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龙虾抱孵率?

如何提高龙虾抱孵率?

龙虾养殖的过程中,小龙虾的繁殖过程是小伙伴们很关心的问题,小龙虾一年繁殖一次,秋冬季繁殖,受精卵孵化时间长达30天左右,且繁殖过后会死亡一批。小龙虾的繁殖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来年小龙虾的产量和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小龙虾繁殖抱卵率?繁殖管理技术要点又有哪些呢?

如何提高龙虾抱孵率?

提高小龙虾繁殖抱卵率,一般要注意两点:一、提高受精率,如果卵粒未受精则会慢慢变为白色,并脱离母体;二、提高抱卵量以及卵粒的成活率。

1.产卵规律

每年有1个产卵高峰期,5―6月前后有少量个体产卵,主要产卵期在9月下旬到11中旬。

2.产卵数量

每尾1次产卵量大多在200~300粒,较小个体一次抱卵量不到100粒。

3.繁殖场地

池塘、稻田、大棚、工厂化。

4.繁殖的方式

打洞交配孵化。

5.繁殖特点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需要6―12月龄达到性腺成熟红壳虾;人工养殖条件下,会大大缩短这个时间。小龙虾性成熟时的体重多为25克以上,产卵群体中体重30克以上的个体占多数,体重越大,活力越好的虾子抱卵率就越高!如果水环境差的池塘,虾子因环境差也会性腺成熟,虾子规格较小、孵化低。

同龄亲虾中雄虾个体稍大于雌虾,自然群体中雌雄的性比例在1∶3。

小龙虾繁殖的时候也有抱卵率和抱卵存活率很低的时候,当卵粒受精后由棕褐色变棕色,至孵化前卵粒又酿成橘红色,不透明者为死卵,未受精的卵逐渐变为混浊白色,脱离虾体死亡。小龙虾抱卵量少以及卵子发白主要是由于受精异常,部分卵子未受精呈白色,不久便会脱落.受精卵死亡。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呢?

1、环境变化,比如水温,水质的变化太大,让龙虾不适应或者产生应激反应

2、水中出现刺激性药物,比如农药,杀虫剂等,导致母体中毒。

3、虽然龙虾对于水体的溶氧量要求不高,但是在龙虾抱卵的过程中,卵粒对氧气的需求还是较高的,否则可能导致卵粒缺氧死亡

4、在龙虾抱卵期,饵料供应不足或者是营养失衡,导致亲虾营养不良,也可能引发卵粒死亡。

如何提高龙虾抱孵率?

1.保持水体肥度及水环境的稳定性,龙虾幼体捕食动物性的浮游生物,卤虫无节幼虫是第1期幼体的适宜饵料。

2.选留小龙虾亲虾应该在10月龄以上、体重35克左右、体型标准、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和生命力强的个体,母体健壮才能保证抱卵率,保证受精卵质量。

3.雌、雄比例一般为3~4:1。即一夫多妻制。如雄性小龙虾条件较好时,可将投放比例定为5~6:1;较差时则定为2~3:1。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塘内雄虾过少,会减少受精率,而雌虾过少则会降低抱卵率。

4.从9到10月份开始,龙虾基本都开始进入抱卵高峰期。小龙虾交配繁殖期间禁用刺激性的药物,定期使用解毒产品降解池塘毒素。

5.产卵水温在22~25℃为佳。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卵粒容易变质,在温度过低时,孵化时间则会更长,异型卵也会增加,所以控制水温很重要,我们要学会通过加深和降低水位,来控制水体的温度。

6.提高龙虾的活力,白露过后早晚气温水温温差大,小龙虾有些体质活力差,螯足拿起无力、虾子不活跃,少数在地笼或池塘边死亡,交配抱卵率低,建议在昼夜温差大时,饲料中拌保健品(建议选择正规渔药厂家的渔药)内服,15天/1次疗程(6天一个疗程),增强免疫力,促进交配抱卵孵化率高,投食饲料+杂粮(玉米、麦子、黄豆)营养均衡搭配。

如何提高龙虾抱孵率?

来源 | LONXIAW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