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變陣記:不斷調整策略架構能否助聯想擺脫困局?

聯想變陣記:不斷調整策略架構能否助聯想擺脫困局?

多事之秋,聯想集團再次宣佈變陣。

這似乎已不是新聞。在過往5年中,這家有著30多年曆史的老牌科技巨頭以“一年一變”甚至“一年多變”的節奏不斷調整著策略及架構。

按照CEO楊元慶的最新規劃,PC和手機業務將整合成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未來與原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協同發力“智能設備+雲”和“基礎設施+雲”。

PC與手機,是談論聯想時繞不開的話題:前者是其成就輝煌的根基,後者則是其不願提及的傷痛。

不久前,楊元慶在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坦言,“手機業務在此前發展中存在一些失誤,包括在判斷客戶需求和切換品牌策略上”。

時至今日,聯想將兩者整合,亦在迎接智能變革時代的挑戰。這一次,聯想能否擺脫困局,楊元慶又能否徹底完善組織架構呢?

走馬換將

“面臨機遇而變陣,遭遇挑戰而換帥”,有人曾用此番話語點評聯想高層變動。

近些年,聯想內部人事任命確實有些頻繁。

2013年,楊元慶發內部信稱,聯想分拆為Lenovo業務集團和Think業務集團,前者包含聯想電腦和原移動業務。那時,劉軍不僅負責手機,同時還負責PC業務,外界將其稱為聯想二號人物。

2014年,聯想宣佈計劃以約23億美元收購IBM X86服務器業務。消息傳出後,其組織架構和高管團隊隨之調整:兩大業務集團拆為四大獨立業務集團,即PC業務、移動業務、企業級業務和雲服務業務。劉軍從Lenovo業務集團轉向移動業務,主抓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視。

2015年,楊元慶將集團業務收縮為“三大引擎”:個人電腦業務、企業級業務和移動業務。同年6月,聯想高層發生劇變,劉軍離開原來的崗位,其職務由陳旭東接替。

2016年,聯想的變陣更加頻繁。1月初,聯想移動業務中國區人事變更,陳旭東掛帥聯想移動業務中國區總經理;3月初,聯想從“三大引擎”再次變更為四大集團,即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集團(PCSD)、移動業務集團(MBG)、數據中心業務集團(DCG)、聯想創投集團(LCIG)。11月,聯想再次公佈人事調整:陳旭東負責聯想全球服務業務,總裁兼COO蘭奇直接負責PCSD,高級副總裁喬健負責MBG,高級副總裁賀志強負責LCIG。

2017年,楊元慶宣佈,將聯想中國區重組為PCSD和DCG。同時,劉軍迴歸,擔任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領導中國平臺及中國區PCSD業務,向蘭奇彙報;童夫堯擔任集團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負責DCG中國的端到端業務以及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業務,向DCG業務總裁柯克·施浩德彙報。

2018年5月,聯想PCSD和MBG將整合成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DG),與DCG協同發力“智能設備+雲”和“基礎設施+雲”。

對於頻繁換陣,外界持有兩派觀點:

一方認為,在聯想業務下滑的過程中,集團多次調整架構來挽救業務,急於求成且缺少耐心。另一方則認為,市場變化萬千,只有不斷調整策略才能止損甚至搶佔先機。兩者相比,明顯前者的反響更加強烈。

獨立分析師鄒明宇向新浪科技指出,任何一家企業的戰略與執行,多以3年為一個週期,3年左右可鑑定戰略成效。多次變陣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方面是領導者對此前策略的判斷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或許是內部人員構成混亂,這些均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

聯想集團近5年股價走勢

資本遇冷

除組織架構變更外,聯想集團在股市中的表現更令人擔憂。

5月4日,聯想悲喜交加。其剛剛宣佈完成對富士通PC業務51%股份的收購,就被剔除出了恆生指數。當天,香港恆生指數發佈公告,聯想集團將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石藥集團,該變動將於6月4日起生效。

自從2013年3月被納入恆生指數以來,聯想集團股價已經下跌了56%。在彭博社統計的171只全球科技股中,聯想集團表現最差。據計算,在過去10年間被踢出恆生指數的股票,在被取消資格之前,股價平均下滑為48%。

然而,這並非聯想首次被踢出恆生指數。早在2000年,聯想首次加入恆生指數;2006年,聯想被踢出;2013年,再次加入。

近期,聯想集團股票下跌至2009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美國對中國部分企業的禁令,加劇了投資者對於中國科技板塊的擔憂。

據IHS Markit Ltd數據顯示,在恆生指數成份股中,該股是被做空程度最高的個股之一:13.8%的流通股被借貸給了賣空者,若遭剔除可能引發更多賣出。

當天,聯想集團向新浪科技回應稱,尊重恆生指數的審核結果,但特別關注公司的持續轉型,以及為股東帶來可持續的長期回報,“我們認為,恆生指數的審核結果,並不會對我們的股票表現產生長期的實質影響”。

IDC 2017年全球PC出貨量排名

盈利訴求

光大新鴻基策略師認為,聯想股票下跌的重要原因在於,無論是智能手機業務,還是保持電腦業務的市場份額,“聯想在所有關鍵領域都有麻煩”。

就PC業務而言,聯想從2013年三季度開始,連續14個季度力壓惠普,保持全球PC出貨量第一的紀錄。但是,去年4月,IDC公佈全球PC市場出貨量時顯示,惠普以1.4%的優勢將聯想超越。一時間,聯想業務導向不明、PC市場處境艱難等質疑聲此起彼伏。外界普遍認為,PC不再是必需品,疲軟掙扎和下滑的趨勢在所難免。

當時,聯想中國區總裁童夫堯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指出,PC市場的萎縮態勢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其依舊是片藍海,細分市場仍是生機勃勃,這一現象也代表了廣大中國客戶的新需求。

讓聯想更加苦惱的則是手機業務。尤其在中國市場,聯想雖力邀行業頂尖人才加盟,組建精英團隊,試圖重振。但從近三年的銷量看,聯想手機早已跌出前八陣營。

“戰略對業務影響很大”,楊元慶向新浪科技坦言,聯想曾對手機品牌進行整合,該過程中存在難度,在切換品牌方面準備並不充分。同時,手機市場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楊元慶說,通過多次復牌後,戰略已愈發清晰,聯想有能力做好手機業務。“但在短時間內,並不是在這個業務上追求增長和市場份額,而是先讓手機業務恢復健康”。就目前來看,有更值得去投資的新方向,例如新的智能設備等,“所以,大的戰略是讓手機業務先回到盈利性的步調上,這是我們對手機業務的基本訴求”。

業績回升

慶幸的是,在近期公佈的財報中,聯想開始回到了增長軌道上。

根據聯想2017/2018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集團總營收約130億美元,創下了過去三年來單季新高並直逼歷史最好水平;同時,第三財季的稅前利潤達到了1.5億美元,同比增48%,這也是聯想最近5個季度以來,首次實現稅前利潤的年比年同比增長。

聯想方面發佈公告稱,聯想在以“設備+雲”和“基礎設施+雲”為智能變革方向上,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來自軟件和服務的非設備營業額達到4.08億美元,同比增長近9%。面對即將到來的智能物聯時代,聯想正全面佈局智能物聯市場,構建開放的智能生態。

同時,聯想開始了新零售轉型。聯想新零售天禧傳奇公司CEO周銘告訴新浪科技,聯想將要打造5家科技概念店;通過20家直營店打造模型,升級150家4S店進入體系;3年時間,聯想要建立佈局全國的千家加盟店面體系;搭建5000家智能無人售貨櫃。

鄒明宇指出,當今聯想面臨的問題,是很多傳統企業存在的通病。以手機業務為例,無論是惠普還是微軟,都曾進軍移動領域,成功者寥寥;在PC行業中,戴爾和惠普亦面臨著經營壓力。所以,正在向智能創新業務轉型的聯想,雖很難一蹴而就,但仍有希望崛起,“大船難掉頭,不要一味唱空,轉型需要時間和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