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名醫帶您讀共識丨霧化吸入治療,您真的瞭解嗎?

呼吸名醫帶您讀共識丨霧化吸入治療,您真的瞭解嗎?

我國霧化吸入療法臨床規範應用仍不足

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最早在哮喘應用獲得成功,早在2003年我國《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和《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把吸入療法作為防治哮喘的首選方法;而2008年我國《兒童支氣管哮喘與防治指南》強調ICS是哮喘急性發作和哮喘長期控制的一線藥物。隨著ICS在哮喘的應用成熟,ICS在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嘗試也不斷獲得成功。2011我國首次發佈《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主要闡述吸入糖皮質激素的療法概述以及其在呼吸疾病兒童的應用,是我國關於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的首個專家共識。2014年第一次更新上述共識,2018年再次修訂及完善,標誌著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我國兒科呼吸系統疾病應用逐漸走向成熟。

呼吸名醫帶您讀共識丨霧化吸入治療,您真的瞭解嗎?

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據共識整理)

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喘息相關性呼吸道疾病

毛細支氣管炎、哮喘性肺炎、哮喘性支氣管炎、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等;

咳嗽相關性呼吸系統疾病

咳嗽變異性哮喘、感染後咳嗽、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變應性咳嗽、百日咳/類百日咳樣綜合徵、

其他

支氣管哮喘、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肺炎支原體肺炎、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氣管插管術及支氣管鏡前後

申昆玲教授向我們介紹,目前國內有三種用於兒童霧化吸入的ICS混懸液,包括布地奈德(如普米克令舒

) 、二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僅適用於4~16歲兒童)。2018版共識指出“布地奈德是WHO兒童基藥目錄(適用於12歲以下兒童)中唯一推薦的抗哮喘ICS;是唯一被美國FDA定為妊娠安全分級為B類的糖皮質激素(包括鼻用和吸入製劑),也是目前批准的唯一可用於4歲以下兒童的霧化ICS。”

1、吸入藥霧微粒與療效

共識指出,當霧粒>5 μm絕大多數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終經吞嚥進入體內;當霧粒<0.5 μm雖能到達下呼吸道,但是90%的藥物顆粒又可隨呼氣排除體外。其中,直徑1~5 μm的藥霧微粒最為適宜。布地奈德混懸液的藥物顆粒在電鏡下顯示為平均直徑為2.0~3.0 μm的細小類圓形表面不規則顆粒,可最大限度地增大藥物表面積,提高霧化效能。而丙酸倍氯米松為長約10 μm的針狀微粒,氟替卡松為10 μm左右類圓形顆粒,二者均會降低霧化效能。

2、藥代動力學、藥效動力學與療效

不同的ICS 具有不同的分子結構及藥代動力學(PK)和藥效動力學(PD)特點。影響ICS的PK和PD因素主要包括受體親和力、親脂性和親水性、生物利用度、半衰期、清除率、分佈容積等ICS 本身的特性。

呼吸名醫帶您讀共識丨霧化吸入治療,您真的瞭解嗎?

常用ICS的理化、PK及PD特點比較

在療效方面,布地奈德在保留較高親脂性的同時,具有高親水性,更易透過氣道黏液層,發揮快速抗炎作用;在哮喘患者中,布地奈德有更強的抗炎作用和肺組織靶向性,布地奈德> 丙酸氟替卡松> 二丙酸倍氯米松;在安全性方面,布地奈德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清除率高、半衰期短、分佈容積適中,其全身性不良反應小。

3、ICS全身不良反應大嗎?

ICS的副作用主要與首過代謝率和分佈容積有關。研究表明,吸入藥物有10%~15%沉積在肺部,對於被吞嚥的吸入藥物約50%~90%從胃腸道吸收,通過門脈循環到肝臟,經首過代謝變成失活的代謝產物。

從胃腸道吸收並躲避肝臟首過代謝後進入體循環的藥物呈原形存在,可導致肺外副反應發生。故首過代謝率越高,不良反應越少。有研究表明,而二丙酸倍氯米松首過代謝率僅60%~70%,而布地奈德首過代謝率90%以上,全身不良反應風險低。

呼吸名醫帶您讀共識丨霧化吸入治療,您真的瞭解嗎?

布地奈德首過代謝率高,全身不良反應風險低

另外,藥物脂溶性與藥物不良反應也密切相關。親脂性高也會相應的使得藥物與全身組織的親和力都增加,故其分佈容積會相應增大、系統清除時間會相應延長,從而使藥品在體內蓄積的風險增加,尤其在長期規律用藥時這種風險更明顯。吸入型糖皮質激素的脂溶性普遍較高,脂溶性的增高與受體親和力的升高相關。從圖二可以看出,布地奈德親脂性最低,分佈容積低,有利於系統清除,全身不良反應風險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