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龍蝦抱孵率?

如何提高龍蝦抱孵率?

龍蝦養殖的過程中,小龍蝦的繁殖過程是小夥伴們很關心的問題,小龍蝦一年繁殖一次,秋冬季繁殖,受精卵孵化時間長達30天左右,且繁殖過後會死亡一批。小龍蝦的繁殖過程的好壞直接影響來年小龍蝦的產量和質量,那麼如何提高小龍蝦繁殖抱卵率?繁殖管理技術要點又有哪些呢?

如何提高龍蝦抱孵率?

提高小龍蝦繁殖抱卵率,一般要注意兩點:一、提高受精率,如果卵粒未受精則會慢慢變為白色,並脫離母體;二、提高抱卵量以及卵粒的成活率。

1.產卵規律

每年有1個產卵高峰期,5―6月前後有少量個體產卵,主要產卵期在9月下旬到11中旬。

2.產卵數量

每尾1次產卵量大多在200~300粒,較小個體一次抱卵量不到100粒。

3.繁殖場地

池塘、稻田、大棚、工廠化。

4.繁殖的方式

打洞交配孵化。

5.繁殖特點

在自然環境條件下,需要6―12月齡達到性腺成熟紅殼蝦;人工養殖條件下,會大大縮短這個時間。小龍蝦性成熟時的體重多為25克以上,產卵群體中體重30克以上的個體佔多數,體重越大,活力越好的蝦子抱卵率就越高!如果水環境差的池塘,蝦子因環境差也會性腺成熟,蝦子規格較小、孵化低。

同齡親蝦中雄蝦個體稍大於雌蝦,自然群體中雌雄的性比例在1∶3。

小龍蝦繁殖的時候也有抱卵率和抱卵存活率很低的時候,當卵粒受精後由棕褐色變棕色,至孵化前卵粒又釀成橘紅色,不透明者為死卵,未受精的卵逐漸變為混濁白色,脫離蝦體死亡。小龍蝦抱卵量少以及卵子發白主要是由於受精異常,部分卵子未受精呈白色,不久便會脫落.受精卵死亡。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上述問題的發生呢?

1、環境變化,比如水溫,水質的變化太大,讓龍蝦不適應或者產生應激反應

2、水中出現刺激性藥物,比如農藥,殺蟲劑等,導致母體中毒。

3、雖然龍蝦對於水體的溶氧量要求不高,但是在龍蝦抱卵的過程中,卵粒對氧氣的需求還是較高的,否則可能導致卵粒缺氧死亡

4、在龍蝦抱卵期,餌料供應不足或者是營養失衡,導致親蝦營養不良,也可能引發卵粒死亡。

如何提高龍蝦抱孵率?

1.保持水體肥度及水環境的穩定性,龍蝦幼體捕食動物性的浮游生物,滷蟲無節幼蟲是第1期幼體的適宜餌料。

2.選留小龍蝦親蝦應該在10月齡以上、體重35克左右、體型標準、體質健壯、附肢齊全、無病無傷和生命力強的個體,母體健壯才能保證抱卵率,保證受精卵質量。

3.雌、雄比例一般為3~4:1。即一夫多妻制。如雄性小龍蝦條件較好時,可將投放比例定為5~6:1;較差時則定為2~3:1。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塘內雄蝦過少,會減少受精率,而雌蝦過少則會降低抱卵率。

4.從9到10月份開始,龍蝦基本都開始進入抱卵高峰期。小龍蝦交配繁殖期間禁用刺激性的藥物,定期使用解毒產品降解池塘毒素。

5.產卵水溫在22~25℃為佳。在溫度過高的情況下,卵粒容易變質,在溫度過低時,孵化時間則會更長,異型卵也會增加,所以控制水溫很重要,我們要學會通過加深和降低水位,來控制水體的溫度。

6.提高龍蝦的活力,白露過後早晚氣溫水溫溫差大,小龍蝦有些體質活力差,螯足拿起無力、蝦子不活躍,少數在地籠或池塘邊死亡,交配抱卵率低,建議在晝夜溫差大時,飼料中拌保健品(建議選擇正規漁藥廠家的漁藥)內服,15天/1次療程(6天一個療程),增強免疫力,促進交配抱卵孵化率高,投食飼料+雜糧(玉米、麥子、黃豆)營養均衡搭配。

如何提高龍蝦抱孵率?

來源 | LONXIAW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