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个处在负面情绪的孩子时,应该怎样引导?

yangbaiqiang

我是陈建,服务于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国家注册心理顾问,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心理督导。擅长亲子关系、个人成长和两性情感咨询。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华大心理陪你助人自助!

面对一个处在负面情绪的孩子时,怎么引导呢?我先分享一个我处理类似情况的方法给大家。

前段时间带儿子去上海航海博物馆,里面有一个好玩的项目是,参观的小朋友可以自己拿着虚拟的焊枪给船体进行焊接。我儿子很喜欢这样动手的活动,就开心的拿焊枪玩,因为里面还有其他的地方要去,我就说我们只体验两局就走,参观别的地方,他说好的。然而两局结束后让他离开他并不配合,还有情绪,下面的对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我蹲下来,看着他说:“乐乐,你还想接着玩是吗”(乐乐是儿子的小名)。

“恩”。儿子很肯定的回答我。

“但是,不行”!

“哼!”儿子低着头,垂着胳膊,撅着嘴(这是他生气的常有的表情)。

“爸爸不让你玩了,你是不是很生气?”

“哼”,孩子扭过头不看我,看上去情绪小了些。

“恩,爸爸知道你生气。”

“恩”,儿子声音小了点。

“乐乐,你很失望吧?”

“恩”。

“爸爸知道你失望!”

“你很难过吧!”

“恩”。声音越来越小。

“爸爸看到你难过。我们走吧,去下一个地方。”然后儿子就和我一起走了。

回顾这个沟通的过程,大家看得出来,我始终都是在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回应,并没有针对具体的事情是什么,也没有陈述什么要说话算话之类的大道理。这里要说明一下,这样的回应,对孩子有效,孩子更简单,这样的回应方式比较适合用在有情绪的孩子身上。

下面我讲讲,为什么这样的回应有效呢?我们先看看下面这张图。

这张图揭示的是哺乳类动物的大脑的发育顺序,是按照脑干、边缘系统、大脑前额叶这样自下而上的顺序发育的。孩子一出生,脑干就发育完全了,用于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睡眠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接下来是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和海马回用于侦察环境,掌控和调节各种情绪的功能。最后才是大脑前额叶部分,负责思考、做决定等更高级的功能。按此顺序,我们对于情绪的回应,按照大脑发育的顺序是最合理的方式,而不是反向进行。

所以,我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高,这其实是对第一顺序的回应,接下来展开的谈话是针对第二顺序的回应;当孩子即觉得安全,情绪又得到了很好的回应,自然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处理方式,即符合生理的规律也同样符合心理学的规律。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处在负性情绪的时候,就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去引导吧。欢迎交流自己的成果。

作者简介:
陈建
服务于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国家注册心理顾问,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心理督导。擅长亲子关系、个人成长和两性情感咨询。个人心理学普及公众号:心灵鱼,通过相关案例和工作心得的分享传播最有料的心理学知识,欢迎预约咨询。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首先我们要对负面情绪的由来了有一个认知,孩子有情绪了就哭闹这是一个孩子正常的情绪发展过程和表达方式。一个孩子他情绪的成熟一定是经由这样一个过程才会变得理性和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首先应该放弃我们要压制和禁止孩子哭闹这样的想法,因为这个对孩子来讲是不现实的,更多的时候这个时候是考验我们家长自己处理自己情绪的状态的时候。

\n

我们允许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负面情绪的接纳对孩子来讲尤其重要。他会觉得自己被理解了,我们对他的情绪是认同的,在这里要说的是并不是我们认同了孩子的情绪就是要满足他的要求和意愿,这是两件事情,共情是在情感上理解认同孩子但在行为上我们依然可以给孩子设限,尤其是孩子不恰当的行为

\n

如果想给孩子的情绪做疏导我们大人首先要而让自己保持一个相对平静的情绪状态,我们可以试着先做一个深呼吸蹲下来跟孩子一起去探索他的情绪别,比如说:妈妈看到你哭得很伤心,如果难过你就哭一会妈妈在这陪着你……所谓共情就是对孩子情绪的认同和允许,帮孩子去梳理他的情绪。这是一个临在状态,而并不是非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孩子也会透过每一次他有情绪时我们对他的共情去越来越清晰的表达和把控自己的情绪,也就是他会开始越来越因为借助我们对他的这份共情和接纳学会了接纳自己的情绪,他可能以前是遇到问题就哭闹慢慢地他可以表达自己怎么了,开始会说出自己的需求了。

\n

这个过程也是孩子学习自己为自己情绪负责任的一个过程所以在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爸爸妈妈或者身边成年人能够不去制止他而是能够去共情他和他一起去探索他的情绪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帮助,

\n

当然有的时候可能在特定的情况下特定的事件里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去共情他的情绪我觉得这也没有问题,父母也不用过于太苛求自己,给自己太多的要求。因为我们不是完美父母,孩子也是需要体验失望的,也是需要了解不是他的每一个情绪都会被看到,如果你一不小心没有hold住自己和孩子发脾气了也很正常,但是如果能找个机会告诉孩子你的情绪是你自己的,让孩子明白你那一刻的情绪只代表那一刻你在心里是爱他的。这样至少对孩子来讲他感受到了你对他的这种接纳、看见以及对自己和他的情绪的尊重,这个对孩子来讲就是一个很好的被共情的情感体验。


张娟老师

回忆一下每次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你是否做出过如下类似行为:

  • 嘲笑孩子的情绪:“是不是男子汉啊,这有啥好怕的”

  • 给孩子情绪贴标签:“每次一点小事就哭,真是爱哭鬼”

  • 恐吓、威胁,粗暴法:“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扔到大街上”

  • 在孩子情绪不好时讲大道理:“孔融让梨的故事忘了吗,我们要懂得谦让”

  • 成为孩子情绪的奴隶:“好了宝贝,不哭的话明天妈妈带你去游乐园”


上述四种其实都是不正确的做法,但却常常在生活中发生。非但不会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消失,还会导致孩子对负面情绪的认识模糊,甚至是压抑和反抗,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很多家长对负面情绪抱有偏见,想尽办法让孩子避免这类情绪。这种对负面情绪错误的认识导致出现上述不正确的应激行为。家长首先应当正确看待孩子的负面情绪,才能谈得上帮助孩子疏导负面情绪。

随着孩子的成长,许多因素,如身体不适、恐惧、失望、陌生、愤怒或孤立无助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消积情绪反应,如哭喊、大吵大闹等。这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如同开心时会笑、兴奋时会蹦蹦跳跳,是再正常不过的。

自然流露的负面情绪本身不会伤害孩子,不会正确处理负面情绪才会对孩子产生伤害。

当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时,家长应当怎样做呢?

1. 肯定和重视孩子的负面情绪表达。

作为家长,不要以一种成人的姿态去嘲笑或不在乎孩子的负面情绪,因为在孩子单纯的世界里,很多家长看来不算什么的小事都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应。家长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负面情绪,比如说,用关切的眼神看着他、轻轻抚摸他的头,或者给他一个拥抱,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本身被负面情绪伤害的小小心灵能够得到父母第一时间的慰藉。

2. 努力倾听、理解、读懂孩子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在表达负面情绪时不要强硬打断,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同情孩子的感受;加上适当的引导和耐心询问,努力去理解和读懂孩子的负面情绪,找出孩子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便于下面帮助孩子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疏导负面情绪。

3. 不要急于下结论,把处理情绪放在首位

孩子处在负面情绪中时,首要任务是帮孩子处理情绪,而不是急于对事情做判断,只有安抚好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的心灵得以平静安宁,才能自由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管孩子的情绪如何,一味地以大人的思维去对事情下定论、讲大道理,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和情绪的波动,加重他的负面情绪。

4. 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办法,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

在孩子负面情绪缓和后,家长和孩子一起针对问题的发生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并且多鼓励孩子自己开动小脑筋想办法。这样一来当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就能吸取经验教训,懂得如何处理类似事件。孩子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来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而调控负面情绪。

一般来说,孩子在家庭中,尤其在父母面前更容易表达其情绪和情感,不论愉悦还是忧伤,高兴还是愁闷,都会随时随地表现出来,是不受抑制、自由奔放的。

正是因为如此,家长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孩子情绪调控能力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在日常生活中

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提高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孩子正确认识情绪

人除了喜、怒、哀、乐之外,还有很多更加复杂的情绪,由于孩子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足,他们无法分清自己的感受属于哪种情绪。家长平时可以通过情绪卡片、小故事、绘本、动画等方式,教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情绪,如羞愧、焦虑、慌张等,并让孩子了解每种情绪通常发生的情境,进行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在游戏中让孩子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认识每一种情绪。只有孩子能够正确认识情绪了,才能谈得上表达情绪。

2. 教孩子准确表达情绪

很多孩子遇到令自己不舒服不高兴的情况时只会喊叫或哭闹,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不会表达。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如:你感到很难过吗?是因为什么呢?你觉得做些什么才会不难过呢?妈妈想听听你的想法······

耐心地一步步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告诉孩子以后有什么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情绪就从这几个方面告诉大人,这样爸爸妈妈才知道怎么来帮你重新调整心情,并且和你一起解决问题。

3. 教孩子科学调控情绪

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中,除了跟家长、同学倾诉外,还要教孩子独立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拿出画画本随意涂鸦、和自己最爱的玩具待一会、家中设置心情墙让孩子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心情等等。让孩子学会通过正确方式释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平静理智下来,而不是憋在心里。

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时,父母的引导方式尤其重要,决定了孩子能否对情绪有清晰的认识。教孩子正确管理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是孩子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健康成长的重要人生课。愿家长能多一点耐心和细心,做孩子战胜负面情绪的保护神。


钱志亮工作室

我得说,我特喜欢你的提问。前面的不许哭,不许闹,不许发脾气,简直就是众多父母的心声!

然而,用强压的手段,或许能收获一个不哭,不闹,也不发脾气的乖小孩,但这样一个乖小孩,他不是真的乖,只是在衡量了做真实的自己和不被打骂,讨大人欢心后,选择了后者。

如果我们希望换一个做法,取得双赢的结果,更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是一个能够体恤他人情绪,情商很高的人,那么和孩子共情就是每一位父母必须要做的。怎么做呢?

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

共情=不带评判地回应孩子的情绪。想象一下,你就像是一面镜子,把你所照到的孩子的情绪如实地反射出来。所以这个过程里:

第一,你要尽量不带着自己的评判,去歪曲孩子的情绪。比如,当你说:“这点小事,有什么好难过的”,那就是带有评判,而不是共情。

第二,和孩子的情绪在一个频道上,这意味你不要过度反应,也不要轻描淡写,和孩子状态一致才是共情。游戏力作者科恩博士用“调频”这个词,就很生动地表达了这个过程。举个例子,孩子回家哭丧个脸说:“今天我被老师批评了。”你的回应如果是:“什么,太让人气愤了,怎么批评你!” 或者说“哦,我知道了。”这两个方式都不合适。前者太过,后者太冷淡。更恰当的共情方式是:“哦,听起来你有点沮丧。”

第三,不怕犯错, 多多练习。我们成长的过程里很少有人用这样共情的方式和我们说话,所以,一开始练习,会觉得完全不会说,也说不出口。但是,你的用心,孩子能体会到,你要猜错了情绪,孩子还会主动告知。


亲子沟通如何说

孩子在三岁之前,父母应该多迁就一下孩子,哄孩子开心为主,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给予足够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在这个阶段孩子表达能力有限,而且哭闹很难完全分开是生理还是心理上的问题。

但到了三岁左右,孩子都会说话了,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对孩子的情绪要加以区分。如果孩子是无理取闹的话,那么父母就不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因为你在她那负面情绪下妥协第一次,她就会觉得有用,下次还会故伎重施,可是如果你不妥协,他知道哭闹也没用,就不会在表现出很强烈的负面情绪了。

但是父母要注意的是,要给孩子留一条路。就是如果孩子不哭闹,凡是能和你商量着来的话,你就偶尔满足孩子一次,让孩子知道商量有用。

如果孩子并非无理取闹,对某些事情伤心难过时表现出很强烈的负面情绪,父母要多安慰鼓励。允许孩子将负面情绪发泄出来,采取一些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带孩子到游乐场去,孩子喜欢去的地方玩,等等。孩子的心性,是忘记事情很快,这样很快她就又能活蹦乱跳了。


名师育儿

首先,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真实经历,我的教庭教育就是不许哭,不许闹,不准发脾气,应该懂事勇敢。我是个女孩,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打针疼也从来都不哭,然后就会被夸真勇敢,有一次连打了十几天,实在太疼了,自己偷偷跑到角落抹眼泪,都不敢在人前大哭,现在想来,真心疼当年那个故作坚强的自己。以至于现在我是特别爱哭,有点烦心事,不哭一场都过不去,好像是把以前没流的眼泪都找回来了。就像有人说,在恋爱时拼命作的,都是小时候没作够。我是小时候没哭够。所以,家长想用这种压制的方法让孩子成为坚强懂事的人,只能适得其反,我就是个例子,感觉我老公都快受不了我这个哭的频率了。听了我的例子,知道了未来可能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家长可能对于这些话就会慎重了。

所以在养育孩子时,我就不再用这样的方式了,孩子小时候不高兴,打针疼,想哭就哭,我会安慰他,不会说不许哭这样的话,反而孩子三岁了,情绪稳定,不爱大哭大闹,有时摔伤了自己就说不太疼,没事。



其次,想说说怎么共情。很多育儿教育书上都提到这个词,但是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有时家长自己已经情绪崩溃了,怎么共情孩子呢。我理解共情,就是要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体会他当时的情绪,当你体会到时,可能就理解他的行为了。我是用设置情景的方法。



比如,孩子弄丢了心爱的玩具,一直在哭,怎么共情呢,你可以设想一下,自己新买的心爱之物,比如很贵的手机,包包等等,就是你买时就肉疼,非常心爱的东西,刚买到手就丢了,你什么心情,跟孩子此时的感觉差不多,这样就能快速共情了,然后你就继续想,如果是你丢了东西,正在难过,你希望老公或老婆怎么安慰你,希望听到什么话,不希望听到什么话,按这个标准跟孩子说就行了。有人可能会说,包包手机这么贵,丢的够我一个月工资了,孩子的玩具很便宜,随时可以再买一个,有可比性吗?我想说,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成人金钱的概念,他只是觉得那是他心爱的东西,他的伤心并不会因为东西价格便宜而减少的。了解了这些,是不是共情会更容易做呢?

最后,共情还需要要我们多多练习,才能更好的运用。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学习并践行正面管教,关注我,育儿路上一起成长,一起分享!


混血瑟努妈

1. 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父母首先应该放弃我们要压制和禁止孩子哭闹这样的想法,完全接纳孩子的情绪,父母允许孩子的负面情绪的释放很重要,孩子会觉得自己被理解了,父母对他的情绪是认同的,孩子是有安全感的。共情的第一步就是接纳。2. 共情是在情感上理解认同孩子,接下来需要给孩子的情绪做疏导。父母首先要而让自己保持一个相对平静的情绪状态,我们可以试着先做一个深呼吸蹲下来跟孩子一起去探索他的情绪别,比如说:妈妈看到你哭得很伤心,如果难过你就哭一会妈妈在这陪着你……。孩子的负面情绪是一个临在状态,而并不是非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孩子也会透过每一次他有情绪时父母对他的共情去越来越清晰的表达和把控自己的情绪,慢慢地他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了。这个过程也是孩子学习自己为自己情绪负责任的一个过程,所以在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爸爸妈妈或者身边成年人能够不去制止他而是能够去共情他和他一起去探索他的情绪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3.事情平息後1到2天可以找个机会告诉孩子你的情绪是你自己的,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在父母心里是永远爱孩子的。这样至少对孩子来讲他感受到了你对他的这种接纳、看见以及对自己和他的情绪的尊重,这个对孩子来讲就是一个很好的被共情的情感体验。

总之,孩子有情绪很正常,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更重要。


积极家庭教育

蔡康永说,
所有的情绪,
无论正面还是负面,
都是我们的一部分。
情绪并无好坏之分,
每一个负面情绪的背后,
其实都有一份正面的意义。

孩子有情绪

其实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成人也是很焦虑的。能做到心如止水的成人,实在是太少了。

孩子为什么会有情绪呢?

因为孩子暂时没有办法接受面前所发生的这件事情。他需要通过发泄他的情绪,来接纳已经发生的这件事。

例如,

可是,在孩子还没点燃蜡烛的时候,

其中有一位小伙伴,忽然就把手伸向了蛋糕,抹了一手的奶油。

孩子看到了,马上就哇哇大哭。(孩子的感受是,这个蛋糕被损坏了,已经不完整了,我很伤心,伤心是因为蛋糕已经不完整了,暂时没有办法接纳这件事)

这时候的父母,马上过来“安慰”孩子。

别哭了,今天你的生日,我们应该笑才对呀。(孩子的感受是,父母在否认我的感受,父母并不了解我!)

又或者,你看,我们转过来另一边,这就完整了呀。

(试图转移注意力。孩子的感受是,自欺欺人,当蛋糕再次转移到破损的那一面时,孩子依然会很伤心。因为孩子还没接纳这件事情。)


成人的情绪

同理,当你失恋时,你是希望好友这样安慰你吗?

别哭了,今天你失恋了,你应该高兴才对。

看到这,你会不会想要打你的好友呢?

又或者,你看,这是我新买的裙子,漂亮吧?

看到这,你会不会很无语呢?新买的裙子关我什么事?

又或者,你前男友那么坏,我们才不要他呢。好啦好啦,别哭了。

听到这,你会不会觉得很压抑呢?其实你也只是想要找个人倾诉一下而已。。



该怎么办?

那么,该怎么办呢?

①,描述孩子的感受。

描述孩子的感受,你可以说,嗯,是的,蛋糕被损坏了,你很难过。

②,肯定孩子的感受

肯定孩子的感受,你可以说,嗯,是的,在自己的生日派对上,自己的生日蛋糕被损坏了,确实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

③,同理孩子的感受

同理孩子的感受,你可以说,如果你难过就哭一会儿吧,如果哭能让你感觉好的话,妈妈在这陪着你。

④,允许孩子情绪的自然流淌。

允许孩子情绪的自然流淌,这时候的你只需要抱着孩子,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就足够了。

这样的方式能让孩子感觉觉到,自己是跟妈妈在一起的,妈妈很爱自己,在妈妈的怀里,很安全。

⑤,孩子发泄完情绪。

当孩子发泄完情绪的时候,通常就能够慢慢平静下来了,因为他已经通过发泄情绪的途径,来接纳了蛋糕被损坏的这件事情。

有时候孩子遇到成人允许他情绪流淌的时候,孩子会大哭不止,那是因为在他的成长历程中,第一次有人愿意用这种方式来对待自己。所以他会哭得很久,很厉害。

而经常被这种方式对待的孩子,哭的时间会相对较短。因为这样的孩子本身是带有安全感的。



您对待孩子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欢迎留言告诉我。

愿每个孩子都有五彩缤纷灿烂的童年。

愿每个生命都能被爱所照亮。


幼师育儿

很高兴能和您一起探讨育儿的话题。能想到要共情处于负面情绪的孩子,相信您也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呢。
心理学中共情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被理解了,被接纳了,是正常的,进而学会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帮孩子理解自己所处的情绪状态,教孩子为不同的情绪命名。比如“妈妈知道你现在因为没有买到喜欢的玩具很生气,特别想哭”。这种“原因+情绪命名+反应表现”的表达,是帮孩子梳理自己当下状态的示范,教会孩子理解情绪:知道我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会有什么反应。这也有助于孩子感到自己的消极情绪被理解,是正常的。日常可以带孩子多看有关情绪的书籍和动画,比如《头脑特工队》,提升孩子对抽象情绪的感知。
接着,可以通过自我暴露引导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宣泄情绪,“妈妈之前也更没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妈妈是这么做的…你想试一试吗?”
想做好共情的前提是家长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孩子陷入负面情绪听不进话,家长要耐心,允许孩子体验并在负面情绪中待一会儿。大部分家长面对孩子的哭闹等负面情绪,总是会想要帮TA尽快从中走出来。斥责孩子“不准哭闹、这样不对”只会火上浇油,即使孩子表面被呵斥住了,内心的消极情绪却被压抑住了,积累多了甚至会有极端爆发。
失去耐心时不妨想想:通过共情努力地去理解孩子的感受,除了帮助孩子合理宣泄释放负面情绪,也是一次锻炼孩子情商的好机会呢。锻炼情商,即培养识别和管理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也会有促进。
孩子陷入负面情绪时大多表现糟糕,这正是他们最需要被爱的时刻。有时候,孩子需要的共情只是一个爱怜的眼神或一个温暖的拥抱,耳边温柔低语“妈妈知道”,TA便有力量走出困境了。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吴秋凡


暖心理

一次宝宝因为想玩游戏去找爸爸,但爸爸玩手机,几次没理她,最后宝宝气的又摔门又大哭。我在厨房忙着,看到宝宝这个样子问了一句:“宝贝,你怎么了?”结果孩子大哭着不回答。这时爸爸才放下手机,去找宝宝。第一句话就是“别哭了,有事好好说。”没想到孩子离开刚刚蹲着的地方,气的又去了卧室,口里说着:“你别理我!”然后继续大哭。爸爸追在屁股后面又开启了叨叨加教育模式,“你是咋啦,动不动就哭,哭顶用吗?别哭!爱哭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要坚强…………”我在厨房听着听着就炸毛了。



“明明她在气头上,你叫她别哭,你老是压制孩子哭泣对孩子不好。来来来,你让开,我和她说。”然后我拍了拍孩子后背,说:“宝宝,没事,哭吧,但你要告诉妈妈,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哭,好吗?”然后给擦擦鼻涕,又抱在怀里。


这时爸爸还在说他那套“别哭,……别发脾气……”结果孩子哭的气都出不上了,边哭边说:“嗯!你们就是不和我玩,爸爸叫了几次都不和我玩,就没人陪我,爸爸就只知道玩手机”听到这儿,我说:“哦!原来是你要和爸爸玩,爸爸没理你呀!”宝贝接着说:“童童(邻居孩子)睡了,你在洗碗,爸爸在玩手机,和他说了几次都不和我玩,哼,以后我不找你们玩了”“爸爸还凶我”说完又高声哭了起来。然后我扭头对孩他爸说:“听到了吧,孩子叫了你几次都没搭理她,换作你,你气不气?还凶孩子,你不能陪孩子玩会再看手机吗?”爸爸这时才说:“哦原来这样啊!那你以后和爸爸说好吗?”“我都叫你几次,你说等会等会”“好,这次爸爸错了,你别哭了,一会妈妈洗完碗,我们两陪你玩,好吗?……”宝贝乖乖地点点头。


接下来一起玩了荡秋千(包在被子里,一头一个摇)。宝宝也开心地笑了起来。

所以当孩子哭闹时,


1、千万别制止她哭,应该让孩子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

2、你可以说一些共情的话,安慰的话,行动上可以抱抱,拍拍后背,擦擦鼻涕等。

3、待孩子情绪稍微平静,引导孩子说出原因。

4、如果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应该道歉,如果孩子有无理的要求应该说明原因,答应的话,给个准话,并且办到。如果不答应,也要共情,知道你很想要,但是……原因说清楚。

5、告诉孩子学会控制情绪,下次有类似事件,先找大人说明情况,而不是哭闹,发脾气。

6、履行承诺。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我是小燕子快乐育儿故事,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