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历史不忍细读呢?

二月流水

说说为什么说历史不忍细读呢?

因为真实的历史太残酷了!

比如说说一场唐军的惨败!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幽州的最高军事长官,就是都督府长史、节度使薛楚玉薛楚玉命部下郭英杰为主帅,领裨将乌知义、吴克勤、罗守忠领精骑万人出关讨伐契丹,为了避免兵力不足,还带上了之前投靠朝廷的奚王李诗和他的部下两万五千人的奚勇。大军将出榆关搜寻契丹首领可突干的残余主力,彻底平灭东北边患。

郭英杰是一名将门虎子。他是右武卫将军郭知运的儿子,时任左卫将军,担当幽州道行军副总管。

可唐军才仅仅行进至都山,就遭遇了可突干的主力。可突干从他的突厥主子那里讨来了援军,两部合在一起,足有十万大军。

都山,在今天的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内,是燕山山脉的第二高峰,东西绵延三十而里,南北纵深十八里,距离大唐边境重要关卡榆关(既今山海关)仅仅一百多公里。

人数上处于极大的劣势,郭英杰发现都山附近山峦层叠,到处是丘陵沟壑,并不适合十万骑兵全面展开,契丹人在这里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狭路相逢,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战国名将赵奢语)。如果唐军先锋能够给当面之敌来一次先声夺人的迎头痛击,未必就不能致之死地而后生。

郭英杰到是不失将门虎子的本色,完满承继了其父郭知运的勇武之气,当机立断,率领裨将吴克勤和麾下将士抢先对契丹、突厥兵马发动冲击。主帅的英勇无畏鼓舞了大唐官军,骑手们斗志昂扬,奋勇向前,争先恐后的加入对敌军突击的行列中去。只要这样的势头继续发展,都山大战也许真的会成为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捷。

在这个决定胜负的节骨眼上,一贯两面三刀的奚人又一次动起了歪脑筋。奚人跟契丹原本出自同族,他们都是南北朝时期东部鲜卑的遗存部族,在风俗习惯和外貌特征上很难区分。在文化源流上来说,奚人跟契丹人要远比跟唐人亲近的多,两族也经常联手制造叛乱,跟朝廷官军抗衡,所以才被并称两番。

以奚族酋长李诗的角度来看:眼下唐军总数仅有契丹、突厥的十分之一,还不到奚族部落军的一半数量。奚人要是拼死拼活跟着官军一起冲阵,必然要付出巨大伤亡,而且未必能够取胜。

奚人世代居住关外,对山川水井的熟悉程度非常的高,李诗才一下令,两万多奚族勇士立刻心领神会,调转马头,一溜烟向榆关逃窜而去。

奚人的临阵逃脱,让唐军的处境越发尴尬。狭长的侧翼彻底被放空,正在突击的一万唐军面临被契丹、突厥完全包围的风险。

郭英杰和吴克勤等人此时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再也无力去考虑侧翼的安全,只能继续一马当先冲入敌群。奈何猛虎难敌群狼,眼看着奚人逃走的契丹军绝不会放弃这样一次围歼官兵的机会,郭英杰、吴克勤和麾下直属将士虽然拼死搏杀,却最终无力应对层层包围上来的契丹联军,坠马沙场,含恨捐躯。

两军对阵,地众我寡、盟友窜逃、侧翼空虚,一马当先的主帅又当场殉职,仗打到这个份上,显然必败无疑。节度副使乌知义原本对在郭英杰麾下听命有些许不满,眼下更不愿为郭英杰的死搭上自己的性命和前程。这位节度副使领着罗守忠和自己的麾下士卒逃跑起来,竟然也不比奚人慢上多少。

最后,剩余的六千多唐军也已被团团围住。可突干命人将郭英杰的首级挑在枪尖上,想让唐军投降。

可突干的这种威慑,非但没有让六千多被包围的唐军健儿屈服,反而越发激起了他们的斗志。这些从各道招募而来的勇士们满心愤懑:主帅郭英杰跟他们一样,一心讨平边患,却被奚贼出卖,落得身首异处,此刻他的首级居然被契丹贼寇挑上枪尖,直叫人咬牙欲裂。

这些勇士们没有一丝的迟疑。怀着报国平寇的满腔热血和对无胆鼠辈无尽的愤恨,这六千名大唐官兵,全员战死在都山脚下,直至最后一人,也没有乞降求饶过。

是的!历史就是这么残酷,忠勇的将军的人头被蛮族挑在枪尖上,他忠心的部下全员战死。而背叛他们的人那些人却活得好好的……


冷兵器研究所

因为历史要真往细里去究啊,会感到心酸。我一直觉得,历史看多了的人,总不免抱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下面就从史书里摘几段大概解释下供大家一观吧:

小人物的伟大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qiáo)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史记*陈涉世家》
谯门:建有瞭望楼的城门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连下多城,控制了安徽、河南交界的广大地区,这时的起义军已经成为一股拥有六七百乘战车、骑兵上千、步兵数万的庞大势力。为了进一步控制河南之地,陈胜带着这些人马浩浩荡荡的进攻战略要地陈县(河南淮阳)。

而在得到消息之后,陈县上下官员莫不惊慌,在收拾细软之后便弃城而逃,仅剩守丞一人。而这位守丞呢以一人之身据城门而守,最后力竭而死,陈胜之后进而占据陈县。仔细想想,这是一个多么壮烈的画面啊,在我看来不比项羽的乌江自刎差多少了。然而这么一位对大秦忠心耿耿的小官,在史书上留下的足迹也就“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一句而已,或许秦皇连听都没听过这么一个人。

吃人的社会

大家应该都听过鲁迅先生所写的“吃人”之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有人说这里的吃人乃礼教吃人,但真的仅仅是这样么?

仅节选一部《资治通鉴》便已是触目惊心(若觉引述枯燥难读可直接略过看结论):

1.公元前205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

2.公元前138年:大饥,人相食。秋,七月,有星孛(bèi)于西北。

3.公元前137年: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或:有),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4.公元前114年:夏,四月,雨雹。关东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

5.公元前48年:秋,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转旁郡钱谷以相救。

6.公元14年:缘边大饥,人相食

7.公元22年:关东人相食

8.公元23年:棘阳守长岑彭与前队贰严说共守宛城,汉兵攻之数月,城中

人相食,乃举城降。

9.公元26年: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遗民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壁清野。

10.公元27年:浮城中粮尽,人相食,会耿况遣骑来救,浮乃得脱身走,蓟城遂降于彭宠。

11.公元109年:三月,京师大饥,民相食。十二月,辛酉,郡国九地震。是岁,京师及郡国四十一雨水,并、凉二州大饥,人相食

12.公元151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13.公元155年:二月,司隶、冀州饥,人相食。

14.公元194年:自四月不雨至于是月,谷一斛直钱五十万,长安中人相食。

15.公元195年:董卓初死,三辅民尚数十万户,李傕等放兵劫略,加以饥馑,二年间,民相食略尽

16.公元195年:是时,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

17.公元196年:饥饿困踧(cù,愧窘),吏士相食,从事东海麋竺以家财助军。

18.公元196年: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多相食,州里萧条。

19.公元238年:渊窘急,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其将杨祚(zuò)等降。

20.公元311年:既而洛阳饥困,人相食,百官流亡者什八九。

21.公元312年:军中乏粮,士卒相食。

22.公元312年:石勒自葛陂北行,所过皆坚壁清野,虏掠无所获,军中饥甚,士卒相食

23.公元316年:内外断绝,城中饥甚,米斗直金二两,

人相食,死者太半,亡逃不可制,唯凉州义众千人,守死不移。

24.公元351年:中原大乱。因以饥疫,人相食,无复耕者。

25.公元352年:邺中大饥,人相食,故赵时宫人被食略尽。

26.公元355年:龛(kān)婴城自守,樵采路绝,城中人相食

27.公元385年:春,正月,秦王坚朝飨(xiǎng)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

28.公元385年:燕、秦相持经年,幽、冀大饥,人相食,邑落萧条。

29.公元387年:凉州大饥,米斗直钱五百,人相食,死者太半。

30.公元402年:姑臧大饥,米斗直钱五千,人相食,饥死者十余万口。城门昼闭,樵采路绝,民请出城为胡虏奴婢者,日有数百,吕隆恶其沮动众心,尽坑之,

积尸盈路

31.公元431年:城中大饥,人相食

32.公元503年:成都城中食尽,升米三千,人相食

33.公元536年:是岁,魏关中大饥,人相食,死者什七八。

34.公元548年:是后米一升直七八万钱,人相食,饿死者什五六。

35.公元549年:自景作乱,道路断绝,数月之间,人至相食,犹不免饿死,存者百无一二。

36.公元618年:久之,仓粟尽,人相食

37.公元618年:河右饥,人相食,轨倾家财以赈之。

38.公元662年:值大雪,士卒饥冻,弃捐甲兵,杀马食之,马尽,

人自相食,比入塞,余兵才八百人。

39.公元682年:关中先水后旱、蝗,继以疾疫,米斗四百,两京间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

40.公元760年:三品钱行浸久,属岁荒,米斗至七千钱,人相食

41.公元761年:江、淮大饥,人相食

42.公元894年:王建攻彭州,城中人相食,彭州内外都指挥使赵章出降。

43.公元908年:刘守光围沧州久不下,执刘守文至城下示之,犹固守。城中食尽,民食堇泥,军士食人,驴马相啖尾。吕兗选男女羸弱者,饲以麹面而烹之,以给军食,谓之宰杀务

44.公元949年:赵思绾好食人肝,尝面剖而脍之。脍尽,人犹未死。又好以酒吞人胆,谓人曰:“吞此千枚,则胆无敌矣。”

及长安城中食尽,取妇女、幼稚为军粮,日计数而给之。每犒军,辄屠数百人,如羊豕法。

自公元前205年至公元949年共1154年,平均下来每26年便会发生吃人之事,并且还是大规模的。这仅是《资治通鉴》一书所载,而且还是宋之前的历史,元明清三代所经历的更为悲惨,史册之外尚未记载的更是不知凡几。一套《二十四史》皇皇巨著,记的是帝王将相么,那是华夏族的一部部苦难史啊,正所谓兴亡百姓皆苦,这些历史一个个看下去,何能不悲?

这下知道历史为什么不忍细读了吧,我们该庆幸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我想这是真正学过历史的人应该都产生过的想法吧。


种花家的松鼠

无论从治理黄河,还是抵御外族入侵,中国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黄河中下游一马平川的平原,耕种是个好地方,但打仗真不是好地方,无险可守。只有国土外扩至长城一线才能,有效防范入侵。在这地理范围以南,没有那个地理结构能可以完全独立。在这背景下,只有统一才是有效防止战争的办法。否则,就是春秋战国上百万人的厮杀。这是其他早期文明体系不多见的,走向兼并,统一是我们的历史趋势。秦始皇一统六国就是这一历史趋势。

统一背后也带来一个大问题,就是管理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效的管理范围也就是马一天跑的距离。所以,边缘地区根本无法有效管理,秦成功于严刑峻法,管理上也顺其自然实行严刑峻法。但地方上的情况千变万化,简单的严刑峻法能管过来吗?秦始皇以灭六国之威还压得住。但始皇一灭,秦二世即亡。秦末的起义就是秦的管理不顾实际的情况,一味强调严格执行。陈胜吴广起义不就是误了行程,怎么都要死,只有起义。这个就是仁义不施,攻守易也的感概。

秦二世而灭给汉朝的教训深刻。西汉早期只能实行黄老之术,无为而治,也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史称文景之治。可一味无为带来就是地方豪强势力兴起。到汉武帝时期的盐铁论,迁豪强至边塞等等措施。一是充实国库,充实边塞,打击匈奴的目的,二来就已经显示出地方豪强势力的已经影响到汉帝国的政策。此时,汉武帝敏锐察觉到地方豪强的威胁,然后放弃黄老之术,采用独尊儒术,外儒内法的治国理论。这就是以后所有帝国的大政方针。

但帝国太大了如何管理就依然是个麻烦是事,儒术就是一个好工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套教化,自觉管理自己多少比严刑峻法有效果。这就为什么要独尊儒术了。

但皇帝的是一个人,必须要依靠一部分人间接管理这个国家。汉武帝后,很多皇帝幼龄登基,有客观条件因素,也有外戚,太后,宦官的有意为之。中间的争斗,对错不论,但帝国逐步失去地方控制,豪强势力和儒家大族合流,通过把持察举,荐举控制了帝国地方政治形态。到东汉时期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士族。东汉光武帝也是在南阳豪强势力支持下才建立的东汉,也就开国是光武帝和他儿子汉明帝对地方豪强,士族势力多少有些控制力。其他皇帝也就失去控制了。这其后大多是幼龄登基,估计背后就是外戚,太后,宦官,士族平衡体系有意为之。汉朝就在这些势力争斗中摇摇晃晃走着,无法平衡时,但国家还要管理,这些人只管顾自己利益,没事还好,一有荒年歉收,百姓活不下去,还是争争吵吵,农民只有起义,然后在镇压农民起义中,豪强势力雄起,汉朝灭亡。

事实上,汉末到魏晋南北朝就是地方士族豪强兴起时期。就是这些势力是统一的阻力,他们的存在阻碍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曹魏被司马取代就是司马家是士族得到士族支持。曹魏根基太浅。没有得到地方士族的有效支持。而且曹魏出身寒门,虽说有东征西讨打下北方一片江山。但士族们依然看不起曹魏。否则袁绍也不会天天把什么三公挂嘴边,就怕人家不知道他是士族。同期的东吴和蜀汉也是士族把持的。诸葛本身也是出身士族,否则不会,诸葛家两边都有人。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也是替蜀汉造势,说给东吴我们家也是豪门。其本质上当年士族势力控制着中下层社会,只有得到士族的支持才能有根基。所谓的人心向背其实是控制于这些人之手。

既然是得到士族的支持才有天下,那么也就受制于士族。士族不是一个单一一个人或什么家族,本质上是就是多个地方豪强势力,本身就统一的最大阻碍。而且他们之间就是纷争不断,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的战乱不休,就有他们的影子。他们的争乱严重影响了对北方的入侵的抵抗,这就是五胡乱华的原因。

很多结论都说,西晋统一后执行了错误的分封制。其实不尽然,西晋有天下,是士族势力的大族支持下血腥屠杀曹魏势力后才立的国。这种情况下,司马家政权受制于世家大族,迫于无奈只有分封诸王去看守地方的世家大族。但后来事情表明,诸王更不可靠,这就是西晋的有名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后西晋彻底不行了。本来东汉末年由于战乱人口损失较多,已有大量胡人内迁中原,西晋八王之乱的打来打去,算是消弱了西晋的军事实力,胡人开始造反起事。这就是后来的五胡乱华。

中原大族一看不行了,随即携带着司马家的人,南渡长江避祸去了,这就是衣冠南渡,随后建立东晋。这种情况东晋王朝就更加受制于世家大族,也就是所谓的王于马共天下。

士族也不见得就是历史书写得腐朽,落后的代表。士族的形成其实就是,自秦灭六国,六国贵族消失后,朝廷对地方管不过来的自然而然形成的在全国各地一种血缘纽带的地方势力。士族的毛病就是谁当皇帝无所谓,就是别影响我家的利益。于是这些势力之间纷争不断,而且这些势力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各个士族之间互相争斗使得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而且会扩大问题。最后就是血腥的内讧,刀兵相见。东晋以及其以后的宋齐梁陈内部的杀戮不断,背后就是士族之间的纷争。

中原的无险可守只得由着五胡乱华,然后是鲜卑的魏朝的兴起。在北朝由胡人部落,军事酋长战乱兼并,最后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形成了类似士族的军事贵族,这就是关陇军事集团,最后形成八柱国的贵族集团。基本上北朝后期以及隋唐前期的统治势力。杨坚,李渊,宇文家族,孤独家族等均是出自这一军事贵族集团。

南朝经多年士族内讧,已没多少实力。随后被隋朝统一。虽隋统一,但杨坚知道自己的王朝受制于关陇军事贵族,要想办法制衡这些人,所以就得其他人当官。出于察举,荐举最后受控于士族的教训,那就考试吧。这就是科举制度的由来。这一制度彻底摧毁了士族再次兴起的可能。使得世家大族再有势力也得来考试才有当官的资格。从此以后,中央才算是对地方豪强势力有控制力。在这之后,中国就再无百年以上的分裂了。虽有短时分立,但随即就统一。

但科举制度明显的是影响了关陇军事贵族的利益。于是借隋炀帝东征朝鲜半岛的失败,关陇军事贵族推翻了隋朝。然后李渊在这些人的支持下建立了唐朝。但唐朝不也一样继续执行打击关陇军事贵族办法。从开唐,经李世民,武后,直到唐玄宗时这些势力才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之中武后任用酷吏,使劲折腾百官,但却没有太大后遗症。其实背后真相就是武后以株连的方式,打击李氏皇族的同时也是在有目的处理这些八柱国的人,然后提拔科举的人。开元盛世的人才其实都有武后朝提拔的。

隋炀帝其实不是什么昏君,很多事的记载都是动机不纯。大运河的开凿,对后世益处甚大。征高丽也不是什么错事,唐朝建立,最后不一样要继续征高丽,这是必须的国家大事。

由后世辽对宋的威胁来看,以及安史之乱兴起于河北三镇,征高丽是必须。否则,一开国就在幽州和东北那里有个地方独立的敌对势力,那就什么事都别干了。隋炀帝的问题是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失去对这些人的控制,仅此而已。


沙中土大溪水

以下正文:

历史不忍细读·先秦

1、周公姬旦

有关周公的说法有三种。

其一,出自尚书·金滕之策,也就是所谓正统说法,文王的好儿子,武王的好弟弟,成王的好叔叔,周室好大臣……balabala

其二,出自史记·蒙恬列传,周公旦辅成王,功成身退后,有小人谗于成王,成王怒而周公旦奔楚,后因为成王看到了周公旦辅政时的自白书,于是杀言者而反周公旦。

其三,出自荀子,周公旦因成王年幼,于是称王而即天子位,后为子孙计而返政于成王。

三种说法,最理想主义也是最靠不住脚的就是第一种。且不说桐宫之囚和五帝禅位的前车之鉴,平心而论,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周公旦先是打平了三监之乱,把周人的势力拓展到了淮河流域,同时确定周室礼仪制度,封建汉阳诸姬(英、六、随等),又大封宗室功臣(鲁、齐、燕等)于王畿之外——这算是网罗人心找队友取而代之吧?

而且,第一种说法出自古文尚书,然而现存古文尚书一是孔壁藏书,二是东晋时史官梅氏所献——后者已经被清代训诂学狂人证实是司马昭老丈人王肃的西贝货,前者虽是古文,但应该是战国以后的遗物。

举个栗子,孔氏古文尚书有周公旦作诗鸱鸮于成王,这首诗被收录于诗三百里,然而孟子一书里谈到鸱鸮,却说不知道是谁写的……说明孟子没看过这书,也就是说书成于至少是孟子以后的事了。

第二种说法应当是较为合理的一种,周公兢兢业业辅政,天子亲政后借个由头搞一搞清算在朝臣里安插自己人,搞定以后再把出头的家伙一刀砍死,然后客串一把奥斯卡影帝,迎回蒙受不白之冤的老臣,顺手给自己刷一波声望,再把老臣捧得高高的,给一大堆不值钱的荣誉神马的——比如鲁国可以用天子礼乐。

这种情况是可以有的,比如,汉宣帝之于霍氏家族——霍光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然而一点都不妨碍对于霍氏余孽的清算。

而第三种,最现实的一种。证据也不是没有,不说前面提到的周公拉队友,单说鲁国一个侯国,可以用天子礼乐这回事,就不由得不让人想入非非。

天子礼乐=九锡加身,看看加过九锡的都是一些什么人:霍光以后,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桓玄、刘寄奴、萧道成、萧衍、侯景、陈霸先、高洋、杨坚、李渊、王世充……这些个权臣头子那个不是满口仁义道德的大善人(滑稽)?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2、骊山之难

宗周末年,幽王玩了一手烽火戏诸侯,讨了美人褒姒欢心,最后把自己玩死了……

以上源于史记·周本纪。

一个王朝完犊子了,不是因为神马的内因外因,完全是因为一个女人……是不是有点儿戏?

首先我们说一下犬戎这个民族。

不过先告诉我,第一次听到犬戎这个词,你觉得他来自哪个方向?

西北?

不好意思,回答错误。

犬戎,来自东南。证据有二。

左传·昭公四年:周幽为太室之盟,狄戎畔之。

太室者,太室山也,在现在河南省内。也符合宗周三百年专注东南的一贯传统。

第二,史书记载犬戎是申侯召来的,根据汉书·地理志,申在南阳宛县,而汉代南阳郡,属豫州,在襄阳以北,也就是河南境内。

其二,烽火戏诸侯,就从这五个字来看,本身槽点就已经有两个了。

烽火,最早出现在秦代,是长城驻军预防匈奴入寇用的。而且,骊山海拔低,如果不是连绵成片的烽火台,根本没卵用,然而现代考古并没有在骊山上找到烽火台遗迹。而吕氏春秋里对于用的也不是烽火,而是击鼓……

再然后,戏诸侯。首先,诸侯有远有近,有先来后到的,先来的看到没有战斗痕迹,直接拍拍屁股走人就是,或者给后边的人传个话也成啊,难不成这些人已经心理阴暗到一定要让你们和我一起遭一趟罪才成这种地步了?

再者,有关褒姒的记载,史记明显是在不负责任的扯淡。说褒姒是周厉王末年龙涎流出导致宫女怀孕,中间跨了宣王在位的四十六年,直到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以褒姒为后……

要么怀孕怀了四十多年,要么周幽王喜欢上了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太太……二选一反正都是鬼话。

所以真正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自己脑补一下。

褒姒虽然因为宠爱而为后,所生之子伯服也被立为太子——然而除了可能有一些投机客,她是没有靠山的。而废王后申后以及申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平王——身后是有靠山的。

申后出自申国,申国是侯国。春秋之义——诸侯大者侯小者伯,所以申国在当时应当是个大国,不然申侯闺女也不会成为王后。

而自己外孙子的太子位被一个莫名其妙的女人的儿子抢了,做外公的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不管是出于政治还是亲情的考量。

而想要成功搞个大新闻,是需要帮手的。所以申侯先是联络了太室山里的犬戎,然后拉上了身为同姓的许文公,还有缯国(史书记载是鲁,然而鲁国一来距离太远,二来不合礼法不掺和,而鲁和曾在古文里近似,而曾又通缯,且地理位置接近),儿女亲家+投机客司徒郑桓公(郑武公妻申侯女,即为庄公母),以及心存怨望的申太子,加上一直眼馋河西之地的晋文侯。

大致的形势么,目测就是申太子做内应,然后里应外合诸侯联军弄死了自己老爹,顺便把黑锅栽到了犬戎和褒姒的头上。不过其中应该有过诸侯联军分赃不均,所以郑桓公不幸死在了骊山脚下,不过作为补偿,郑武公成功拿下了东迁后家门口的虢国。

不过事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来半路杀出了个秦国,二来虢公立携王于西,而平王的依靠力量诸侯联军——晋国没能拿到想要的河西,所以不想让平王留在丰镐,申国势力范围在南阳所以更不愿意让外孙远离自己——不便控制,郑国在桓公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布局东方——再加上西方的秦国还有周携王,所以无兵可用的平王不得不东迁,也就是春秋里的那句话——周室东迁,晋郑是依。

所以周平王才会乐得大方,任由秦国在西边占领土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本质上就是让秦国和携王狗咬狗,教训一下趁火打劫赖在当地不走的狄戎,顺便恶心一下晋文侯。

所以为什么周室东迁之后式微,一来手头没兵没钱(周室债主鲁国,平王葬礼都是找鲁国借的钱),二来周平王弑父,本身就是对于宗周礼法的颠覆,所以周室威信自然无存,举个栗子就是身为东方诸侯伯长的鲁国,在春秋之时一直就对成周不冷不热,左传里春秋初年,不乏天子先使使慰鲁侯,然后鲁国才不咸不淡的回应一下,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情况。

3、公休仪拔葵去织

拔葵去织,语自董仲舒举贤良对策。大致的意思呢,就是说鲁穆公国相公休仪休妻,原因就是因为自己老婆织布织的太好,种地种的棒棒的,而国相大人表示你干的这么好,鲁国其他人怎么办,然后就把老婆休了……休了……了……

所以说国相大人,您老婆到底得有多能干,才能成功挤垮鲁国的织布粮食市场啊。

当然,历史不可能这么简单,公休仪不可能这么NC,任何政治行为都有其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意义。

中国最早的确切纪年是在前841年,连续纪年开始于春秋元年(鲁隐公元年),而从左传末年(鲁哀公二十七年)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中国有长达六十四年的无确切纪年的历史,对应春秋之末到战国之初。

而鲁穆公,就是处于这段时期的鲁国国君,对其生平,我们只能通过先秦诸子以及后人言论,外加考古发现,来进行还原。

鲁穆公号称鲁国的中兴令主,在位期间礼贤下士,曾重礼拜子思,以咨国事(见考古·鲁穆公问子思),同时允许墨翟在鲁国讲学授徒。

划重点,允许墨翟在鲁国开坛讲学,收授门徒。

彼时农家和墨家还没有分手,墨家除了代表中小生产者利益之外,还代表着小农小地主阶级的利益,而儒家,代表的则是大地主,亲亲相隐,宗族血缘,礼仪人伦,就是要让农民依靠血缘团结在一起,变成大地主,从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毕竟单一小农的脆弱性在战国乱世下更能轻易得以体现。

历史不忍细读·西汉

1、周吕侯吕泽

周吕侯吕泽,汉高帝皇后吕雉的大哥,亲大哥。汉初分封功臣,因功被封为周吕侯,高帝八年病逝,谥号曰令武,高后二年追尊为吕悼武王,其子吕产袭为吕王,后改封梁王,为吕后称制间吕氏外戚三位诸侯王之一。

司马迁史记·列侯功臣年表,评价周吕侯为“发兵佐高祖定天下”。

请注意三个地方:发兵;佐高祖;定天下。

做个对比,刘邦的大管家萧何病逝,谥号为文终,史记评价为为“及佐兴王”;刘邦的首席重谋张良病逝,谥号为文成,史书评价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意思就是佐高祖定天下;诛杀诸吕,迎立代王的绛侯周勃,谥号为武,史记评价为“从高祖定天下”;至于那位身死族灭的淮阴侯……这个我们稍后再说。

学者里最严谨和最不严谨的,首推史家。因此我们看史书细节的时候,有必要像清代训诂学狂人一样抠字眼。所以首先,要明确的是,佐和从这两个字眼,别说是在秦汉之交的时候古代,就算是现代社会,意义也是完全不相同的。

佐的意思是辅佐,意味着你们两个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属于是合作伙伴,你看他不顺眼随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而从,则是属于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就像现在公司里的老板和雇员一样,地位是有上下分别的。

汉初三杰的两位,萧何是刘邦的老朋友老乡,在刘邦发迹之前对他多有照顾,刘邦是亭长,萧何是主簿,算是同僚,甚至后者地位更要高于前者,而分封功臣定次序的时候萧何位列功臣第一,还是汉室第一个大满贯(赞拜不名、入进不趋、剑履及殿)的获奖者,所以可以用佐这个词;张良家族五世为韩相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崇高地位的贵胄家族,本人投奔刘邦也算早,功劳大,又深得刘邦信任——史书记载高帝曾让张良任择一地以为万户侯——而且又很有自知之明的在天下安定后修仙去了,对刘邦没啥威胁,所以也就没有了政治上的清算和抹杀,当得起一个佐字。而相比之下,解过平城之围,当过太尉当过丞相,砍死诸吕迎立天子的绛侯周勃,谥号只是单字,身后名不过捞了一个从高祖定天下,谁优谁劣,自然高下立判。

然而,就是辣么流弊滴人,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完全没有单独的列传,生平事迹不详,生卒年月不详……

而且,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汉初很多食邑很多的列侯勋贵,如代相陈豨、东武贞侯郭蒙、大司马阳都敬候丁复、车骑将军建武肃侯靳翕、阳陵景侯傅宽等,统统没有单独列传,甚至于在史书里,也是言语不详……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种说法,说汉室江山,有近一半是周吕侯打下来的。这种说法固然有所夸大,但是不容置疑,周吕侯的确为汉室江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拿韩信和周吕侯做个比较。两者麾下的将领,韩系名列史书的无疑要多得多,单独成传的也高于后者,但只是看食邑数量以及封侯数量,吕系明显优于韩系。(参照列侯功臣表)

而这也正好对应了之前史迁对于周吕侯的评价,“发兵佐高祖定天下”。

也就是说,周吕侯吕泽,给刘邦单独拉起了一系人马,而这些人也是因为吕泽而为刘邦所用,最后混到了汉室列侯的位置。

而另一点,关于太子废立问题。

刘邦不喜欢太子刘盈,而偏爱赵王刘如意,这个相信都有所耳闻。但是结果如何?无数大臣,如留候张良、御史大夫周昌(期期艾艾的由来之一)等屡次劝谏(见资治通鉴),最后商山四皓一锤定音,刘邦才算是绝了废太子的心思——总之正史上是这么说的。

不过问题来了,凭什么,诸多大臣,要为一个岌岌可危不受皇帝老子喜爱的太子说话,凭什么没有一个政治投机者为赵王刘如意张目,凭什么刘邦请不出山的商山四皓为了刘盈出山?

所以这里面,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个如同长平烈侯、冠军景桓侯之于戾太子刘据一样的强力后援。

这个人,就是周吕侯吕泽。

正是因为周吕侯的遗泽——尤其是韩信见废后庞大的军中影响力,所以让刘邦生出了尾大不去的忧虑,也正是因为周吕后的遗泽,所以刘盈的位子得以保全。不然就凭建成侯吕释之这种二流货色,吕后一个不受皇帝喜欢的女人,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RU kidding me?

有关周吕侯的功绩史书记载不详,除了一句楚汉争霸时收兵荥阳,另外就是死于高帝八年。而高帝八年,东西南三面都算平安无事,唯独北面因为韩王信余孽作乱而不宁,而这场祸乱史书不甚详细,但是考虑到作为刘邦二哥的代王刘仲都弃国而逃,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就在当年,刘邦任命陈豨为代国相,而此时因为代王人选没有确立,彼时代国包括代郡在内,有云中、雁门三郡共五十三县,构成了防御匈奴入寇的北方防线,所以陈豨事实上是以代相行诸侯王事,同时统管北方大小军务——所以后来陈豨叛乱声势浩大,叛军一度深入中原腹地打到山东聊城,可见陈豨当时职权之大。

那么问题来了,之前统管北方军务的人是谁?

结合上半年匈奴入寇的事实,以及周吕侯生卒年月,我们不难得出,周吕侯吕泽,死于高帝八年上半年,韩王信余孽及匈奴入寇。

然而就算周吕侯早死,其遗泽依旧能够庇护其家族十余年,撑过了太子废立风波,一直到高后称制的前几年,两次吕氏外戚权力的低峰期,就像尽管冠军景桓侯逝于元狩六年(前117年),长平烈侯病逝于元封五年(前106年),但是却一直能够庇护刘据直到巫蛊之祸(前89年),近20年时间。

然而这样强力的人物,却不能为人所知,所有相关痕迹完全春秋笔法一抹而过,原因也不难猜测,宗室元老诛灭诸吕,自然要确定这件行为的正义性,而任何与此种政治正确相违背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不过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周吕侯的赫赫功勋,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有资格让人煞费苦心,若非其功劳滔天,怎么能让后人煞费苦心的在史书上抹杀淡化。

2、平城之败

高帝六年(前201年)秋,匈奴围韩王信于马邑(秦赵长城防线北),九月,信以马邑降匈奴,冒顿单于于是引兵过句注塞,攻太原,至晋阳。

然后次年,刘邦御驾亲征,展开了和匈奴的大撕逼。

然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刘邦御驾亲征关中总动员前,由于韩王信举国(韩国故地在河南,地狭人稠,是以刘邦以太原为韩国,令都马邑,以抗匈奴)而降,长城防线也因此崩溃,太原郡全境尽数沦陷,所以汉军北上,第一要务是要收复马邑、楼烦、晋阳在内的失地。

根据资治通鉴、史记记载,双方进军路线大致如下。

先是刘邦亲自带兵和韩王信硬杠了一场,在铜堤大胜,斩其将王喜,夺回了铜堤。然后兵败的韩王信又收兵和当地的二五仔曼丘臣、王黄、赵利,连同匈奴左右贤王万余骑兵,然后他们碰上了周勃,周勃成功吊打了他们,顺道降服了太原六城。又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后击韩信军於磐石,破之,追北八十里。

到了这一步,汉军北上的战略目标基本完成,长城以内的匈奴部队以及叛军基本上被清除完毕。

然而按照刘邦那种只占便宜不吃亏的老流氓脾气,自然不肯只满足于当前的战果,打算来一次扩大化,而损失惨重的冒顿单于也自然不甘心自身威望受损,所以将计就计,示敌以弱,也就有了后来的平城之败。

史书记载,汉悉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逾句注。帝先至平城,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围帝于白登七日。

看清楚,是汉兵在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以后出塞作战,然后刘邦领导的先头部队被困在了白登山。

不过下边的发展就比较奇幻了。

通鉴记载:帝用陈平秘计,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谓单于曰:“balabala……汉朝皇帝有神灵庇护……”然后又因为二五仔带路党军队没来,所以冒顿心生疑虑,主动解围。

不过问题来了。首先,陈平使者是怎么在万军之中找到匈奴阏氏的,又是花费了多大代价说动了阏氏?而冒顿单于一世英主,会因为一个女人的言语,不管麾下左右贤王各路贵族的意见,白白的浪费了几万人命,然后就把刘邦放了?信不信贵族分分钟给你玩兵变啊?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勃迁为太尉。”

所以答案出来了。不是单于脑残,也不是阏氏魅力有多大。完全就是因为,绛侯周勃带着军队,把冒顿给围了。

而且双方肯定也是发生了摩擦,然而结果肯定是匈奴输多赢少,不然也不会把刘邦给放了。

而且那时候是冬天,汉军固然冻死冻伤一大堆,匈奴人也未必好得了哪去。毕竟游牧比农耕更加脆弱,而且匈奴人口本就不多,四十万精骑齐出,草原上还有多少人照看牲畜,会有多少人饿死?与其这样双方僵持,不如早点退兵回草原,等来年开春再抢上一票。

这也符合游牧民族欺软怕硬的秉性,而来年也的确是发生了匈奴寇代的事件,周吕侯也就是在那时候挂掉的。

所以说平城之战,从全局来看,汉匈是打了一个平手,甚至于汉室还是占上风的——肃清了长城以内的二五仔,如果汉室真的惨败,匈奴人傻了才会和汉人和亲。

3、代王王后

问:文帝皇后何人?曰:窦氏女。

问:代王王后何人?曰:不知也。

其实我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文帝为代王时,皇后并非是后来的窦皇后,太子也不是后来的景帝刘启,不然也不会在皇帝即位后,有司请早立皇后、太子。

史记·外戚世家:“代王独幸窦姬。”可见其并未被立为王后。

史书对于代王王后只有一句话记载:“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咦~~好浓的阴谋气息。

姓名不详,生平不详,就连所生四子也都不详……结合时代大背景,这位代王王后,十之八九,姓吕。

这并非是臆测。吕后执政时,为加强吕氏外戚力量,吕后下令,让吕氏之女嫁给刘氏之男。例如:赵幽王刘友,赵恭王刘恢,营陵侯、琅琊王、燕敬王刘泽,朱虚侯、城阳景王刘章……娶的老婆都姓吕。

列侯宗室联手诛灭诸吕,自然不可能允许一个姓吕的女人成为皇后,更不允许一个带有吕氏外戚血脉的太子成为皇帝,所以史书记载代王将要被立为天子时,踌躇而多疑,不光是因为怕勋贵大臣下套,更是因为要弄死自己老婆孩子。

4、霍去病暴毙、李陵兵败,以及巫蛊之祸中作壁上观的两位

霍去病射杀了李敢(李陵老爹李当户的弟弟),然后被武帝罚去出塞打仗,然后就暴毙了。

武帝泰山封禅,小冠军侯(霍去病遗腹子)前天还活蹦乱跳,后天就莫名其妙暴毙了。

戾太子刘据,太子正妃姓李,李陵的妹妹,李敢闺女。

李敢男李禹,有宠于太子。

皇帝让李陵给李广利运后勤,李陵不干,说自己手下的五千人都是棒棒哒,然后皇帝很开心,就让李陵带着五千步兵出塞了……

天汉二年秋,李陵步兵五千出塞,单于以八万兵围击之,兵败浚稽山。离当初霍系将领,浞野侯赵破奴被俘的地方不远。

李陵前脚力战被俘,后脚长安城风言李陵投敌,“群臣皆罪陵,上怒甚”,又有李陵教单于兵法的传言,武帝大怒,于是诛李陵家,直到后来才知道,教匈奴兵法者乃塞外都尉李续。

出塞那年,汉军三路发兵,李贰师、李陵、伏波将军陆博德。单于的八万人到底是怎么越过李广利的三万主力又做到不泄露消息的。

路博德乃是霍去病麾下知名老将,救援李陵的时候却失期,然而最后却并没有按律当斩,而是废为庶人,但不久之后就被下令官复强弩校尉,屯戍居延泽。

巫蛊之祸,霍光和任安,一个奉车都尉,天子近臣,一个北军护军使,统统作壁上观,甚至于任安干脆放跑了丞相刘屈氂,然后……刘据就果断地领便当了。

昭帝挂了以后,霍光宁肯立昌邑王刘贺,也不愿意立刘病己——别说霍光不知道刘贺是个什么货色。

所以说这里面的水很深啊~~


先占个坑,剩下的部分等笔者读完资治通鉴再说。


Suukyi

先讲一个故事。

某大学一位教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的时候,突然从门外从进来两个暴徒,他们二话不说,三拳两脚就把教授打倒在地,满教室的学生们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歹徒已经逃之夭夭了。但这位挨了打的教授从地上爬起来,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学生们说:“请每位同学拿出一张白纸,将刚才所发生的事情当做作业叙述交上来。”同学们按照教授的要求写完交了上去,全班总共几十个学生,既然有几十种不同的叙述。有的说教室里冲进了两个神经病患者影响教授上课,被教授打了出去。有的说歹徒把教授打倒后,教授跳起来把他们吓跑了。甚至还有的说教室冲进了三个人,教授左脚踢飞一个,右脚也踢飞一个,一个左勾拳又把另外一个打倒在地,后来他爬起来跑掉了。

教授把学生们的描述一一念出来,学生们都为他们不同版本的杰作而哄堂大笑。最后,这位教授抖了抖手里的作业纸说道:如果你们要问我,什么事历史,那我告诉你们,这,就是历史!

个人认为,历史书籍,历史典故,固然好看,但可信度真的不敢苟同。当今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这么发达,还有那么多的虚假的东西,更何况是成千上百年的事情了。历史事实确实是存在的,但永远无法被精确描述,我们所说的历史,纯粹就是当事人根据自己脑海中所残存的光影片段,或者他人的文字或语言传达,加上自己的构思,所形成的一种描述事实的角度。所谓成王败寇,再加上历史都是由胜利方书写,除了记述事实外,历史,也承担了解释现在的作用,历史的真实性,更加大打折扣。钱钟书先生曾认为:历史是人些的。我们所说的历史,纯粹是当事人根据脑海中残存的光影片段,加上自己的构思所形成的一种描述事实的角度。成王败寇,再加上历史都是由胜利方所书写,除了记述事实,历史也承担了解释现在的作用,历史的真实性更加大打折扣。所以,结论就是:

历史真实存在,但不是我们所说的历史。我们要了解历史,参考历史,但不能太相信历史。


撒野的孩子

说说我个人的经历吧。

作为一个历史迷,我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历史故事的,是那种上下五千年,没错,一个历史大事件只有不到三百字就可以简单描述完成的那种简略书籍。那时候看的稀里糊涂的。

首先是对三国的诸葛亮非常有好感,然后读完三国后,感觉蜀国就是在诸葛亮死了之后就马上灭亡的,而实际上,蜀国的灭亡和诸葛亮的关系不大。蜀国的真正灭亡完全就是后继者不如诸葛亮罢了,当然了,没人能像诸葛亮那样相权抑制皇权也是个原因,但到底蜀国的灭亡和诸葛亮没关系,知道真相的我已经是上初中的时候了。

还有一个,就是大家争议最多的一个,那就是明朝的灭亡之迷。我小时候还真的以为是明朝皇帝的不作为,积累了太多的烂摊子留给崇祯皇帝,活活把崇祯皇帝累死了。然后等我知道真相之后,才明白崇祯的父兄爷爷等留下来的是财政富裕,外压后金,平民不反的烂摊子,然后在崇祯的精心经营下,彻底的全家上天见朱元璋了。

还有一个明朝的正德皇帝,被黑的最惨,连我都觉得那是个混蛋皇帝了,不过后来细细研究历史后,才发现一切都是假的。正德皇帝历史上的作为都是想当厉害的,平乱讨逆诛刘瑾,国势强大无比。但就是和文官合不来,所以明朝的史书把他黑的不要不要的,比如几万人激战,正德作为皇帝都亲自杀了一人,然后战果就是最后死了几十个人?可见正德这皇帝被自家臣子都嫌弃的要死。最后清朝的历史再黑一把,所以正德的历史面貌一直都是黑的。

而我是如何知道真相的呢?还是看了本小说,然后不太相信正德是这样的熊孩子ヽ(・_・;)ノ?所以又认真查了历史,包括各类书籍论坛等等。

所以说,历史经不起细细去看,看细细的了,那都不禁让你大骂写史书以及写历史课本的都是人了。


文化界的泥潮流奇葩

别看一些人说古代那那那牛,然而仔细去了解了又觉得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举的例子肯定有人喷我的。】尤其是明朝,可能是由于明粉比较多,刚开始接触历史类时,明粉的文章和评论很多。我最开始时,听说明朝末代皇帝勤勤恳恳还是亡国了,后来又听明粉说明朝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内阁、资本主义萌芽、政治刚硬。听得感觉很牛,但是仔细去读读那个时期的历史,又觉得开始偏离了。

不割地不赔款吧,在历史上有几次明朝直接放弃领土的案例,其中一个就是在安南(越南北部),明朝没有支援,让一个将军战死凉山,之后就没什么动作了。几乎可以说是直接放弃了。

不和亲吧。历代有和亲案例的王朝都建立在北方拥有一个绝对强大的游牧民族,且两边谁也灭不了谁,比如匈奴、突厥,在草原上是比较稳定的一家独大,却没有蒙古那样消灭中原王朝的能力。明朝北边,东北一块、蒙古几块,乱得很,根本不具备有那个能安稳控制草原。谁会和小势力联姻?

内阁,明朝内阁除了名字,其他的和现代内阁几乎没什么关系。

说资本主义萌芽吧,宋朝及其之后的每个朝代都说有资本主义萌芽……后来有看了看,大头是官僚资本主义。

政治刚硬吧,首先政治活动本来就不是刚而已,而且就皇上和几个大臣刚硬,明末清初,有很多文臣武将投降于满清,为满清做出巨大贡献,在异族领导下屠杀自己的同胞。只要泥潭够大够深,一根铁柱是无法不依靠其他东西而屹立在沼泽里,不是陷入就是倾倒。

我开始质疑一些明粉,然后出现了一些反弹,比如什么清修明史,有时候直接被扣上"清粉"的帽子。然后我知道了明粉里还有明吹。

唐朝也有,开始是说强大,但是后来发现有145年时藩镇割据……

再后来,就开始褒贬共存,毕竟谁都不是完美的。开始的感兴趣是赞美,失望来自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存在污点。再后来就现实了。


咱来了

秦腔《金沙滩》杨继业唱段:

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

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

他们比狼牙山五壮士悲壮百倍!但尘封多年少人知道。抗战时期日军进攻中条山,国军31军以阵亡27000人代价,把十万日军阻隔在西北之外,改变整个战局。八百衣衫褴褛十六七岁军人,被日军逼到悬崖边,弹尽粮绝。八百名“秦军”,面朝陕西,跪天,再跪爹娘,唱着秦腔宁死不降,跳进滚滚黄河。前面唱段是最后一名跳河战士所唱。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历史往往是不可靠的,同时代人所写的历史尤其不可靠,而胡适先生也曾经打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史学家对待历史——无论是古代亦或是近代的历史都要摒弃功利,严谨严肃对待,不要因为某些原因,偏见,个人爱憎而去背离真实的历史真相,要对今后读史的后人负责任。


生生世世是炎黄子孙

因为细读你就会对人生,人性,人心失去希望。你就会发现历史充满黑暗,卑鄙,鲜血,痛苦。

秦始皇是一位杰出的帝王,可是他因为一块石头,就杀了方圆数百里的百姓。刘邦为了逃命,将自己的亲身儿女推向马车。汉武帝杀了自己儿子,杀了自己老婆。李世民杀了自己哥哥与弟弟 并将自己侄儿全部杀死,然后他派兵包围了父亲,却又跪在父亲面前痛哭,还吸父亲的奶头。赵匡胤受到周世宗的提拔重用,可周世宗一死,他就去逼老上司留下的孤儿寡母。成吉思汗最大的爱好是杀死敌人,蹂躏他们的妻子,他常常下令屠城。

统治阶级是反对的,那造反的农民代表了正义?黄巢大军带有一种大磨,他们将妇女奸杀后,扔进磨子磨成粉,他的军队吃人吃出了品味。张献忠屠川时,将所有被杀妇女的小脚砍下来,堆成了脚山。

士大夫阶层怎么样呢。岳飞死后,落井下石,欺侮他遗孀的官员可真不少。赵梦fu作为大文学家,大书法家,最爱做的是在家乡欺男霸女,冷落原配找年轻美貌的小妾。

老百姓也让人寒心。袁崇焕冤死时,他的肉被老百姓生吞。


金阳光细碎阳光

就这个问题说说我的个人看法吧,首先我比较认同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这句话,小时候每每读史,总觉得史书上的人物好恶分明,就拿隋末唐初的几个人物,隋炀帝,唐太宗,李建成来说,炀帝昏庸无度,太宗英明神武,李建成自私奸险。长大以后,重新去细读历史,总觉得是那么的不真实,恶人真人坏得如此透彻(炀帝辛辛苦苦取得帝位就为了好好把它折腾到完蛋)大奸实蠢得如此可笑(李建成作为太子居然要弑父夺位),伟大的太宗皇帝却完美的一塌糊涂,世间真有此等人物么?人物的性格总是多面性的,绝不可能是单一的。胜利者写史,总是有所选择,有所删改。

其次,历史服务于政治,如同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教科书删除卫青霍去病,在汉族来说不能接受,但是总得照顾其它兄弟民族。早年也曾听说岳飞不能称为民族英雄,是出于民族团结。又如同昔年席卷大半中国太平天国运动,清朝说其为匪,共和国则称之为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历史的事件也存在各种解读,看你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