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持續五連跌仍合理?

人民幣持續五連跌仍合理?

人民幣持續五連跌仍合理?

一是本輪人民幣貶值主要是被動式的,是由美元指數強勢上漲導致的。

二是貨幣政策週期錯位,中美無風險利差收窄。在6月份美聯儲加息後,我國貨幣政策不僅未跟隨調整,還採取降準等舉措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中美貨幣政策分歧加大,中美利差進一步縮窄,年初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為1.44%,而目前僅為0.71%,使得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下降。

三是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影響,我國貿易順差收窄,經濟增速下行擔憂再起。今年前5個月,貿易順差同比下降26.8%,第一季度經常賬戶甚至出現逆差,為近15年來首次。進入4月份、5月份以來,我國經濟景氣度有所回落,前5個月消費、投資增速分別比第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和2.5個百分點,且投資創下2000年以來新低。經濟增長前景惡化同樣對人民幣匯率走勢不利。

王青表示,監管層對人民幣寬幅波動的容忍度或已有所上升,短期內進行干預的可能性較低。短期內,鑑於當前市場情緒仍未回穩,人民幣匯率總體上仍有一定下行空間,底部區域或在6.7。同時考慮到近期人民幣下行幅度明顯偏快,匯價存在短暫反彈的可能。


王青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我國宏觀經濟韌性凸顯,跨境資金管理嚴格有效,金融市場開放正吸引大量海外資金投資境內證券市場,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下行、大幅偏離均衡水平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