条呢?看起来千变万化,多到无法计数。但将它们归类,其实只有两类:一是直线,就点画而言,就是横笔和竖笔。二是弧线,都是内旋的,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就点画的角度看,顺时针内旋其实就是撇,逆时针内旋就是捺。这就是书法的四根主要线条,也是汉字的四大点画。

书法想过“用笔”关?这三件事情一定要心中有数!

在篆书中,本来撇是逆时针内旋,捺是顺时针内旋,到隶书才换过来,后来真行草书都相同。即撇是顺时针内旋,捺是逆时针内旋。很显然,这是为了使转方便。将来我们在专题课中再详细讨论。

书法想过“用笔”关?这三件事情一定要心中有数!

这四根线条,可以组成这个图案,看起来好像驾驶盘。请你记住这个图,后面我们要讲点画的笔势,这张图就非常有用。

3.2筋节

书法想过“用笔”关?这三件事情一定要心中有数!

线条不管肥瘦、长短、曲直,都有筋节。筋就是笔锋的路线,节就是调锋的地方。譬如一个烈火势,笔锋走过的路线是这样的,这就是筋,其中有些地方要调锋,那就是一个节。要注意,有时候笔锋走过的路,包括虚笔。如“三”字,其中就包括两次飞。我们是按照笔势为一个单位来分段的。

书法想过“用笔”关?这三件事情一定要心中有数!

有了筋,就知道笔锋应该走哪条路,但具体写的时候,你用尖锋写就是骨线,用侧锋写就是肉线。你看禇遂良和颜真卿各自写的“三”字,一个骨多点,一个肉多点。这是用锋不同引起的。

简言之:

笔锋的运动轨迹就是筋;

笔锋的调节产生节;

筋用尖锋表现就是骨,用侧锋表现就是肉。

筋节骨肉我安排了四堂课,其中三堂课是专讲节点的。因为历史上讲到节点都是几句话带过,没有专门的论述。

有些人用毛笔写字好像用钢笔,钢笔是无需调锋的,所以没有节点问题,长期用钢笔甚至没有调锋的概念,但毛笔不调锋就没法继续。所以我非常重视节点,特意安排了三堂课来讲解。希望大家也重视。

3.4复合点画

上面讲的是单一点画,接下来讲复合点画。复合点画我从简单的讲起,那就是转折。然后讲复杂一点的拨灯,最后讲连续的使转。

其中“转”是一个难点,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虞世南讲的内旋和外拓,我称之为半圈规则。不知道这个规则转圈时就必然会遇到绞锋,通常内旋是实写,外拓是虚写。但行草书中外拓也会写出来,所以怎样过绞锋点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具体怎么写,用什么方法,可以看44课。

书法想过“用笔”关?这三件事情一定要心中有数!

你懂得转折,就能写十字势,十字势在书法中有广泛的用处,无论大圈小圈都会用到它。我从林蕴《拨灯序》一文,推论这就是拨灯法。具体请看46课。

复合点画最高层次就是使转,“使转”将成为大圈的基础,是书法大圈常见的表现形式。在二级课程笔势,七级课程草书和八级课程行书中,你会看到使转惊人的效果。

第三个认识,是认识线条,从单一点画开始,讲到复合点画,一共化了八堂课,两个月,还是相当紧张的。

4.口诀

最后,我把用笔的要点,编了一个口诀,希望帮助你记忆,一共只有四句话:

一笔心,两笔锋,

三个手腕左右中;

筋节骨肉组点画,

学会使转书法通。

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认识笔墨:制笔、制墨、调墨……

认识人手:手执笔,手腕运。

认识线条:筋节骨肉,拨灯使转。

思考题:

杜甫说:书贵瘦硬方通神,怎样用笔才可以瘦硬?这句话对不对呢?

米芾说“作圆笔,头如蒸饼(馒头),大可鄙笑”,这用笔错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