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北、新徵程|新區三年繪畫卷 沿江跨越展新顏

新江北、新徵程|新區三年繪畫卷 沿江跨越展新顏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國家級江北新區成立3週年。作為新區直管區的一部分,3年來,沿江街道順應新形勢,積極主動融入新區,以敢為人先的魄力和服務大局的擔當,助力江北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街道突出黨建引領,堅持轉型升級,以創新社會治理為抓手,不斷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夯實城市精細化標準化管理,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連續多年獲得南京市鎮街分類考核二等獎,2017年順利通過“省級衛生街道創建”檢查考核,並一舉摘得“南京市作風建設標兵街道”榮譽稱號。踏上發展新徵程,沿江街道將以“思想上高度,工作下深度”的決心與毅力,不斷提升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為民服務等綜合能力,實現環境品質持續改善、人民幸福指數持續向好,向轄區22萬居民交出一份優異答卷。


新江北、新徵程|新區三年繪畫卷 沿江跨越展新顏

豐富黨建內涵,組織煥發新活力

沿江街道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新載體,特別是重視從多方面拓寬黨建工作思路,創新黨建工作機制,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彰顯。

結合“創新實幹爭一流”解放思想大討論,街道深入推動對標找差創新實幹精神在轄區落地生根。去年以來,街道共組織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等專題研討4場。為深入推進大討論,進一步開闊幹部眼界、解放幹部思想,收集意見建議130餘條、總結創新舉措20餘項。

街道還推行“支部建在網格上”,建立36個網格黨支部,初步形成了“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幢黨小組—居民中心戶”的“網格黨建”模式。“我們指導各社區結合原有的‘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治理模式,將‘網格化、零盲區’的服務模式應用到黨組織建設中。”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在社區服務中心與街區劃分網格支部,選拔有責任心和能力的老黨員任支部書記,使每個單元網格都成為有組織機構、黨員隊伍和活動場所的黨建基本單位,初步形成這一“網格黨建”模式,增強了黨員隊伍的生機與活力。依託自主研發的社區黨建APP平臺,街道經常開展線上線下活動,為不同類型、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實際情況的黨員幹部提供學習保障。

在此基礎上,沿江街道的黨員活力越來越強。如黨員志願服務,目前45歲以下黨員志願服務參與率已達80%。在日前舉辦的“新區三週年,黨員話發展”座談會上,轄區黨員群眾踴躍參與,營造出“解放思想大討論”“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良好氛圍。


滿足人民需求,提升公眾滿意度

新江北、新徵程|新區三年繪畫卷 沿江跨越展新顏

江北新區要打造宜居宜業、產城融合的新城,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高低是關鍵。沿江街道在創新社會治理方面先行先試,通過創新打造“愛i社區”居民服務體系,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基層治理格局。

“‘愛i社區’平臺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通過手機APP軟件為居民提供高效、快捷、精準的服務,二是為社區和居民、居民和居民之間架好溝通的橋樑,實現‘一家困難就有好幾家幫忙’的良好氛圍。”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登錄“愛i社區”APP,老百姓辦事更方便了,不用去社區大廳就能把事情辦好,同時,APP上還會定期發佈信息,幫助大學生創業和就業。另外,APP上還會發布一些活動,街道在各個小區組建了志願者隊伍,通過志願服務可以獲取志願積分,而要想參加APP上的活動,就必須用志願積分來兌換,這些活動包括針對老年人的智能手機教學、孩子的舞蹈課程等等。目前,“愛i社區”APP已覆蓋3000多戶人家、一萬多人口,下一步,街道要讓更多居民成為“愛i社區”APP的用戶,讓他們享受到更多的服務和便利。

在基礎教育建設上,沿江街道也獨闢蹊徑,先後投入1500萬元,建成沿江中心幼兒園香溢紫郡分園、潤泰分園、亞泰分園,形成“一中心三分園”的基礎教育格局。街道採用自管自營模式,對0—3歲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站進行提檔升級,通過入門入戶、集體活動、育兒沙龍、專家授課等方式,向轄區內所有0—3歲嬰幼兒家庭免費提供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街道在精準扶貧、就業創業等方面也持續發力,積極推動各項社會事業進步。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措施,街道切實提高百姓收入,加強貧困群眾生活保障力度,目前已實現低收入農戶全部脫貧的攻堅目標;通過“媽媽家”社區服務中心項目等創業就業扶持辦法,實現新增城鎮就業人口4535人,培育自主創業者達334人,創業帶動就業1574人。為了更好地服務弱勢群體,街道還實現養老服務廣覆蓋,為67歲以上戶籍老人辦理意外傷害綜合保險、為80歲以上戶籍老人發放尊老金、在敬老院及養老服務中心設立老年人助餐點,並自發成立了計生協會志願者隊伍8支,傾力打造“蒲公英”計生志願者品牌,開展豐富多樣的服務活動。


搶抓發展機遇,推動發展高質量

江北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藉此良機,沿江街道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方面不斷優化提升產業形態,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園區建設,為創業創新保駕護航。

“目前,沿江街道擁有生產製造型企業1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0家。2017年,稅收貢獻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有9家,同時我們還開工建設了4個重點產業項目,總投資達7億元,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9億元。”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1914、威尼斯、天潤城等商業街的崛起,街道服務業也迅速發展,2017年累計完成服務業增加值達13億元。與此同時,在科技創新方面,街道擁有高新技術企業8家、民營科技企業1家,2017年申報入選“創業江北”人才6人、“創業南京”人才2人,簽訂產學研協議2項,發明專利申請量41件,新增科技創業投資1238萬元。

4年前建設的鼎夢創業園則已逐步成為南京青年創業者的創業樂土。據介紹,這是由80後女碩士任華卿自主創辦、運營的創業孵化園區,目前已成功吸納116家創業團隊進場經營,其中成長出省級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5個、市級7個。園區也先後獲得省級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省級巾幗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省級眾創空間、市級雙創先進單位、市級大學生創業園等榮譽。“回顧鼎夢的創業歷程,從最初建立創業園,到擴大發展建立二期創業園,街道都主動上門對接,為我們尋找合適的發展空間;在園區發展過程中,街道也積極為園區爭取各類資金、人才公寓等政策扶持,協助園區企業辦理創業擔保貸款、場地資金減免等相關手續,還通過多種途徑幫助我們擴大影響力,為園區企業的發展提供資源對接。”任華卿說。

2017年,因優異的招才引智成果,沿江街道入選全省首批創業型街道。

細化城市治理,塑造宜居新形象

沿江街道位於新區核心區,因此,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對推動沿江社會經濟加速發展至關重要。2016年起,沿江街道通過實施“三化”,即環境整治常態化、河道治理長效化、城市治理規範化,實現了城市環境更加整潔、有序、亮麗和宜居的目標。

通過紮實推進“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強化水環境治理。街道積極對接橋北地區整治指揮部,啟動了9條黑臭河整治工作,並同步推進市政管網疏通、石頭河堤壩加固消險、斷頭河聯通開挖、大外江泵站升級改造等一大批涉水工程,全力確保安全度汛。

持續開展大聯勤巡查和綜合行政執法,社會治安水平明顯提升。街道創新採用夜間巡防機制,將夜間巡防分為老居民區夜間網格化巡防和街面小區巡防兩大塊,分別由街道綜治辦和派出所負責,分工協作,成效明顯。同時充分發揮4個街面巡防組、1個交通組共45人的聯勤巡防隊伍力量,積極開展治安巡防,及時處理路面情況、重大敏感日維穩事件處置、交通疏導、亂停亂放整治、護學崗等工作。

努力挖掘小區周邊及轄區道路停車資源,緩解停車難。街道因地制宜增加機動車停車泊位和非機動車停車區域,同時加強與交警單位協調,增加駐街管理力量,為交通秩序提供良好保障。圍繞地鐵站換乘人流大、非機動車停放多的情況,增加值守力量、延伸服務觸角,在早晚交通出行高峰時段,積極勸導幫助市民規範停放非機動車,保障市民便利出行。

創新發展,砥礪前行。沿江街道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率先融入新時代,傾聽人民新呼聲,尋找發展新目標,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歷史擔當,勇立潮頭,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進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為江北新區發展貢獻力量,在新的征程上揚帆遠航,做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新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