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世界文明看中國,中國文明看山西

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山西的古建築就是開掛一般的存在

你可能知道懸空寺,應縣木塔等

但是下面這些古建築你知道嗎

雖然不為人所熟知

但是經歷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曆史的滄桑變化

他們仍然存在

梵安寺塔——最古老的磚塔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梵安寺塔位於文水縣上賢村,這一座塔建於唐高宗顯慶年間,是唐李信為祭祀其母所修建的。該塔為閣樓式磚塔,塔高45米。塔底發現有地宮、隧道等。奇特的是這座塔沒有塔基,也沒有塔尖,中間空洞如煙囪。據說只有木製的旋梯通往塔頂的小廟裡。這座塔據考證是一座套塔,也就是說在這座塔中間還有一座小塔,民間傳說是宋朝皇帝為了鎮住唐朝的龍脈,後建一座塔作為鎮塔。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對於該塔只有塔身,還有一段歷史傳說。相傳,不知何時聖人造了一座高塔,塔頂直插雲霄,磨得天叫,攪得天際不安,張天師見到大怒,一鞭將塔打為三截,底截在上賢;中截落在汾陽冀村村北壽聖寺,梢截落在汾陽城東建昌村,故有“上賢的根根,冀村的身身,建昌的尖尖”之說。

崔府君廟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崔府君廟又名顯應王廟。在山西陵川縣城西15公里禮義鎮。廟始建於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均有修葺。規模壯觀,山門前平臺凸起,兩側石階對峙,左右配以廊廡。山門高居正中,門側又各建掖門一道,門樓秀麗,雕刻精巧,與一般佛寺外觀截然不同。山門最古,為金時原構,五開間,兩層,下層磚砌高臺,中柱上裝青石門框及板門,門框上線刻花紋,圖案秀美。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崔府君廟在建築設計和營造上集古代建築技術、藝術之大成。其高臺建築、平臺兩側對稱臺階的形制僅見於敦煌壁畫中,是研究古代建築的一處珍貴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值得我們後人去保護去鑑定。

太和巖牌樓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太和巖牌樓位於介休市義安鎮北辛武村,整個建築絢麗、高貴、莊重而典雅,通身包砌琉璃飾件,色澤鮮麗,造型傳神,運用了仿線刻、仿高浮雕、透雕等多種表現形式,並且摻入了大量的繪畫技法,其圖案無一雷同,其頂為單簷歇山造頂,鋪以黃、綠相間的琉璃脊瓦、吻獸,在其正脊的中間有“春為一歲首,梅佔百花魁,世遠家聲舊,孝訯喜氣新”的題字。四條方柱上滿飾孔雀藍琉璃貼片,前後均有琉璃燒製的楹聯。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此牌樓就是我國琉璃藝術發展到明清鼎盛時期的典型性代表作,據當地流傳在建造時,以現場搭建琉璃窯,根據設計現場燒製和建造,每一個構件全部定製,這也充分體現我古代琉璃匠超凡的智慧和藝術想象力。整座牌樓在陽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斕,璀璨奪目,琉璃牌坊在全國存數甚少,其品位很高,非常珍貴。

祆神樓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介休祆神樓,位於介休順城關大街東端。這是一個三重簷歇山頂轉頂結構的古代建築物。祆神樓是原祆神廟的組成部分,樓因廟而得名,是一座門樓、樂樓與過街樓相接合的樓閣式建築。祆神樓的裝飾中有許多傳統廟宇建築中根本看不到的圖案,如猛虎、牧羊犬、神牛、大象等等,而這些恰恰是祆教的神獸。祆神樓,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上上惟一保存的一處祆教建築。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襖神樓的建築藝術主要體現在樓身木構的設計上,斗拱密佈,鱗次櫛比,體現了典型的清初山西民間營造技法。而且設計的深度、廣度比例協調,顯出十分雄壯與穩定的外觀格局,都顯示了充分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並雜糅進藝術美學,體現了古人高超的建築技術。

無邊寺白塔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白塔位於太谷縣西南南寺街,始創於西晉泰始八年,北宋重修,現為北宋重修後的風格。塔高43米,為七級浮圖,色潔白塔身呈八角形,裡面為空心,是樓閣式磚木結構。現存白塔從其建築的形制特點、表面磚雕斗拱的創作以及裝飾和斗拱的材料比例來看,完全是按照宋代“營造法式”制度建造的,具有典型的宋代建築風格和特點。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太谷民間相傳:古代曾有白鶴幾度降臨白塔塔頂,而且每次都是開科取士之年,落鶴幾隻,太谷縣即有幾人皇榜標名。因此,世世代代,太谷人民都把白塔視為吉祥之物。同時登上白塔極目遠眺,可將太谷遠近景色盡收眼底,已經逐漸成為太谷的旅遊勝地。

大汖(chang)村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大汖村位於山西省盂縣梁家寨鄉深山溝谷中,是一個古老寧靜的古村落,盂縣大汖村有著1500多年的歷史,是迄今盂縣現存最古老的村落。其獨特風格的“立體交融式”鄉土建築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盂縣傳統和民俗風情,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山地的完美和諧。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村裡的房屋均以山木為框架,用山石壘壁,以黏土相砌。外抹黃泥遮風, 上鋪青瓦遮雨。房與房之間相互依託,又自成一體,看似相連,其實各自分離,上下錯落卻實為一家。

昊天寺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昊宇廣廈入雲天,縹緲自在有神仙。慈心仁手渡眾生,菩提釋迦法無邊。昊天寺位於大同市西坪東北的一座火山上。這座孤立高聳的 山頭是第四紀火山爆發後形成的火山口,寺廟就建在火山口沉積 的土坪上。據專家考證,昊天寺始建於唐代末期。清康熙年間由眾善人 續建了聖母廟、東西配殿和禪室。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在大同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昊天寺,離天二指半,燕雀難飛過。"這話雖有點誇張,但也道出了昊天寺的高。昊天寺建在大同盆地隆起的火山口上,看上去確實很壯觀。把寺廟築在火山口上,昊天寺是第一家。這在中國寺院建築史上無疑是一個創舉,它是火山口上的奇觀。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秦家大院位於長治南宋村,系明末始建,該院分為前後八個院落,每座院落的門、窗、房角、屋脊都有浮雕,圖案清晰,形狀各異,精雕細刻,充分體現出明代建築風格。院落不但規模宏大,宅深牆高,氣勢宏偉,而且佈局獨特,院中有院,院院相通。

懸空村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山西懸空村,指位於山西省寧武縣大山裡的王化溝村。整個村莊懸空在距地面百餘米高的半山懸崖之上,背倚峭壁,面朝峽谷,形成一個與周圍世界格格不入的世外桃源。從外觀看,因為山腰空間狹窄,房屋後部坐落在崖石上,前半部則懸空而建,從山縫中伸出的幾個木樁,把村子整個支了起來,給人的感覺有些搖搖欲墜。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懸空村被封印在深山數百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才被探險者發現。村裡唯一的“主幹道”,竟然是在懸崖之上用木樁一根一根架起來的。懸空村的人很長壽。村民的解釋是:老祖宗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長壽秘籍,住在這裡的人都會延年益壽,一生無憂。

飛雲樓

飛雲樓位於山西省萬榮縣東嶽廟內,相傳始建於唐,樓外觀三層,內部實為五層。平面正方,中層平面變為折角十字,外繞一圈廊道,屋頂輪廓多變;第三層平面又恢復為方形,但屋頂形象與中層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頂。各層屋頂構成了飛雲樓非常豐富的立面構圖。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飛雲樓如今的建築結構與造型,完全屬於元明遺風,清乾隆時期山西民間一些營造技法也尤為顯著,這是歷代不斷維修的緣幫。現其狀,其結構之巧妙,造型之精美、外觀之壯麗,堪稱我國樓閣建築之傑作。

店頭古村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店頭古村座落在太原市西南方的店頭古堡位於晉源區風峪溝,是古晉陽城西大門的一處軍事關隘和屯兵之地。千百年來,它由軍事古堡演變為民間村落,及至近年村民搬走,雖已成為“空堡”,但因其不加雕琢的素樸古拙、獨特的建築結構和久遠的歷史況味,成為了軍事愛好者、攝影愛好者、古建築愛好者大愛的地方。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店頭古村所具有的軍事、村落兩種歷史文化及科學價值,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淵源流長,承載展現了晉陽曆史文化、軍事科學以及農耕文化、生活文化等。

芮城城隍廟——現存最早的城隍廟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永樂南街

芮城城隍廟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明清兩代多次修葺。1985年再次維修。主要建築有宋代大殿,元代享亭,清代的獻殿、寢殿及配房,是現存最早城隍廟。

龍門寺——全國唯一集六朝建築於一體的寺廟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石城鎮源頭村龍門山

龍門寺,後唐同光三年(925),一說為後唐清泰二年(935年),位於龍門山,寺建於此,名亦因之,是全國唯一集中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六朝建築於一寺。

晉祠魚沼飛樑——現存古橋樑中的孤例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位於太原晉祠

僅僅為一方正方形水池,卻是我國橋樑建築史上的傑作。建於北宋,東西長19.6米,寬5米,高出地面1.3米,南北橋面長19.5米,寬3.8米。其結構為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頭卷殺,柱頂架斗栱和梁木承託著十字形橋面,東西平坦連接聖母殿與獻殿,南北兩翼下斜至沿岸,四周有勾欄圍護憑依,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樑,是我國現存古橋樑中的孤例。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應縣木塔——國內外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

建於遼清寧二年(1056),金明昌六年(1195)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世界木結構建築的典範。通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總重量約7400噸。釋迦塔內彩塑皆面相圓潤,軀幹修長,服飾華麗,是金代彩塑中的精品。全塔在結構上沒用一個鐵釘,全靠構件互相鉚榫咬合。全塔共使用54種不同形式的斗拱,種類之多,國內罕見,被稱為“斗拱博物館”。

僅存八座唐構山西佔六座

唐構一般指的是唐代木構建築。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存續三百餘年,留下了大量建築遺存,有殿宇、磚塔、石塔、石窟、墓葬等等,其中木結構古建築因保存不易,流傳下來最為珍貴,現存的唐代木結構古建築共有八處,而唐以前的木結構古建築已沒有存世。

位於山西的六座分別是山西五臺南禪寺大殿(唐建中三年,即782年)、山西芮城廣仁王廟正殿(唐大和六年,即832年)、山西澤州青蓮寺藏經閣(唐大和七年,即833年)、山西五臺佛光寺東大殿(唐大中十一年,即857年)、山西長子布村玉皇廟前殿(推斷唐代)、山西平順天台庵大殿(推斷唐代)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華嚴寺——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區西南

華嚴寺始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兼具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後毀於戰爭,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

大雲院——國內唯一五代寺觀壁畫

山西古建築,驚豔了上千年時光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城西北23公里龍耳山

大雲院始建於五代後晉天福三年(938),初名仙岩院。最輝煌的時候這裡曾有僧舍殿宇一百多間,明代時寺院遭受了山洪的侵襲,除主殿大佛殿之外的其他建築全都未能倖免。歷經千年,大雲院幾度興衰,惟獨彌陀殿古貌仍舊,原構依然,彰顯出蒼勁宏偉的雄姿,內有國內唯一五代寺觀壁畫。

記錄歷史,展示文化,載託靈魂

這是古建築帶給我們的價值和意義

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

既是研究歷史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又是社會、文化變遷的歷史見證

中國有著光輝燦爛的文化

如此多的藝術瑰寶

不禁感慨

咱大山西簡直就是一個偌大的“古建築寶庫”

值得去保護與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