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塔山下埋忠骨 扶贫路上壮歌行——追记“扶贫战士”王新法

六塔山下埋忠骨 扶贫路上壮歌行 ——追记“扶贫战士”王新法

从2013年“精准脱贫”概念,我们便向全世界昭示了我们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方法论。五年来,三湘大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奋斗在脱贫“一线”的先进典型,激励着党员干部以模范为标杆,不断夺取脱贫攻坚的一个又一个“高地”。


这其中就有常德市石门县蒋家村“荣誉村长”——王新法。


六塔山下埋忠骨 扶贫路上壮歌行——追记“扶贫战士”王新法

基层党员干部,每位同志都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应该学习王新法同志“退伍不褪色”“退休不离职”的初心和本色,当好帮扶对象的“贴心人”,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难关,在利好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 学习王新法同志真心扶贫,真情付出

“至今没有发现比共产党的信仰更值得信仰的信仰”,王新法曾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仰。

真心源于真信,源于对党的绝对忠诚,无论是西北戈壁滩上的战士,联系企业的片警,还是扎根农村的“名誉村长”,变更的是地点和岗位,不变的是党员的身份,从千里之外的河北石家庄到湖南偏远的薛家村,他可谓带得一片心来,不带片叶走,他把自己的人生的最后一千多个日夜都奉献给了这个素昧蒙面的小乡村。学习王新法同志,始终牢记我们党的一切力量都源于百姓,不断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带着真心真情扶贫,真心实意的把帮扶群众所遇到的困难当成是自己的困难,与他们共同想办法、找政策、解难题,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六塔山下埋忠骨 扶贫路上壮歌行——追记“扶贫战士”王新法

  • 学习王新法同志诚心扶贫,诚恳以待

王新法同志作为一个“外乡人”,能够快速融入当地,成为村民的“贴心人”“老伙计”,靠的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心即决心,诚恳即态度。

从不苛求自己的生活环境,借住在四面漏风的木板工房;从未改变设定在5:47的闹钟;遇到困难从不推脱的性格……是王新法对村民最大的诚意,也是王新法立志改变这个“省级贫困村”面貌的最大决心。无论是翻山越岭寻找水源;反复做工作修建陵园;垫资发展有机茶叶种植……王新法一次次用“笨办法”,打动村民,表明了自己最大的“诚意”。学习王新法同志,应深知扶贫不是一蹴而就、不是疾风骤雨,必须下苦工、扎“硬寨”,以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扶贫效果巩固。


六塔山下埋忠骨 扶贫路上壮歌行——追记“扶贫战士”王新法


  • 学习王新法同志细心扶贫,细致入微

有位哲人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王新法同志在薛家村的扶贫即是对“精准扶贫”的最好诠释,不搞“大开发”“大呼隆”,走的是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不搞“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实施的一户一策,这离不开工作细致入微的了解。作为一名帮扶责任人,学习王新法同志,应该保持细心,耐心细致的全面了解贫困户真实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帮扶政策,帮助帮扶对象树立坚定的信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发愤图强,朝着十九大所描绘的美好明天前进。

六塔山下埋忠骨 扶贫路上壮歌行——追记“扶贫战士”王新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