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冕冠軍出局,論偽娘足球的倒掉

a.聽說,衛冕冠軍德國死了

而且不是站著死的,擊敗他們的韓國隊才是。這是世界盃歷史上最大冷門之一,或許可以去掉之一。德國隊創造了他們世界盃歷史上的最差戰績,一場比賽足以令德國足球的10年輝煌徹底終結。胡梅爾斯賽後說的好:“德國隊上一次有說服力的比賽還是2017年,很久之前了。”

衛冕冠軍出局,論偽娘足球的倒掉

受輸入法的啟發,德國這場踢得和“衛冕”冠軍完全挨不上邊兒,而更像是“偽娘”足球。他們為人所詬病的柔弱,不射,細膩,如果在平時還有一些病態美的話,在生死之戰面前,只能叫做愚蠢。

實際上在第22分鐘孫興民補射差點得手的時候,德國可能遇到的困難就已經暴露——在解決不了對手的同時,他們的後防存在隱患。於是在諾伊爾棄城而出之後,被搶斷後的反擊捶死完全可預料。

衛冕冠軍出局,論偽娘足球的倒掉

上半場30分鐘後,勒夫本就可以做出用戈麥斯換赫迪拉的決策(此時開始,韓國因體力不支也無力反撲,防線密集而扁平,德國的進攻毫無機會可言),可這個舉動在將近60分鐘才發生,等於完全浪費了30分鐘。

最後階段的全線壓上,這個時候說薩內已經顯得情商不太夠了,但德國球員動作拖沓,幾乎無力完成撕扯對手防線之後的高質量邊路突破和傳中——整個世界盃比賽,德國隊在速度上的劣勢,比天還大。

衛冕冠軍出局,論偽娘足球的倒掉

最最後,胡梅爾斯的兩三個頭球機會,嗯,沒有運氣。就這麼簡單。

所以戰術上,德國可以說是全面失敗了。非戰術呢?除了身體肉眼可見的狀態不好,也看不到這支球隊有任何用勇氣或者智慧解決問題的人站出來。

b.鬥士

怎麼說呢,我個人的審美觀,是完全接受不了什麼狗屁tiki-taka的足球風格的。這種脫胎於荷蘭足球的病態沉迷控球戰術,除非是遇到了不世出的天才球員群體,才能執行得當。有哈維和伊涅斯塔的西班牙,依然少不了普約爾這樣的鬥士才能成事——如今的西班牙還能不斷續命,科斯塔意義重大。

可學習西班牙最積極最勤奮的勒夫,卻對隱藏在戰術背後的鬥士的意義選擇性失明瞭。

衛冕冠軍出局,論偽娘足球的倒掉

2014年的冠軍無疑是德國隊的鼎盛。但帶來這種鼎盛的重要力量,來自上一個時代的克洛澤——他今天也在場,在一身黑啪風的博阿滕身邊——16年前,他是親身經歷了世界盃半決賽德國1-0擊敗韓國的人。

16年前的德國隊其實深陷低谷。但憑藉卡恩和巴拉克兩位典型的鬥士,卻一路到了決賽(也拜韓國隊所賜,幫他們淘汰了太多強敵,所以說天道好輪迴)。這個亞軍,特別鮮明地證明了鬥士的價值。

衛冕冠軍出局,論偽娘足球的倒掉

可惜勒夫看不到,也不想看。如今這一代德國隊球員,早就不是精神力至上的日耳曼戰士,他們更願意把皮球放在腳下,用拉丁人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在這方面,他們還不如拉丁人狡猾。

當韓國瘋狂逼搶的時候,當60分鐘後德國被斷球反擊後場與前場就開始脫節的時候,當最後十分鐘進攻的推進依然缺乏速度的時候,我斷定我前面的一篇——其實還是說輕了,他們不是沒帶變速箱,是沒帶鬥士的靈魂。

所謂的日耳曼民族的驕傲的鬥士之魂,在厄齊爾身上能看到嗎?克羅斯呢?維爾納?胡梅爾斯?包括諾伊爾。從小錦衣玉食的公子哥兒群裡,是不可能長出鬥士來的。

活該。

衛冕冠軍出局,論偽娘足球的倒掉

c.風口在哪裡?

韓國能2-0拿下德國,真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厲害——從他們前兩個對手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韓國隊的上限,這支球隊根本就毫無特點——除非你說,踢法粗野、犯規多也是特點。然而讓德國更加丟臉的是,這場韓國隊的犯規情況,也不及前兩場頻繁和惡劣。

所以所謂的控球至上的tiki-taka,至少從世界盃的歷史上被清退了。世界盃的戰場上,起決定力的因素開始迴歸傳統——更強大的比賽能力,更充分的身心準備,往往比紙面實力的高下,對你的下注更有參考價值。

相比我們平時熟悉的職業比賽,世界盃的足球更接近於真正的戰鬥——在特定規則下,用盡各種辦法,充分準備到最細小的環節,執行時死拼到底毫不鬆勁的精神,的確會比很多看似高深莫測的戰術設計更有成效——反正你說韓國隊是靠戰術贏了德國,我是打死也不信的。昨天阿根廷贏球,跟所謂戰術更是挨不上邊兒。

總之,誰有靠譜和多樣化的人力資源,誰的球員實力和年齡更加均衡,誰的勝機就越大。

看到這裡的你肯定是真愛,還不趕緊分享一下,畢竟朋友圈裡靠世界盃吹逼的朋友還在嗷嗷待哺ing

衛冕冠軍出局,論偽娘足球的倒掉

實在不行,就讚賞吧,也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