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非理性資本披上“互聯網+”外衣

滴滴在深圳投放青桔單車。近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發布通知稱,滴滴投放青桔單車屬於違規行為,責令立即收回,同時提醒市民慎重選擇,避免自身權益受損,一時引發輿論爭議不斷,各方立場不一,陷入保護創新和監管保守的激辯。

如果說中國經濟這艘巨輪這幾年能夠行穩致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世界科技革命新一輪浪潮中成功掛上了“互聯網+”這個風帆,催生了新動能。共享模式也迸發出了活力,助力解決了一些傳統管理模式的頑疾。比如共享單車的出現,解決了一線城市市民交通出行最後一公里的難題。一個可以看到的現象是,一些地鐵站門口的黑車和黑摩的在大量減少。

“互聯網+”不僅加出了新動能,而且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推動著經濟社會生活發生著深刻變化,更讓億萬草根能夠發揮聰明才智,表現他們獨特的價值。共享單車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新的出行模式,值得稱讚。

但是,互聯網領域同樣不能是法外之地。新鮮事物的發展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在資本的驅動下,大量各種投資背景的共享單車紛紛進行投放,造成亂停亂放,不僅影響市容,對城市交通反而造成了不利影響。

謹防非理性資本披上“互聯網+”外衣

現在一些城市開始對共享單車進行管理,這是共享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地方政府必須採取的措施。共享單車自出現之日起,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共享單車投放量太大是導致一些問題出現的原因。

在資本驅動下,各共享單車企業跑馬圈地顯得比較盲目,沒有針對性,這導致了大量單車的浪費。完成形成了惡性競爭的局面,在車輛充足的情況下,依然進行大量投放,無序競爭。這種情況對企業與用戶來說都是不利的。

隨著市場的發展,各企業也積累了相當的用戶數據,在未來的佈局過程中,單車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的手段進行合理佈局,配合適當的人工調度,提高單車的使用頻率。而對於單車亂停亂放,也需要有法律進行監管。

謹防非理性資本披上“互聯網+”外衣

資本出於趨利目的進行亂投放,相關監管部門就應該更加審慎地加以監管。各地紛紛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正是出於這樣的理性考慮。一個城市對於共享單車的容納量多少,是否需要如此多的大量單車的投放,自然是政府部門考慮的維度。我們不允許利用一些非理性資本披著“互聯網+”搞坑蒙拐騙,敗壞“互聯網+”的聲譽。

既要推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向前發展,保護創新,更要符合發展規律,防止披著互聯網外衣的非理性資本的破壞力量。不能管得死,但也不能不監管。這是擺在相關部門和全社會面前的一道考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