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繁母猪再降,温氏、正邦上调猪价,农业农村部:6月还能涨!

自6月上旬开始,全国生猪价格开始缓慢上升,在这其中,集团企业挺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了解,温氏、正邦集团均有上调猪价的现象。但从整体来看,此轮猪价整体上升幅度并不明显,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是市场自身调节的结果。

1、5月能繁母猪淘汰量下降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2~3月,能繁母猪存栏指标出现回升后,3月开始,受猪价创10年最惨跌幅和养殖效益陡然大幅亏损之后,超龄母猪淘汰量显著增加。不过,随着5月下旬开始,国内猪价的强势上涨后,青年母猪淘汰率并不高,加之仔猪仍然处于保本或者略有盈利的状态,母猪存栏量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如图:

能繁母猪再降,温氏、正邦上调猪价,农业农村部:6月还能涨!

能繁母猪再降,温氏、正邦上调猪价,农业农村部:6月还能涨!

2、农业农村部:预计6月猪价继续回升

6月19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18年5月大宗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月报预计6月份猪价继续回升,但空间不大。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生猪供给环比下降。农业农村部400个县生猪存栏数据显示,5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减1.9%,同比减2.0%。前期压栏大猪以及淘汰落后产能母猪已经基本出清,连续3个月的低价也抑制了投机性育肥户的积极性,缓解了二季度阶段性供给过剩局面。

二是主产区外调生猪量下降。南北生猪价格差由春节前每公斤2元左右降至 0.5元左右,主产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生猪外调动力下降。

三是屠宰加工业迫切希望提升猪价。屠宰加工企业陆续库存大量低价猪肉,希望提高猪肉价格赚取价格差,带动猪价回升。

四是主产区猪价反带动。全国生猪价格尤其是东北地区持续下跌,亏损程度较高,在养殖户提升猪价和屠宰企业提升肉价的心理带动下,东北地区生猪和猪肉价格反弹带动了其他地区猪价的回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