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燃市場發展仍道阻且長

內貿市場困境延續

自國稅總局一號文件執行以來,國內船用180cst燃料油價格持續高漲,據隆眾資訊數據統計,內貿船用180cst燃料油供船價格自3月起至今,漲幅約15%。

面對不斷推漲的船燃價格,終端企業承接意願偏弱,儘管國內價格一再推漲,高位成交水平卻一直處於低位。面對高價船燃,國內企業也偶爾轉望國際市場資源。

船燃市場發展仍道阻且長

那麼燃料油進口成本有多少?

亞洲燃料油市場貿易多以新加坡燃料油作為基準計價,我們以5月份380cst燃料油均價為例,來計算進口成本水平。

5月份380cst燃料油均價水平在432.56美元/噸,假設貿易商進行進口操作,不含貼水狀況下,還需繳納進口關稅、消費稅、增值稅、以及港口相關雜費。以此計算其進口成本在4700元/噸左右。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根據品質差及運輸,進口商家還要支付相關貼水,進口成本會有更高的體現。

5月的內貿船燃供船水平仍處於4200-4400元/噸,因此,進口操作尚未具備基礎的利潤空間。

內貿船燃市場的消費稅徵收問題,成為年內船燃供應鏈條相關商家關心的重點,也是影響如今市場價格的最重要因素。

保稅市場挑戰和機遇並存

而中國的保稅燃料油市場在浙江自貿區的推動下,供應服務效率增加,價格也正努力縮減與新加坡價差。以保稅380燃油價格為例,舟山地區的保稅燃油較新加坡價差已維持在較低水平10-18元/噸的較低水平。

船燃市場發展仍道阻且長

從供應量上看,1-5月份,舟山保稅油達到了134萬噸水平,同比增長約114%。5月份供應量達到31.35萬噸水平,成為年內單月供油量最高點。新加坡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1-5月份,新加坡船用燃料油銷量達2142.7萬噸水平。5月份新加坡船舶油銷售量約428.3萬噸。儘管供油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但整體在向好發展。

與此同時,IMO2020全國限硫政策正令船燃價格上漲可能增強,在中國保稅市場日益寬鬆的情況下,降低供油成本或成為中國保稅船燃市場有所突破的重點所在。

中國的船燃在內貿市場調整和保稅市場開拓中,堅持相應環保法規,依靠國家政策的多方支持或可突破多年的低迷之勢,道阻且長,仍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