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準,會影響樓市,導致房價上漲?

最近,有一件與所有人有關的大事正在發生!


6月24日下午5點,央行第3次降準了,釋放資金約7000億!主要是兩方面內容:

1、五大行和12家股份制銀行存準下調0.5%,主要用於“債轉股”項目,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

2、另外四類銀行存準下調0.5%,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釋放資金約2000億。兩類定向累計釋放資金約7000億。


央行降準,會影響樓市,導致房價上漲?

怎樣理解央行降準?

央行降準,就是央行降低其他銀行的準備金率,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市場會更活躍。

舉個例子:你去銀行存了100塊錢,銀行就可以把你的這100塊拿來貸款給他人,但不能全部貸出,依法至少需要留存一定的錢在央行賬戶,比如20塊。那麼這20塊就是法定存款準備金,20%就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央行降準就是降低你必須存到央行賬戶的資金比例,比如從20%下調為15%,那麼銀行最多可用於貸款的資金就會從80塊變成85塊,增加了市場流動性。


央行降準,會影響樓市,導致房價上漲?


6月24日央行定向降準的目標是支持“債轉股”和扶持小微企業。


什麼是債轉股,就是把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打包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作為投資的主體,成為企業的股東,把債務債權的借貸關係,轉變為控股與被控股的投資關係,由原來的還本付息轉變為按股分紅。


降準用於債轉股,實際上就是放水給那些活不下去的企業,主要是國企。

扶持小微企業,成效恐怕不會樂觀。有基層銀行從業者表示,現實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能符合授信條件的少之又少。扶


對於多數財小星來說,可能不會關心企業生產經營,最關心的只有一個問題: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央行降準,會影響樓市,導致房價上漲?

要趕緊買房嗎?不需要!

降準有錢了,肯定會有部分流向房地產,調控嚴的地方,流入少些,調控松的地方,流入多些。

比如企業主自己有300萬,而生產經營也需要300萬,本來是用不著貸款的,現在定向降準扶持企業,貸款就變得特別容易,那他就很可能先去按揭一套1000萬的房子,用手裡的300萬做首付,然後再找銀行貸款300萬用做實體經營。

於是,經營貸變味成了房貸,資金變相流入樓市,企業淪為了樓市的融資貸款工具!

一般來說,市場上錢多了,通貨膨脹,房價會上漲。要在大漲前趕緊買房嗎?不需要!


在國家嚴格調控的大背景下,“房住不炒”依然是紅線,現在如果把大舉資金投入房市,無異於“往槍口上撞”。畢竟這次降準的錢是給實體經濟救命用的。

一二線城市由於限購政策,即使會有資金直接流入房地產市場,但是體量也不會大;而且經過眾人稀釋後對樓市作用也不會很明顯,對於不限購不限售的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投資客來說是值得慶祝的一件事情。


畢竟,對於開發商來說,將可以獲取更低成本的資金,而對於買房者來說,銀行此前相對苛刻的貸款政策可能也會有所改觀。


央行降準,會影響樓市,導致房價上漲?

未來房價會崩盤或者暴漲嗎?

美日的土地允許自由交易,下游房價上漲的信號向上遊傳遞能增加土地供應,而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政府則是土地的獨家供應商,價格上漲無法刺激供應增加。


與美日發生經濟危機時樓市“崩盤”有很大不同,資金鍊斷裂的房主在利息的重壓下拋售房產,進而引發房價進一步下跌,賣家急不可耐,買家觀望情緒嚴重,交易凍結,房價螺旋式下跌,最終演變成“雪崩”式下跌。


中國對於房價控制其實是穩中有升,特殊時刻能用多種手段制止房價下跌演變成恐慌,甚至可能扭轉公眾預期。


央行降準,會影響樓市,導致房價上漲?

雖然政府有很多強力手段,但歸根結底也要服從經濟規律。


房價升高代表其“儲藏”的財富價值升高,但過高的房價對資源流動、提升資源利用率是不利的,從社會角度看也對社會階層流動性有害。


所以不是說房價越高越好,也不是說越低越好,而是處在一個“合理區間”內比較好。


這個區間是多少?只能事後回顧,房價上漲,所有商品和服務跟著漲價,人們不願意來這個城市,最終對整個城市的發展產生拖累,這時候才能確定房價太高了。


現在出現這種情況了嗎?應該說,部分大城市已經出現了苗頭,但還沒發展到那一步。部分城市出現“用工荒”就是一個標誌。


反過來說,城市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改善,也會提高這個“區間”的上限,人們願意為了更好的前景忍受更高的房價。不過這也不是無窮的,終究還是有限度。


央行降準,會影響樓市,導致房價上漲?

怎麼判斷你所在的城市房價走勢?其實還是看供需關係。人口流入還是流出?開發地塊是在增加還是減少?銀行資金的支持力度怎麼樣?利息有沒有上浮?新房和二手房銷售情況如何?幼兒園和小學的報名情況如何?這些是短期內決定房價走勢的重要指標。不過這些信息只能靠財小二自己蒐集來判斷。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是中國房產後市的基調,靠炒房謀取暴利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End 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