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特輯:他是最具民族精神的父親,一面死字旗讓國人自豪

刀叔導讀: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但在民族大義面前,這位父親的舉動感人至深。正逢父親節,今日僅以本文紀念這位英雄父親。

父親節特輯:他是最具民族精神的父親,一面死字旗讓國人自豪

在抗戰全面爆發兩個多月,也就是九月五日,成都的一個公園戰旗飄揚,人滿為患,幾個小學生流淚致辭,原來他們是在送四川子弟兵出省迎敵。

四川在抗戰中貢獻了350萬川軍,佔全國抗戰人數五分之一還多,這個數目實在令人震撼。最早的川軍出川甚至只是因為一句號召,一路上受盡歧視,徒步走到東部前線,但是最終結果並沒有丟人現眼。川軍不是那種搞完事就跑的憤青,也不是那種只想保存自己的軍閥,而是真正站到一線正面對抗日本人。

父親節特輯:他是最具民族精神的父親,一面死字旗讓國人自豪

在八年抗戰中,350萬川軍出川抗戰。64萬多人傷亡,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冠。而在這些可歌可泣的川軍戰士中,有這樣一位戰士,帶著父親縫製的“死字旗”衝殺戰場,最後他活著回到了四川。

這名戰士叫王建堂,四川安縣人(今北川縣曲山鎮)。

父親節特輯:他是最具民族精神的父親,一面死字旗讓國人自豪

1912年9月11日,王建堂出生在北川曲山場,父親王者成是曲山場上的一個小商人,民國初年從德陽市綿竹縣遷來。“爺爺王者成嫉惡如仇,愛打抱不平,還特別喜歡唱川劇,是當時川西壩子有名的川劇老生票友,這讓四方八鄰都尊稱他為‘者大爺’。”王烈勳說。

王者成夫婦育有三子兩女,王建堂是老大。在他7歲時,被送入私塾讀書。王建堂13歲時,因家貧,隨舅舅到內江二中和江油中學讀高中,19歲時進入當時軍閥所建的“江彰文學院”讀了三年大學,後因該院停辦,輟學回曲山老家教書。

父親節特輯:他是最具民族精神的父親,一面死字旗讓國人自豪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節節敗退的戰事,使得南京國民政府被迫退守重慶。山河破碎,生靈塗炭,半壁江山的淪陷燃燒著每一位國人的心。四川安縣曲山鎮的一位小學教員王建堂,按捺不住心中悲憤,主動請纓,殺敵報國。

王建堂提出請纓殺敵的志願後,很多志同道合的青年紛紛響應。很快,王建堂就組織了一支170多人的隊伍,取名川西北青年請纓殺敵隊。

不久川軍也組織了一次四川版的“紅場閱兵”,就是開篇所說的,王建堂的川西北青年請纓殺敵隊就在其中。

父親節特輯:他是最具民族精神的父親,一面死字旗讓國人自豪

就在“義勇隊”在安縣快要出發時,王建堂的父親王者誠從曲山鎮寄來一分包裹,請郵局轉交就要出征的兒子。這分包裹首先到了縣長成雲章的手裡,他打開一看,不禁為包裹裡的內容感動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包裹裡是一塊大白布做成的旗幟,旗的正中寫著一個斗大而蒼勁有力的“死”字。

父親節特輯:他是最具民族精神的父親,一面死字旗讓國人自豪

“死”字的左右兩側寫著這樣的幾行小字:

右邊,“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上盡忠。”

左邊,“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

此後,王建堂參加過洞庭湖狙擊戰等多起戰役,負傷多次,但是等到日本投降後,他活著回到了老家。

父親節特輯:他是最具民族精神的父親,一面死字旗讓國人自豪

王建堂後半生的生活,說起來令人心酸,如今不宜發表,暫時就不說了。

抗戰中的川軍嚴格來說並不能算是正規部隊,而是一支地方軍閥武裝。無論是部隊的裝備和軍事素質、部隊待遇,都無法與中央軍相提並論。但抗日戰爭中,這支部隊用自己大無畏的犧牲換來了“川軍能戰”、“無川不成軍”的名聲。

而王建堂的父親王者成,也被譽為近代最具民族精神的父親。

父親節特輯:他是最具民族精神的父親,一面死字旗讓國人自豪

今日是父親節,本文僅以紀念死字旗的父子故事,不做過多角度的討論,請勿曲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